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AI 时代,传统增长策略失效!Lovable新打法10月获百万用户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你搜索信息是不是开始变成“与AI对话”?浏览器打开的次数是不是越来越好少......别看,这只

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你搜索信息是不是开始变成“与AI对话”?浏览器打开的次数是不是越来越好少......

别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本质上是“入口”的改变,这将对大部分企业的获客带来重大影响。

在ChatGPT推出两年后,一家名为G2的B2B产品评论平台遭遇“重创”——其依赖的SEO自然流量暴跌80%-90%,获客能力近乎腰斩。这不是个例,而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Lovable增长负责人Elena Verna在近期一场分享中抛出的这个数据,彻底打破了“SEO+社交媒体”的传统增长幻觉。

更令人警惕的是,用户正在用AI编程工具复刻简单SaaS产品,曾经的护城河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瓦解。

在这个AI重构规则的时代,增长早已不是“做好产品等待用户”,而是需要重构分销逻辑、打造自我强化的增长循环。

传统增长的系统性崩塌:从渠道失效到用户“反戈”

过去十年,SEO和社交媒体是绝大多数产品的增长基石,但现在,这两条路径正同时走向死胡同。Elena将这种变化定义为“分销渠道的系统性崩塌”,其影响远超单一渠道的波动,直接动摇了传统增长的底层逻辑。

SEO:从流量支柱到“失效重灾区”

AI 对话工具正彻底改变用户的信息获取习惯。Elena在分享中反问:“你现在还会打开Google搜索‘如何做在线表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更多人选择直接向ChatGPT、Claude提问,因为对话式回答比“搜索-点击-筛选”的流程更高效。

这种习惯转变直接导致依赖SEO的公司集体承压:除了G2,不少工具类SaaS平台的自然流量在半年内下降50%以上,部分细分领域甚至出现90%的跌幅。

更严峻的是,这种下滑并非短期波动。Elena在其Substack博客中整理了一份“SEO失效名单”,涉及表单工具、电子签名、简单数据分析软件等多个领域,且名单仍在持续变长。

当用户不再通过搜索发现产品,依赖SEO优化的增长策略便失去了根基。

社交媒体:从导流渠道到“流量牢笼”

社交媒体的处境同样尴尬。算法的频繁调整让流量变得不可预测——可能今天一条内容获得10万曝光,明天相似内容就只剩几百浏览。

更关键的是,平台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用户留存,而非为外部产品导流。

Elena指出,当你在朋友圈、LinkedIn发布产品链接时,平台会默认降低内容权重,甚至限制曝光,避免用户“跳出”平台。这种“流量封锁”让社交媒体的导流效果大打折扣。

Elena以Lovable的尝试为例:团队曾在X(原Twitter)发布产品功能视频,无链接内容的互动率是带链接版本的3倍,且带链接内容的触达人群中,潜在客户占比下降40%。“平台不希望你带走用户,这是它的生存逻辑,”Elena强调,“试图用社交媒体导流,本质是与平台规则对抗。”

最致命的威胁:用户正在成为“产品替代者”

比渠道失效更可怕的是,用户正在亲手瓦解产品的护城河。随着vibe coding(AI辅助可视化编程)平台的兴起,构建软件的门槛急剧下降——任何人只需几个小时,就能复刻80%的简单SaaS核心功能,比如电子签名、基础表单、日程安排工具。

Elena将这种现象称为“SaaS替代用例”。在Lovable内部,员工发现不少用户用平台复刻了某知名电子签名工具的核心功能后,直接取消了原订阅。

更具代表性的是DocuSign的案例:其曾对一名用vibe coding工具复刻电子签名功能的用户发出法律警告,这从侧面印证了“用户替代”已成为真实威胁。

“如果你能用vibe coding平台轻松复刻自己的产品核心功能,那你就站在了危险区,”Elena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去任何一个可视化编程平台试试,看看重建你的核心功能需要多久。如果答案是‘几小时’,那你必须立刻调整产品策略。”

PLG的崛起:不是概念炒作,而是四大市场转变的必然

当传统渠道失效时,Product-Led Growth(产品驱动增长,简称PLG)成为新的突破口。Elena坦言,PLG曾被过度炒作,但它的流行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市场的四大根本性转变,这些转变彻底改写了产品与用户的连接方式。

决策权转移:B2B用户从“使用者”变成“购买者”

过去,B2B软件的采购权掌握在企业IT部门或采购团队手中——他们拿着需求清单“对勾”,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后,强行推给员工使用。但实际场景中,员工打开产品后往往会抱怨“这根本不好用”,甚至私下寻找替代工具。

现在,这一逻辑被彻底反转:用户开始主导采购决策。Elena以协作工具为例,不少团队先从个人版免费工具入手,用熟后再推动公司采购企业版。

这种“自下而上”的采购路径,让PLG有了生存土壤——那些贴近用户需求、支持自助试用的B2B产品,更容易获得用户青睐,进而打开企业市场。

Elena强调,“产品不再是满足采购清单,而是解决真实用户的痛点,这是PLG诞生的核心土壤。”

