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宝宝不吃辅食还乱扔,别急着骂,其实是他在“学习”!

宝宝不爱吃辅食,还把食物抓起来往地上扔,很多家长瞬间血压飙升:“刚做的饭全浪费了!”“怎么这么不听话!”于是立刻板起脸训

宝宝不爱吃辅食,还把食物抓起来往地上扔,很多家长瞬间血压飙升:“刚做的饭全浪费了!”“怎么这么不听话!”于是立刻板起脸训斥,甚至一把夺过勺子,强行结束用餐。可你有没有想过,宝宝扔食物,可能根本不是“不乖”,而是在认真“工作”?

在宝宝眼里,吃饭从来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

从抓起第一块软糯的南瓜,到把米糊捏成小团再甩出去,每一个动作,都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就指出,婴幼儿是通过“动作”来认识世界的。宝宝扔东西,其实是在做一场科学实验:他想知道——“我松手,东西会掉下去吗?”“掉在地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妈妈看到会有什么反应?”这背后,是空间感、因果关系和手眼协调能力的飞速发展。

所以,当宝宝把胡萝卜泥扔到地上时,他不是在挑战你的耐心,而是在完成一次重要的认知升级。这时候,一句“不可以乱扔”可能收效甚微,因为他的大脑正沉浸在“发现新大陆”的兴奋中。与其急着制止,不如先观察:他是刚吃一口就开始扔?还是吃到七八分饱才开始玩?

如果宝宝刚吃几口就扔,可能是对这顿辅食不感兴趣。

就像我们大人也有挑食的时候,宝宝当然也会。有的宝宝讨厌泥糊状的口感,有的对某种味道特别敏感。这时候,与其强迫他“再吃一口”,不如换种思路:把新食物混进他爱吃的食物里,比如把西兰花泥拌进香蕉米糊,颜色变绿了,但味道香甜,宝宝更容易接受。或者改变食物的形状,把泥状换成小手指条,让他自己抓着吃,既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又能提升进食兴趣。

但如果宝宝已经吃得差不多,突然开始把勺子推开、把碗打翻、把食物高高抛起,那很可能是在发出“我吃饱了”的信号。

婴幼儿的胃很小,吃几口就饱了。我们总担心“吃不够影响发育”,于是追着喂、哄着吃,反而让宝宝把吃饭和压力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一坐上餐椅就抗拒。所以,当宝宝开始扔食物、扭头、闭嘴、挥手,别再试图“塞最后一口”,而是微笑着说:“吃饱啦?那我们收餐咯!”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是被尊重的。

那如果宝宝既不是挑食,也不是吃饱,就是乐此不疲地扔呢?

这时候,我们可以用“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回应。当他扔出食物时,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笑嘻嘻地当游戏看。你可以平静地看着他,说一句:“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扔的。”然后暂停喂食,等他安静下来再继续。如果连续几次都这样,那就明确告诉他:“如果你还想玩,今天的饭就到这里了。”然后真的收走餐具。宝宝很快会明白:扔食物=吃饭结束。这个规则不是惩罚,而是帮助他建立清晰的边界。

还有一个特别实用的小妙招:饭前“玩个够”。

既然宝宝手部探索欲强,那就提前满足他!吃饭前10分钟,陪他玩“投掷游戏”——把小球扔进筐里,把积木丢进盒子。当他手的“扔”在游戏里得到释放,吃饭时的冲动就会大大减少。

最后要提醒的是,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节奏。有的8个月就爱自己抓饭,有的1岁还依赖喂食,这都没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催促他“快点吃”,而是保护他的探索欲,尊重他的节奏,用理解代替责骂。

宝宝扔食物,不是“坏”,而是“成长”。当我们放下焦虑,读懂他的行为密码,就会发现,那个让你头疼的“小破坏王”,其实正用他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拼凑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我们,只需要做那个懂他、陪他、支持他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