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环江西0至14岁人口性别比:新余134,吉安125

在绘制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0至14岁人口性别比时,作者发现:2020年时,江西省新余市这项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在绘制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0至14岁人口性别比时,作者发现:2020年时,江西省新余市这项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为了观察新余周边城市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将标准行政区划地图转化为凸包算法图(仅用于展示数据,不作为判断边界的依据),用来观察江西及环江西地级行政区的0至14岁人口性别比分布情况。

凸包地图很清晰地展示出:以0-14岁人口性别比高达34:100的新余为中心,其邻近的宜春、吉安、抚州、鹰潭,性别比均在120:100以上。这意味着这五个城市,平均每100个女性对应着120个以上的男性,相对于107:100的合理性别比区间而言,这些区域娶妻难度明显大了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传统生育观念在新余地区可能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江西整体传统宗族文化保存较好,但新余当地可能存在着更为深层的男孩偏好现象。这种偏好往往与姓氏传承、家族延续等传统观念密切相关,在一些乡镇地区,生育男孩仍然被部分家庭视为重要的人生任务。

经济结构特征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新余作为工业城市,钢铁、光伏等产业对劳动力性别有特定需求,这种产业结构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的生育决策。

当男性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市场中更具优势时,家庭往往会倾向于选择生育男孩,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

相比之下,农业比重较高的地区或旅游城市如黄山(106.0)、衢州(106.2)等地,性别比则相对均衡。

人口流动特征可能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失衡。如果新余流出的育龄人口中以女性为主,或者流入的务工人员更多选择携带男孩就读,都会对当地少儿性别结构产生影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余的工业化进程较快,可能吸引了大量周边地区的男性劳动力聚集,这种迁移模式间接影响了常住人口的性别构成。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因2020年-2022年特定因素带来的、属于统计本身的误差(这与虚假统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有时两者很像)。

极高的性别比,意味着无法娶妻人口数量和比例的增加,于个人于社会都不是一件好事,作者从感性的角度,希望这只是统计本身的误差,而不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现象。

你认为以新余为中心的部分城市,出现这么高的0-14岁人口性别比现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