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精于主业、疲于管理”,企业运营者善用企业服务才能成为强者——访鼎成嘉越创始人王海龙

文/《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李晓娜导语2025年的中国经济版图上,中小企业依旧是最活跃也最脆弱的市场主体。在高质量发展导

文/《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李晓娜

导语

2025年的中国经济版图上,中小企业依旧是最活跃也最脆弱的市场主体。在高质量发展导向的经济重构中,无数中小企业经营者于多重压力下,正以其独有的灵活坚韧,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然而,当他们在市场上顽强搏杀时,人力资源、财务合规、法律风控等被忽略的管理短板,正在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隐忧。

近日,鼎成嘉越创始人王海龙先生做客《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兹有茶”访谈,接受专访并讲述“企业服务经纪人”如何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跳出“精于主业却疲于管理”的困境。

王海龙:鼎成嘉越(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先后创办了德创汇才(北京)国际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与鼎成嘉越咨询公司,曾担任北京天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深耕保险经纪行业二十载。核心观点——将“经纪”基因植入企业服务市场。

“被忽略的管理短板”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隐忧

在王海龙从事保险经纪二十年间,见证了太多中小企业因股权、财税、法律等管理短板倒下的悲剧。

尤其是初创期企业,常因难以组建专业管理团队,经营者不得不身兼“CEO+HR+财务+法务”多职,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日常事务”隐性侵蚀。“我接触过不少企业主,为解决员工社保纠纷耗时数周协调社保部门,为应对税务检查临时抽调团队梳理三年账目,为审核一份合作合同熬夜研究《民法典》合同编条款——这些事务本不属于经营者的核心职责,却占据了他们70%以上的精力。当经营者疲于应对‘救火式管理’,便无法专注于战略规划、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核心业务,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陷入被动,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王海龙颇为痛心地说。

他提示: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管理短板的危害具有“隐性、累积性”,常因初期影响不显著被忽视,最终在扩张、融资、合作等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集中爆发,关乎企业存亡。

企业服务是企业经营者的“白衣骑士”

有需求就有响应,企业服务行业应运而生。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改革开放浪潮涌起,国内市场环境骤变,企业直面国际竞争压力,对专业支持的需求猛增,这成为企业服务行业萌芽的土壤。彼时,诸如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市场调研等基础服务领域率先兴起,满足了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步需求。

步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政策端大力鼓励创业与服务业发展,企业服务行业迎来蓬勃发展期。咨询、培训、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多领域企业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阶段,企业不仅关注合规与基础运营,更着眼于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应对国际化挑战,这些新兴服务恰为企业提供了关键助力。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企业服务行业加速壮大,在线平台崛起。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推出系列工具与服务,企业间信息壁垒被打破,业务协作与管理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企业服务的新产品,显著提升了企业运营与决策效能。尤其在2023年OpenAI掀起大模型浪潮后,各企业服务赛道头部厂商纷纷以大模型为技术底座探索“AI+”应用,为企业服务注入全新活力,推动行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新阶段。

当下,以企业服务公司为主体、企业服务平台为纽带构建的中国企业服务生态渐趋完善,其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过程中,持续为企业发展护航。

将“经纪”基因植入企业服务市场,或是破除行业“内卷”的最可行路径之一

在企业服务领域,企业服务公司通常专注于提供财务代理记账、法律咨询服务等特定的专业服务,其立场是“企业服务的提供者”,核心目标是“卖出自己的服务”;企业服务平台则像是一个集市,聚合各类服务资源,供企业自主挑选,其立场是“企业服务企业或产品的聚合者”,核心目标是“促成交易”。

现实中,相当数量的企业运营者在面对数量庞大、质量参差的企业服务供应商时,或缺乏足够的信息来进行筛选决策,或无暇深入了解各家服务的优势与特色,无奈之下只能以价格作为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服务提供方也只能以价格取胜——这也是行业“卷价格”的根源。