渠道生命周期缩短:广告活动的“一周有效期”

市场渠道的“保鲜期”正在急剧缩短。Elena在分享中提出一个尖锐问题:“你的广告活动能有效多久?”答案往往是“一周”——现在的用户注意力极度分散,同一条广告看一次就会产生审美疲劳,两周后基本失去转化效果。

对比十年前,可口可乐可以用同一支广告投放一整年,而现在,市场团队需要每周产出新创意、调整投放策略,才能维持基本效果。这种高频调整不仅消耗大量人力,还让渠道效果变得不可预测。

Elena表示,当渠道生命周期短到只能用一周,你就不能再依赖单一广告活动,必须让产品自己成为增长引擎。

数据可获得性:产品优化的“实时仪表盘”

数据工具的普及,让产品经理第一次能“看见”用户的真实行为。过去,产品优化依赖销售人员的反馈——“客户说这个功能不好用”,但这种反馈往往主观且滞后。

现在,通过数据仪表盘,产品经理能实时看到用户的点击路径、功能使用频率、流失节点,甚至能定位“用户在哪个步骤放弃注册”。

这种数据透明性让PLG有了落地基础。比如Lovable通过数据发现,新用户注册后10分钟内使用“AI生成表单”功能,留存率会提升3倍,于是团队优化了引导流程,将该功能的曝光率提高50%,直接带动周留存增长15%。“数据让我们能精准优化产品体验,而不是靠猜测,”Elena说,“这是PLG能落地的关键支撑。”

角色边界模糊:人人都是“增长型产品人”

“只做产品经理已经不够了,”Elena在分享中抛出这个观点。

现在的产品经理需要懂营销——知道如何设计获客链路;市场人员需要懂产品——能准确传递产品价值;甚至工程师也需要懂数据——能通过数据判断功能效果。

这种角色模糊不是负担,而是机会。它让团队成员能从整体视角思考增长,而非局限于单一职责。比如Lovable的工程师会参与产品文案优化,因为他们更清楚功能的技术优势;市场人员会参与用户调研,因为他们更了解用户的认知痛点。

Elena强调,“当每个人都对增长负责,产品的增长效率会呈指数级提升,这是PLG的组织保障。”

AI 的双重颠覆:既毁渠道,又降门槛

AI 对增长的影响远不止“替代搜索”,而是呈现出“双重颠覆”的特征:一方面摧毁传统分销渠道,另一方面降低产品构建门槛,让“用户替代”成为可能。

这种双重压力下,不少依赖简单功能的产品正面临生存危机。

分销渠道的“消亡名单”持续扩张

Elena将AI对渠道的冲击称为“不可逆的替代”。除了SEO,不少曾经有效的渠道正在失效:比如B2B产品依赖的行业媒体软文,现在用户更愿意通过AI总结核心信息,而非阅读完整文章;甚至邮件营销的打开率也在下降,因为AI能自动筛选垃圾邮件,用户只关注少数关键邮件。

更关键的是,新渠道的出现速度远赶不上旧渠道的失效速度。

OpenAI刚推出应用商店时,不少人期待它成为新的分销入口,但目前来看,应用商店的流量分散,且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基础功能,而非下载第三方应用。

Elena坦言,“我们正处在渠道空窗期,这时候,只有产品本身能成为最可靠的增长渠道。”

vibe coding:SaaS产品的“复刻危机”

AI驱动的可视化编程工具,正在让“产品复刻”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以电子签名工具为例,过去需要一个小团队开发1-2个月,现在用vibe coding平台,一个非技术人员花3小时就能做出核心功能——支持上传文档、添加签名框、生成分享链接。

这种门槛下降直接冲击了依赖简单功能的SaaS公司。Elena提到,某知名表单工具的用户流失率在半年内上升20%,部分用户反馈“用Lovable做的表单足够满足需求,没必要再付费”。

“当构建产品的成本降到‘几小时’,简单功能就会变成大宗商品,”Elena警告,“如果你的产品核心是简单功能,必须尽快向复杂场景延伸。”

破局之道:六大新分销策略,重构增长逻辑

面对渠道失效和门槛下降的双重压力,Elena提出了六种新分销策略。这些策略的核心是“让产品成为增长引擎”——不再依赖外部渠道,而是通过产品设计、组织效率、生态合作构建新的增长路径。

Freemium:把产品当作“营销预算”

免费增值(Freemium)模式在AI时代有了新的解读:不再是“用免费吸引付费”,而是“把免费用户当作营销成本”。Elena透露,Lovable超过50%的支出用于支撑免费用户使用——包括AI算力、服务器成本,但团队不把这看作“成本”,而是“营销预算”。

