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MPV 市场迎来新选手,五菱星光 730 空间表现如何?

聊到 10 万级 MPV,不少人心里都有个固有印象:开着像 “小货车”,方向盘操控偏重,通过减速带时颠簸感明显,受争议较

聊到 10 万级 MPV,不少人心里都有个固有印象:开着像 “小货车”,方向盘操控偏重,通过减速带时颠簸感明显,受争议较多的是第三排空间,虽标注为 7 座布局,但实际体验更接近 “儿童专属”,成年人长时间乘坐易产生腰酸腿疼的不适感。这种普遍存在的顾虑,让许多有家用 MPV 需求的用户在选车时陷入两难,既希望车辆具备实用的装载能力,又期待有相对舒适的乘坐体验,两者兼顾似乎并不容易。

五菱在 MPV 领域有较长时间的市场积累,自 2010 年推出的头款 MPV 产品后,十余年里收获了 800 多万用户基础。其产品开发多围绕家庭用户实际需求,而非单纯依靠概念营销。五菱星光 730 作为该品牌的全新车型,预售价格从 7.68 万起,尝试在 10 万级价位区间打破传统入门级 MPV 的刻板印象,从空间设计、驾驶体验、乘坐舒适性等多个维度调整产品力,为家庭用户提供一款相对均衡的出行选择。

从直观的外观与内饰设计来看,五菱星光 730 的车身尺寸参数在同级别中属于常规水平,整体造型偏向大气风格。星辉格栅搭配烟霞灰色车漆,在视觉上减少了传统入门级 MPV 常见的 “廉价感”,符合部分家庭用户对车辆外观质感的期待。内饰采用胡桃棕与暖沙棕的双色搭配,营造出一定的家庭氛围;中控台使用软搪塑材质,触感带有一定弹性,与部分车型的硬质塑料有所区别,且夏季经暴晒后不易产生反光,能减少对驾驶视线的干扰,这些细节设计均考虑到日常使用的实用性。

空间表现是家用 MPV 的重要竞争力,五菱星光 730 在这一维度做了针对性调整。其轴距与肩部横向宽度设计为空间利用提供了基础,配合 2+2+3 的七座布局,整体空间利用率在同级别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以身高 178cm 的乘客为例,坐进驾驶位后,头顶与车顶之间仍有两拳左右的余量,不会产生明显压抑感;主驾座椅支持多向电动调节,方向盘可进行前后上下调整,不同体型的驾驶者基本能找到相对舒适的驾驶姿势,无需过度迁就。

第二排座椅的设计对乘坐舒适性有一定提升,采用独立座椅形式,配备可调节扶手与腿托,长途出行时可将座椅倾斜至半躺状态,对缓解久坐疲劳有一定帮助。座椅支持前后 15 厘米范围内的移动,乘客可根据需求调整与前排的距离,方便与家人互动交流,或营造更宽松的个人乘坐空间。中间过道宽度约 230 毫米,老人可借助座椅扶手平稳走向第三排,无需像部分车型那样侧身 “挤行”;对于有儿童的家庭而言,宽裕的过道也为孩子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降低磕碰风险。

第三排空间的调整是五菱星光 730 的一个特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 “7 座 MPV 第三排仅能应急” 的传统认知。其第三排坐垫尺寸经过优化,能够较好地支撑成年人腿部,避免出现腿部悬空的情况,减少长时间乘坐的不适感。身高 1.80m 的乘客坐进第三排,膝盖与前排座椅之间仍有一拳左右距离,头顶与车顶也有一定余量,且靠背角度可调节至相对舒适的位置。实际体验中,三名成年人同时乘坐第三排时,能保持相对自然的坐姿,不会产生明显的拥挤感,为多成员家庭集体出行提供了便利。

空间灵活性方面,五菱星光 730 能够适配多种家庭使用场景。7 座状态下,后备箱容积可容纳 3 个 20 寸登机箱及多个背包,满足短途家庭出行的行李存放需求;将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后备箱容积有明显扩展,婴儿车、购物袋等物品可随意放置,无需费力挤压;若将第二排与第三排座椅全部放倒,可形成纯平的储物空间,折叠轮椅、儿童自行车等大件物品能顺利容纳。全车分布有 25 处储物格,门板可放置多瓶饮用水,中控台下方的镂空区域可收纳抽纸等小件物品,第三排配备独立杯架与 USB 充电接口,方便乘客存放个人物品与解决电子设备充电需求,减少车内杂乱感。

动力系统的多样性是五菱星光 730 的另一特点,提供燃油、插混、纯电三种动力版本,这在同级别 MPV 中并不常见。该动力布局基于五菱天・灵・神原生新能源技术底座与天舆架构 D 系列平台打造,开发过程中参考了 800 多万 MPV 用户的需求数据,同时结合 300 多万新能源车的市场反馈,覆盖不同家庭的出行场景,无论是日常城市通勤、短途家庭出游,还是长途跨城出行,都能找到对应的动力选择。

插混版本搭载的动力系统,在热效率与续航能力上有一定表现,纯电续航里程可满足日常城市通勤需求,综合续航能力能支撑长途出行,减少中途补能的频率。在市区采用纯电模式行驶时,起步安静且响应迅速,与传统燃油 MPV 的 “动力迟滞” 感有所不同,驾驶体验接近家用轿车;电池电量充足时,发动机介入频率较低,车内静谧性较好。切换至混动模式高速行驶时,车身稳定性表现常规,发动机介入时的震动与噪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亏电状态下的油耗水平处于家用车型合理区间。

