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演员王紫璇与李鸿其通过《红秀GRAZIA》第739期封面官宣结婚的消息,令关注娱乐圈的网友都感觉到意外和惊喜。
李鸿其官宣结婚的那句“在这段婚姻里,我们一起创作、一起成长,然后慢慢成了彼此生活里不可替代的人”,配上王紫璇三颗爱心的简洁回应,看似语气平淡却蕴含着满满的幸福感,更是精准戳中了我对亲密关系的认知——爱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依附,而是并肩同行的合作旅程。

在流量时代,明星官宣婚姻的两种套路大家早已司空见惯:要么是精心策划的流量狂欢,用热搜套餐和甜蜜通稿轰炸公众视野,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要么是低调到极致的“隐婚”,直到被偶遇或曝光才被动承认,总让人觉得少了些真诚。
王紫璇与李鸿其却走出了第三条路,这也是最让我欣赏的一点——以《红秀》封面为载体,将情感官宣与事业成果自然融合。

特意找来封面照片细看,只见王紫璇浅色风衣或亮色皮衣尽显洒脱大气,李鸿其深色穿搭尽显沉稳大方,两人或并肩站立,或亲密依偎,肢体间的自然亲昵,没有半分刻意摆拍的“营业感”,而是透露着满满的默契与亲切感,不愧是真情侣、真夫妻。



这种将爱情藏于创作、以作品见证情感的官宣方式,恰如他们的关系本身——不张扬,却足够扎实。
这份扎实,源于两人从相遇之初就埋下的“创作基因”。
2019年,因电影《少年班》结缘的两人,一个是导演系学生的扮演者,一个是表演系女生的诠释者,职业属性的契合让他们天然有了共同语言。
2022年恋情疑似曝光时,外界更多将其视为娱乐圈又一对“因戏生情”的情侣,却没料到他们早已悄悄开启了“事业共生”的模式。

2023年,李鸿其导演处女作《爱是一把枪》斩获威尼斯“未来之狮”奖,领奖台上那句“感谢我的爱人紫璇”,揭开了两人相互支撑的真相——在李鸿其陷入创作低谷时,是王紫璇的鼓励让影片得以面世;而王紫璇在表演上的潜力,也在李鸿其的镜头下被彻底激发。

如果说《爱是一把枪》是两人创作默契的试金石,那么《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宝贝》便是情感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这部由李鸿其自编自导自摄、王紫璇领衔主演的影片,成功入选威尼斯影评人周展映,背后藏着无数即兴创作的火花。花絮里,李鸿其羞涩地翻出网盘里的电影素材,王紫璇以专业眼光给予肯定的画面,完美诠释了他们“战友”般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导演+演员”或“男友+女友”,而是能精准捕捉对方创作价值的灵魂伙伴。

这种在专业领域的相互认可,远比甜言蜜语更能维系长久关系。
三年恋情长跑中,他们始终保持着“低调却有迹可循”的节奏。
2022年被拍同返住所时,他们不回应不炒作,没有趁机卖惨或营销;2024年李鸿其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以结婚为前提交往”,用责任表态而非流量作秀,这种踏实感在娱乐圈尤为难得。
2025年釜山电影节红毯上,李鸿其贴心为王紫璇整理裙摆的细节被外媒捕捉。

网友对他俩“娱乐圈文艺CP天花板”的赞誉,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对颜值的认可,不如说是对这种成熟、清醒的亲密关系的集体向往。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重新定义了婚姻与事业的关系。
娱乐圈向来有“结婚即事业瓶颈”的潜规则,尤其对女演员而言,往往要在家庭与职业间艰难平衡。
但王紫璇与李鸿其用实践证明,婚姻完全可以成为事业的助推器。

李鸿其从金马奖最佳新人转型为国际获奖导演,王紫璇从《河神》里的“小神婆”成长为深度参与幕后创作的制片人,两人的成长曲线高度重合。

两人定义婚姻为“持续的共同创作”,强调“伙伴型亲密关系”,打破了传统婚恋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认知,诠释了“不依附,却互相唤醒更完整的自我”的现代爱情观。


王紫璇和李鸿其借助杂志封面秀,大大方方官宣结婚的方式,不仅终结了他们三年的隐恋长跑,更以创作伴侣的姿态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夫妻理想关系范本:爱是并肩创作的旅程,而非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