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方志敏因刘畴西被捕牺牲,粟裕晚年致信中央:应以烈士对待刘畴西

在14年抗日战争中,无数战士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英勇的生命,甚至很多人,在牺牲后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这些都是如今让人惋惜

在14年抗日战争中,无数战士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英勇的生命,甚至很多人,在牺牲后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这些都是如今让人惋惜和遗憾的过往。

除此之外,因为当时时代受限于通讯技术落后的影响,很多消息并不及时也不够完整,在经过口口相传后,尤其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渲染后,很多消息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样子。

1935年红十军团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方志敏和刘畴西因为体力不支被敌人逮捕,逃脱无果后英勇就义。

这本来是一件英勇作战牺牲的壮烈故事,但是在后来的个别报纸和媒体书籍中,有人却把刘畴西写成了叛徒。

看到消息的粟裕心里很不是滋味,素来行事谨慎的他更第一次以个人名义给中央写信请求平反。

那么这件事情最后又是如何妥善解决的呢?

刘畴西和方志敏

出生于湖南长沙的刘畴西自幼家境倒十分殷实,比起那些吃不起饭的劳苦贫农,刘畴西的家庭情况算是好的不能再好了,也正是这样的条件让刘畴西有空更多接触教育的机会。

这些或多或少的教育在年少的刘畴西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当时每每听老师讲到列强侵略,国家支离破碎时,刘畴西都紧握着拳头,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刘畴西在过了20岁生日之后,社会上对于新式学潮和先进思想有了更多的包容和传播,他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师范。

短短4年之后,从师范走出的他又报考了黄埔军校,作为军校的第一批学生,刘畴西听着蒋介石在开学典礼上的豪言壮语心中不免慷慨激昂,毕业之后,学习成绩个人能力都十分突出的他也被选择留校做了助教老师一职。

1925年,刘畴西担任了教导团某连的负责人,东征战役期间凭借着不怕死的勇气率领队伍屡次夺取战事的胜利,只不过他自己左臂更是受了很严重的伤势。

当时战事正是激烈,刘畴西顾不得伤势严重,让医生给他草草消毒后就再度投入战斗,可没想到在战争结束后,刘畴西的左臂因没有得到及时处理感染严重,不得已进行截肢,这还让他在日后有了“独臂将军”的称号。

方志敏1899年出生在江西弋阳,和刘畴西不同的是,方志敏家庭贫苦,从小能吃饱饭倒也不是件容易事,更不用奢求上学接受教育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1916年,家人实在不忍心看着孩子以后要跟他们一样过着这样一眼望到头的苦日子,索性花了家里积攒的大部分资产让孩子上了高等小学,在这里方志敏接触到了更多的新思想和文化,还有很多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让他对学校的老式保守教育很是不满,因为在校老师要保住自己的铁饭碗,索性把他开除出校。

这样的人生变故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所走的道路,1922年,在上海的方志敏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陈独秀、瞿秋白对他大加赞赏,2年之后,方志敏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的第一项任务是在江西这片土地上组建第一支共产党队伍,没过3年的时间,方志敏在江西已然组建起了一支建制完备的农民自卫军,江西的农民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

在战场牺牲前后

无论从出身、学识还是个人经历来说,刘畴西和方志敏两个人都不应该有太多交集,可革命就是这样,一场战争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二人绑定在了一起,甚至还引起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次不小的震动。

1929年,刘畴西赶往苏联进行深造学习,作为为数不多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我党干部,刘畴西的再度回国自然被组织上寄予着更多厚望。

因为国民党对我党展开的围剿和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红军的大部分队伍被迫转移,这才踏上了长征的道路。

而粟裕和刘畴西担任了留守苏区红军的指挥员一职,他们要和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周旋,为我党大部队的撤退赢得时间。