“我们宁愿把钱花在免费用户身上,也不愿交给Google做广告,”Elena解释道。因为免费用户的口碑传播能带来更精准的流量:Lovable的免费用户中,约15%会向同事推荐产品,这些推荐带来的新用户,付费转化率是广告用户的3倍。

但AI时代的Freemium需要更精细的成本控制。由于AI算力成本较高,Lovable对免费用户的AI功能使用次数做了限制——每月10次基础生成,超过后需分享产品解锁次数。这种设计既控制了成本,又推动了口碑传播,实现了“成本-增长”的平衡。

速度:将发布效率打造成护城河

在产品容易被复刻的时代,“速度”成为新的护城河。Elena将Lovable的发布节奏分为三层:

一级发布(重大功能):每3个月一次,相当于传统公司1-2年的更新频率;

二级发布(功能优化):每周一次,快速迭代用户反馈的痛点;

三级发布(Bug修复/体验微调):每天甚至每小时一次,确保产品体验流畅。

这种高频发布的背后,是“AI原生员工”的支撑。

Elena定义的“AI原生员工”,不是指懂AI技术的人,而是能在工作全流程使用AI工具的人——工程师用AI写代码、生成测试用例;产品经理用AI做用户调研、写需求文档;市场人员用AI出创意、写文案。

这种效率提升让60-70人的Lovable,实现了传统200人团队的发布速度。

“当对手需要1个月复刻你的功能时,你已经推出了3个新版本,他永远追不上你,”Elena说,“速度不是战术,而是生存策略。”

数据:从留存工具到进攻性护城河

用户数据不再只是“优化产品的依据”,而是可以主动防御的护城河。Elena以Salesforce为例:其收购Slack后,切断了第三方内部搜索工具(如Glean)对Slack数据的访问权限。这直接导致Glean的价值大幅下降——没有Slack的聊天记录,内部搜索工具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Salesforce的做法,本质是用数据构建“进攻性护城河”:通过控制核心数据,让竞争对手无法提供完整服务。但Elena也提醒,数据护城河的前提是“为用户创造价值”,而非“绑架用户数据”。

比如Lovable会为付费用户提供“数据看板自动同步”功能,用户可以将平台数据与Excel、Google Sheets联动,这种价值让用户愿意留存数据,进而形成粘性。

品牌:让产品体验成为“品牌传递者”

Elena指出,品牌不是市场团队的事,而是产品经理的责任。Lovable没有任何品牌营销支出,既不投广告,也不做公关,但用户能清晰感知到“Lovable的品牌调性”——高效、易用、有趣。

这种感知来自产品体验的细节:比如用户操作失误时,系统会弹出“别担心,AI帮你修复了”的俏皮提示,而非冰冷的“操作失败”。

Elena透露,Lovable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任何体验问题,只要说“这不够lovable”,就会被优先修复。比如团队曾发现,用户生成表单后分享链接的步骤需要5步,于是优化为2步,这个小调整让分享率提升40%,同时强化了“易用”的品牌印象。

“当有100个相似工具时,用户会选让他有‘感觉’的那个,”Elena说,“产品体验就是最好的品牌广告。”

生态集成:抓住OpenAI这类“新流量入口”

生态集成是低成本获客的关键。与其自己搭建分销渠道,不如融入已有的生态——比如接入OpenAI应用商店、Slack插件市场、Google Workspace生态,借助平台的流量触达用户。

Elena特别提到OpenAI近期推出的应用商店:“这可能是下一个分销转折点。”虽然目前应用商店的流量还比较分散,但Lovable仍第一时间入驻,推出了“AI表单生成器”插件。上线1个月后,该插件带来的新用户占比达到12%,且获客成本仅为广告的1/5。

Elena强调,生态机会窗口期很短,必须快速抓住,当竞争对手都意识到时,你就失去了先发优势。”

员工社交:让公司“人性化”的流量密码

创始人和员工的社交媒体,正在成为免费的获客渠道。Lovable CEO Anton在10个月前开始运营LinkedIn,初期只有几百个关注者,但现在每条内容能获得2000+互动、数十万曝光,带来的自然流量占比达到18%。

这种“人性化”的传播比官方广告更有效。Anton会分享产品开发中的“踩坑经历”——比如“我们花了3周优化表单加载速度,结果发现是一个小代码bug导致的”,这种真实内容更容易引发用户共鸣。

结语

在这个AI重构规则的时代,增长早已不是“优化SEO关键词”“调整广告投放”,而是需要从产品设计、组织效率、生态合作三个维度,重构分销逻辑。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这意味着角色的彻底转变:你不再是“功能设计者”,而是“增长循环构建者”——需要思考“如何让用户自然分享产品”“如何用数据打造护城河”“如何通过速度抵御复刻”。

对于公司而言,需要打造“AI原生团队”,打破角色边界,让每个人都对增长负责。

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传统增长逻辑已失效,新规则还在形成中。

那些能快速适应变化、重构分销能力的产品,将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而固守旧方法的产品,即使体验再出色,也可能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