深耕保险经纪二十年的王海龙坚定地认为“必须借鉴保险经纪理念,在企业服务市场引入‘企业服务经纪公司’这种新的市场主体”。

他这样描述“企业服务经纪公司”:它不应该依附于任何一家供应商,也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类服务,而是完全站在企业立场,为其提供“企业经营全周期管理”服务。它不直接交付记账、招聘、法律咨询等具体企业服务,而是以“企业需求”为核心,扮演好三个角色:一是“需求诊断者”,通过深入调研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阶段、潜在风险,明确企业的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二是“资源整合者”,筛选市场上优质的企业服务供应商,建立“资源池”,并根据企业需求匹配最合适的服务;三是“服务监督者”,在服务交付过程中跟踪进度、评估质量,确保服务效果达到预期,避免企业因“信息差”而遭遇服务缩水、价格虚高等问题。

简言之,“企业经纪服务公司”是企业的“服务管家”——它让企业无需在众多服务供应商中“试错”,无需花费精力监督服务过程,只需专注于核心业务,即可享受到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王海龙认为:“企业服务经纪公司”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匹配真正契合需求的优质服务,进而推动企业服务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将“经纪”基因植入企业服务市场,或是破除行业“内卷”的最可行的路径之一。

于是,王海龙创立了鼎成嘉越。

“我可能创造了一个新的行业”王海龙笑着说。

保险经纪:保险经纪的雏形可追溯至17世纪的英国海上贸易时代。当时,商人出海面临沉船、海盗等多重风险,却因缺乏对保险产品的了解,难以找到合适的保障。于是,一批熟悉航海风险与保险条款的“中间人”应运而生,他们为商人匹配保险方案,成为保险经纪行业的最初形态。随着工业革命与全球贸易的发展,保险经纪逐渐延伸至财产险、人身险、责任险等领域,形成成熟的行业体系。

不同于受聘于某一家保险企业的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的核心价值在于“需求匹配”,不以销售自家保险公司产品为导向,而是通过深入了解投保人的风险敞口,从众多保险公司的产品中筛选最优方案,协助完成投保流程,并在出险后,代表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沟通理赔,确保投保人合法权益最大化。简言之,保险经纪人是投保人的“风险管家”“权益代表”,而非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

在经济发达国家,保险经纪人在保险市场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于‌1995年‌通过《保险法》正式引入保险经纪人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截至2024年底,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已有近500家,服务领域覆盖汽车、医疗、科技、制造等多个行业。

道阻且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难免踽踽独行

作为“企业服务经纪人”模式的探索者,王海龙与鼎成嘉越无疑是行业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行业发展初期,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

目前,王海龙的“企业服务经纪人”模式面临市场认知不足、行业标准空白、复合型人才稀缺等挑战。

从市场认知来看,“企业服务经纪人”是一个全新概念,多数企业经营者对其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有的认为“这只是中介”,有的担心“会增加服务成本”。王海龙团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向企业解释模式、展示案例,打破认知壁垒。

从人才储备来看,企业经纪需要既懂企业经营又懂企业服务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目前较为稀缺,团队建设需要长期投入。

从行业生态来看,目前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与评估体系,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

面对挑战,王海龙与鼎成嘉越选择从“两个方向”破局:一方面,通过“案例沉淀”建立信任,用数据展示“企业经纪服务如何帮企业节省成本、提升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合作”共建生态,与优质的律所、财务公司、人力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与评估体系,优化自身企业服务“资源池”。

面对挑战,王海龙目光笃定。凭借在保险经纪与企业服务领域沉淀的深厚经验,他坚信必能带领企业秉持 “专业为基、经纪赋能、守护企业成长” 的理念,助力经营者穿越复杂的经营管理迷雾,为企业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谈到行业未来,王海龙说:“我希望未来‘企业服务经纪人’能像‘保险经纪人’一样普及,成为企业经营的‘标配’。当更多企业能通过专业的经纪服务解决管理难题,当更多优质服务商能通过企业服务经纪公司实现价值,当行业标准体系建立,这个行业才算真正成熟。”

后记

在王海龙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经纪人的专业与诚恳,更是一位创业者的勇气与坚毅。

纵览时代征程,闯关之路从来不是坦途。然而开拓者的步履始终勇毅铿锵,不会有半分停歇。回望来路,无数奋斗者怀“赤子之心”,抱“鸿鹄之志”,以“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魄,凭“务实求变、守正创新”的卓越智慧,开辟发展新境。这份坚韧与执着,正是中国经济蓬勃生机最鲜活的注脚。

展望未来,将有更多市场主体秉持创新初心,于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在未知赛道勇毅开拓,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注入绵长力量。

联系《中国科技投资》扫码添加企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