这支队伍人员参差不齐,再加上武器装备力量十分薄弱,直到1934年才经过种种困难突破了敌方的重重封锁线。

在和方志敏的部队在赣东根据地顺利汇合后,部队的大部分有生力量死的死伤的伤,损失十分惨重。

为了进一步整合部队资源,刘畴西和方志敏的部队进行了重组,刘畴西担任红十军团团长,方志敏则担任军区参谋长。

当时我党主要依托的战术为游击战,确实在前期正面战场和武器装备都不占优势的前提下,游击战极大的缓解了我军面临是各种难题,但放着好好的游击战不用,党内个别同志又犯下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提出要在正面战场和国民党硬碰硬,要组建一个新的苏区。

无奈之下方志敏和粟裕等人只能挥师北上。

蒋介石的探子把所有情报摆在了他的办公桌前,为了确保战事的顺利进行,蒋介石派出王耀武在内的11个军团进行围剿,而我军这边刘畴西自告奋勇担任先锋。

起初粟裕对刘畴西还十分放心不下,但考虑到刘畴西游击战打的好,队伍中又很多是他的老班底,这才同意他的要求。

可没想到,随着战事的深入,刘畴西越打越上头,早就把游击战的要领忘得一干二净,愣是将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打成了两军对垒的攻坚战。

战争进行的极其惨烈,虽然我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这场战役也让我军损失了千余人,更不用说许多干部和军官伤亡严重,红十军团不得已进行了战略转移,损失严重后士气低落。

粟裕要求平反

在打了败仗之后,刘畴西被党组织严厉批评,本来是希望他能吸取教训,没想到却让他开始畏手畏脚,不但犹犹豫豫更是有畏敌情绪,害怕打败仗的他开始保守作战,可这根本不是他历来的风格,队伍也只能边打边退。

粟裕听闻消息后和方志敏前去支援,两股部队汇合后还没来得及撤退,就被国民党包围在怀玉山区。

因为对当地地形地势不熟悉,再加上身上有伤,他们还是没能躲过国民党部队在一层又一层的搜捕,就这样,方志敏和刘畴西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从被抓捕到被杀害,这其中经过了漫长的6个月,从一开始国民党对他们的诱惑到后来怒不可遏的严刑拷打,方志敏和刘畴西一直坚守底线,丝毫未吐露出一丁点的情报机密,就连监狱的主管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硬骨头的人。”

8月6日,两人共同奔赴刑场,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牺牲的那年,两人都不到40岁的年纪。

随着战事的深入,很多人不断谈起刘畴西和方志敏的这段往事,不少人都对刘畴西急功冒进提出批评:“要是他当初能在稳当听劝点,说不定老方和他都不会牺牲。”

久而久之这点事就被传的越来越离谱,建国之后很多媒体和报纸断章取义,纷纷说方志敏的死完全是因为刘畴西造成的,更有甚者把刘畴西视为了“汉奸”“叛徒”,这样的消息让粟裕心中很是难过。

粟裕在思索后还是提笔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对自己这段时间听到有关刘畴西的事情做了详细说明,在信的最后,粟裕写道:“要为刘畴西同志平反,他是烈士,不是汉奸。”

粟裕的这封信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关注,许多无良媒体为了博取眼球对多年前的战争进行改写和杜撰,全然不顾历史真相。

后来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对这些出版社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刘畴西同志的声誉也在多方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平反,而刘畴西的家人得知消息后,还对粟裕表达了感谢。

或许在粟裕心中,作为那段历史的经历者和参与者,更能明白刘畴西和方志敏心中当时的想法和动态。

晚年之时,粟裕还十分关注着刘畴西家人的生活情况,更是自掏腰包给他家中年迈的长辈寄养生活费,而那时的粟裕因为仕途不顺生活也十分拮据,这恰恰足以证明两人当时在革命期间培养的深厚革命友谊了。

结语:

对于曾经在战场上浴血杀敌的战士来说,他们的一点一滴都不应该被有心之人抹黑和讽刺,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正是像这样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的英勇付出才换来了如今的国泰安康。

对他们的正确评价更是对历史的负责,对人民的负责,对共产主义事业的负责,英雄的名号不容玷污,更不容置疑。

史料来源:[1]张文良:“独臂将军”刘畴西[J].共产党员,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