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的剧情是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画上了句号,然而书中还有很多悬念未被揭晓,就说杨过和小龙女这两位主角的故事明显就是值得续写的,可金庸却偏偏在此时让故事戛然而止,这事儿就显得不太合理了。
其实读过《倚天屠龙记》的人就应该知道,作为“射雕三部曲”的完结篇,它与前作《神雕侠侣》的关联其实谈不上有多紧密。
金庸在原著第三回,就让读者断了“再见杨过”的念想,因为就连郭襄那小妮子都早已不在人世,金庸如此安排,算是让《倚天屠龙记》与《神雕侠侣》彻底划清界限了,这是属于新一代武林群雄的故事。

(神雕侠侣剧照)
所以后来的杨过夫妇到底经历了什么?以至于金庸都不敢把他们余生的故事写出来?
一、注定会死的龙儿
若你自诩“资深金迷”就一定知道,金庸的故事是细节满满,有时候一些不经意的闲笔,就有可能为后续剧情埋下了伏笔。
比如《天龙八部》中,木婉清注意到段誉的样貌与父亲一点儿也不像,后来刀白凤真就揭晓了段誉的身世,他其实是段延庆的孩子。
又如《神雕侠侣》中,金轮法王要传郭襄武功,郭襄却说自己又不做尼姑,干嘛要学他的武功,结果后来郭襄还真就在峨眉山出家,做了尼姑。
而小龙女的死,在书中也是早有铺垫的。

(杨过夫妇剧照)
当年她因为身中剧毒,无药可救,继而选择离开杨过,跳下绝情谷,那一刻,她是奔着求死去的,显然,她已经绝望了。
可到了“十六年后”的剧情部分,杨过却在绝情谷底与她重逢,她好似没事人一样,连样貌都没变,这段剧情属实是有些扯淡。
因此也有人说,小龙女早就死了,其实这不过是金庸向读者妥协后才写出的剧情,当年王晶导演也说了,金庸原本的安排就是让小龙女中毒身亡的,人家有机会接触金庸,自然能了解金庸的安排。
所以即便后来的小龙女“死而复生”,金庸也依旧没有断了将她写死的念头。
比如龙杨二人重逢时的这段对话就是证据:“我服食蜂蜜,再加上潭中的白鱼,竟能令痛楚消减,想不到这玉蜂蜂蜜混以寒潭白鱼,正是驱毒的良剂。如是长期服食,体内毒发的次数也渐渐减少,间歇加长。初时每日发作一两次,到后来数日一次,进而数月一发,最近五六年来居然一次也没再发,想是已经好了。”

(杨过剧照)
只是她认为自己好了,也就是“不一定真的好了”,小龙女离开寒潭,少了那白鱼和寒潭之后,毒发身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那小龙女死后,杨过还能独活吗?
二、传承古墓
从表面来看,杨过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当年的他就愿意为了小龙女跳崖,后来的他依旧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只是这一次不同的是小龙女是在他身边死去,一来他应该认命了,二来小龙女也一定会极力劝阻杨过寻短见,所以后来的杨过多半会选择独活下来。
当然,他也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独活,因为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孤家寡人一个,他早已与小龙女有了孩子,否则后来的黄衫女子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显然,那黄衫女就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后人,从年龄设定来看,那女子多半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孙子,也就是说,她与杨过之间还差着一辈人,杨过自然要担起养育儿女的任务,他是没法求死的。
只是失去了小龙女之后,杨过的日子自然是谈不上有多幸福的,那黯然神伤的情绪又再次涌上心头。
但此时却容不得他消极处世,他还有重任需要完成,毕竟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游手好闲的傻小子了,他是神雕大侠,因此他除了传承古墓派之外,还要心系天下苍生。

(谢逊剧照)
因为武林中又出现了不少恶人。
比如《倚天屠龙记》开篇就提到过这么一句:“元代中土沦于异族,百姓呻吟于蒙古的铁蹄之下,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抵抗官吏残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学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间奇人异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之世,武功固更见精进,而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书之不尽。”
显然,凭他一人之力去惩奸除恶,确实有些难,他会广收门人,也说得过去,而后来有一位魔头,就有可能是他的弟子。
二、晚年收徒
连载版《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就曾使出一招降龙十八掌击败了贺老三。
这招式是丐帮神功,张无忌如何能够习得?
后来张无忌自己解释称是由义父谢逊传授,不过谢逊又是从哪学的?
书中也写得很模糊:“义父跟我说,他只会得十八掌中的三掌,是跟一位江湖隐士学的,但他总觉得其中的变化有点不大对头,想是其中真正奥秘之处,那位隐士也是没有体会到。”
所以要懂降龙十八掌,同时又掌握得不太熟练,武林中哪有这样的人?

(杨过、明教剧照)
当年的郭靖和耶律齐都已经战死,此时懂得此招的人,若非丐帮中人,也就只有杨过一个了,这招式多半是在杨过把玄铁剑送给郭靖时,由郭靖传给杨过,以防郭靖一死,这招式就断了传承。
而当年的谢逊也一表人才,杨过会将神功传给这位少年英侠,也完全说得通,只是此时的他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神雕大侠,他只以“江湖隐士”为名隐于暗处,也就说得通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