纯电版本更适合以城市通勤为主的家庭,电池容量与续航里程能够满足一周左右的日常使用,无需频繁充电。充电效率方面,快充模式下短时间内可补充较多电量,利用购物、休息等碎片化时间即可完成补能。驾驶体验上,纯电版本行驶平顺,无换挡顿挫感,车内噪音控制较好,儿童在后排乘坐时不易被噪音干扰,利于休息。冬季低温环境下虽存在一定续航衰减,但对于有固定充电条件的家庭而言,整体使用影响有限。

燃油版本则更适配充电不便或频繁长途出行的用户,发动机动力参数能够满足满载状态下的爬坡、超车需求,不会出现明显动力不足的情况。传动系统换挡平顺性较好,减少了行驶中的顿挫感,对驾驶舒适性有一定提升。辅助配置方面,全景影像与透明底盘功能为驾驶提供了便利,尤其对于车身尺寸较大的 MPV 而言,能有效减少视野盲区,新手驾驶也能较为轻松地应对停车、过窄路等场景;定速巡航功能在长途行驶时可缓解脚部疲劳,提升驾驶舒适度。

底盘调校围绕家用舒适性展开,全系标配的悬架组合在同级别 10 万级 MPV 中并不常见。通过减速带时,悬架对颠簸的过滤效果较为柔和,车内乘客不会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感;快速过弯时,车身侧倾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不会产生明显的摇晃感。对于家用 MPV 而言,舒适性通常优先于运动化操控,日常行驶过程中保持车身稳定、减少颠簸,能更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乘坐需求。

安全性能是家庭用车的重要考量,五菱星光 730 在车身结构与防护配置上做了相应设计。六环高强钢笼式车身在碰撞发生时,能够分散冲击力,降低乘员舱变形风险,为车内人员提供基础防护;前后防撞梁与吸能盒的配置,进一步提升了碰撞防护能力,前防撞梁采用的铝合金材质在轻量化与强度上有一定优势。发动机下沉设计则在碰撞时为驾驶室预留更多生存空间,降低驾驶员受伤风险。

针对纯电与插混版本,电池安全防护措施较为全面。电池采用的技术方案注重安全性,电池包设计符合较高安全标准,提前满足新国标要求。BMS 全天候安全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对温度异常、电压不稳等情况及时预警,从源头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结合五菱新能源车型过往市场表现与碰撞数据,电池安全方面有一定实践支撑,能缓解家庭用户对新能源车型电池安全的部分顾虑。

主动安全与实用配置方面,全景影像系统为驾驶提供了全方位视野,倒车、停车时可清晰观察车辆周围环境,即使是狭窄车位也能较为轻松地完成停放。全系标配的转向辅助灯,在夜间过弯时可扩大照明范围,提升对路边行人、障碍物的识别能力,降低夜间行车风险。针对多孩家庭,车内配备多个儿童座椅接口,方便安装不同类型的儿童座椅,无需额外寻找适配点位,提升了使用便利性。

中配以上车型搭载的电动侧滑门,采用知名供应商提供的系统,在质量稳定性上有一定保障,隐藏式导轨设计也提升了外观质感。电动侧滑门开启与关闭过程便捷,即使在狭窄车位也能正常操作,避免了传统手动侧滑门开关费力的问题,尤其方便老人与儿童上下车。这类配置以往多见于 20 万级以上车型,在 10 万级 MPV 中出现,提升了车辆的实用价值。

车内健康与细节设计贴合家庭需求。全车采用环保型胶黏剂与低气味内饰材料,新车交付时异味浓度较低,减少对老人、儿童等敏感人群的刺激。座椅采用高品质仿皮面料,纹路细腻且透气性良好,夏季乘坐不易产生闷热感,冬季也不会有冰凉触感,兼顾不同季节的乘坐舒适性。空调控制面板按键设计清晰、尺寸优化,老年人无需佩戴眼镜,仅凭手感就能准确操作,减少驾驶过程中低头查看的频率,提升行车安全性。

当前 10 万级 MPV 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五菱星光 730 面临多款同级别竞品的挑战。与竞品相比,其在空间灵活性、动力选择多样性及舒适性配置的均衡性上有一定特点,7.68 万起的预售价格也使其在性价比方面具备一定竞争力。不过,车辆方面的市场表现,还需结合正式上市后的实际售价、售后服务政策以及用户长期使用反馈综合判断。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选择五菱星光 730 时需明确自身核心需求:若家庭成员较多,频繁组织集体出行,对空间灵活性与第三排舒适性要求较高,其空间设计能够满足需求;若日常出行以城市通勤为主,且具备充电条件,纯电或插混版本更符合使用场景;若存在频繁长途出行需求且充电不便,燃油版本则是更适配的选择。建议消费者在车辆正式上市后,前往 4S 店进行实地试驾,重点关注驾驶体验、座椅舒适性、空间实用性等与日常使用密切相关的细节,结合自身家庭场景判断是否符合需求。

总体来看,五菱星光 730 在 10 万级 MPV 市场中,通过多维度调整尝试打破 “实用不舒适” 的刻板印象,为家庭用户提供一款 “实用与舒适兼顾” 的产品选择。其产品开发思路围绕家庭用户实际需求展开,从空间、动力、安全、舒适等核心维度出发,尝试满足不同家庭的多样化出行需求,为家用 MPV 用户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