DC娱乐网

百年晋商宅邸:从“善”出发的家族史诗

李家大院坐落于万荣县闫景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历时近200年、经七代人扩建,现存院落11组、房屋200余间

李家大院坐落于万荣县闫景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历时近200年、经七代人扩建,现存院落11组、房屋200余间,占地近100亩。与多数晋商大院“以商兴宅”不同,李家的崛起始于一句祖训——“富而不奢,贵而不骄,唯善为宝”。

据景区文化顾问王建国介绍,李氏家族以“诚信经商、广行善举”闻名:清末捐银赈灾超百万两,创办山西最早的民间义学“静远堂”,设立“义仓”救济乡邻;民国时期开设免费粥棚,支持抗日救亡……“院内现存的‘善’字碑刻、‘百善图’砖雕,甚至每座房屋的命名(如‘孝友厅’‘勤俭堂’),都是家族文化的活化石。”王建国说。

建筑奇观:三晋大地上的“中西合璧”样本

漫步李家大院,最令人惊叹的是其建筑风格的包容性——既有晋南民居的厚重质朴,又融入徽派建筑的精巧木雕,更罕见地出现哥特式拱券、罗马柱等西洋元素。

“这是李家‘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见证。”导游李敏介绍,清末李道行(李家第六代传人)留学英国,娶回英国妻子麦氏,归国后将西方建筑理念带入宅院:如“洋楼院”的拱形门窗、“小姐楼”的旋转楼梯、“百寿图”照壁的欧式卷草纹,均体现了19世纪末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必看亮点:

善文化核心区:“同德堂”“敦本堂”内陈列家族慈善文献、老账本,还原“日行一善”的治家理念;

建筑艺术长廊:砖雕“二十四孝图”、木雕“渔樵耕读”、石雕“麒麟送子”,每一处都蕴含传统伦理;

西洋风情院落:“洋楼院”的彩色玻璃、壁炉、铁艺栏杆,展现民国晋商的国际视野;

非遗活化空间:景区将传统琉璃烧造、木版年画工艺融入院落,游客可现场观摩制作。

实用攻略:如何玩转李家大院?【交通指南】

自驾:太原出发约3小时(G5京昆高速→运城绕城→万荣出口);西安出发约2.5小时(包茂高速→运风高速→万荣出口);景区停车场免费,车位充足。

公共交通:运城中心汽车站乘“运城—万荣”班车(30分钟/班),下车后打车10分钟即达;或乘坐高铁至“运城北站”,转乘旅游专线巴士(每日2班)。

【门票与时间】

门票:80元/人(含讲解服务);60岁以上老人、学生凭证件半价;1.2米以下儿童免票。

开放时间:8:00-18:00(旺季4-10月);17:30停止入场。

建议时长:3-4小时(深度参观需预留半天,可结合周边景点规划)。【特色体验】

“善行”主题研学:景区推出“小小慈善家”亲子活动,通过拓印“善”字碑、制作传统慈善信物(如祈福牌),传递晋商家风;

晋南美食打卡:院内“李家厨房”还原老味道,推荐尝试万荣油糕、凉粉饸饹、黄河鲤鱼,人均50元;

夜间光影秀(夏季限定):每晚19:30-20:30,“善文化”主题投影在古建墙面,配合民乐演奏,氛围感拉满;

非遗手作工坊:可体验推光漆器绘制、剪纸(以“善”“福”为主题),成品可带走作纪念。

周边联动:串起晋南文化黄金线

李家大院所在的万荣县,是“中国笑话之乡”“后土文化发源地”,建议结合以下景点规划行程:

后土庙(距李家大院15分钟车程):供奉中华人文始祖后土娘娘,有“海内祠庙之冠”美誉;

孤峰山(20分钟车程):晋南道教名山,可登山祈福,俯瞰黄河湿地;

运城盐湖(1小时车程):“中国死海”,体验黑泥浴或漂浮,感受盐文化魅力;

普救寺(2小时车程):《西厢记》故事发生地,登莺莺塔听“回音”奇观。游客声音:在这里读懂“善”的力量

“原以为大院只是看房子,没想到被李家的慈善故事打动了。”来自郑州的游客刘女士带着孩子参观后表示,“孩子在‘善字墙’前临摹,说要像李家人一样帮助别人,这趟值了!”

“建筑很特别,西洋楼和中式院落融合得很自然。”摄影爱好者陈先生已三次来访,“不同季节光线不同,拍出来的照片各有韵味,尤其是清晨的砖雕和傍晚的灯笼。”

景区未来:让“善文化”活起来

据万荣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李家大院将深化“文化+旅游”模式:计划建设“晋商慈善博物馆”,系统梳理全国晋商善举;开发“善文化”主题文创(如“百善”书签、慈善主题盲盒);联合高校开展“晋商家风研究”,让百年大院的文化价值持续释放。

结语

李家大院,不仅是一座承载晋商辉煌的宅邸,更是一部用建筑、文物、故事写就的“善文化教科书”。无论是追寻历史脉络,还是感悟传统美德,这里都能给出一份厚重的答案。这个夏天,不妨走进闫景村,在青砖灰瓦间,触摸一段关于“富而有善”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