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万代与Tarsier Studios分道扬镳以后,Supermassive Games接过了《小小梦魇》的衣钵,创作出了一款与《黑相集》一样令人大失所望的系列作品。
但作为一部独立解谜游戏,单看《小小梦魇3》的制作水准,还是处在正常范畴之内的,而且这一代也像Tarsier Studios的新作《生灵重塑》一样,将二代的“假双人”做成了真正的双人模式。

因此《小小梦魇3》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Supermassive Games在“模仿”《小小梦魇》的过程中,暴露了他们与原制作组相比过于平庸的关卡设计水准。
也正是如此,只有普通作品质量的本作完全无法满足《小小梦魇》粉丝们对这一经典IP的预期,造成了过大的落差。

单人游戏变“双人成行”
作为曾经开发了《小小梦魇》前两部作品的传奇开发商,Tarsier Studios的新作《生灵重塑》一改《小小梦魇2》的单机双角色模式,为新作游戏中的两位主角都提供了玩家控制支持,将其变成了既能联机又能本地的真双人游戏。

而从万代手中接过了《小小梦魇》IP的Supermassive Games也选择了这一“创新模式”,将《小小梦魇3》变为了一款既能像《小小梦魇2》一样单人操作,也能像《双人成行》一样双人联机的合作游戏。

只不过与隔壁工作室风格十分鲜明、随时都能被粉丝拥护为真正的《小小梦魇3》的新作不同,Supermassive Games这个以互动恐怖影游见长的制作组手中的《小小梦魇3》反倒更像是一部刻意模仿《小小梦魇》操作风格、同时又在美术上没有什么进步的同人作品。

不仅如此,与《小小梦魇2》营造出的小六mono互相陪伴的“伪合作”体验不同的是,Supermassive Games所做的不仅仅只是在《小小梦魇》中加入了合作模式,而是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了对《双人成行》的刻意模仿。

可不论是与《双人成行》还是与“单人硬行”的《小小梦魇2》相比,和突然在主线中想起自己是跑酷游戏的《消逝的光芒》一样,《小小梦魇3》所谓的“合作”关卡设计,只是潦草地偶尔在游戏流程中塞入几个需要合作以及需要特定角色能力才能解决的障碍而已。

除此之外,游戏中大量的关卡内容都是不需要合作的纯赶路,如同给一款本就是单人的游戏临时塞入联机模组一样,完全没有一款合作游戏该有的双玩家之间的紧密互动感。
尤其是在搭载了AI队友的单人模式下,玩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小小梦魇3》甚至比《小小梦魇2》还像单机游戏,颇有一种带了个一键跟随宠物的割裂感。

削减到不像续作的互动演出
虽然一直以来,《黑相集》系列的剧情评价都十分低迷,但在游戏制作工艺上,Supermassive Games手下的这么多部作品的确为玩家带去了任何真人互动影游都无法望其项背的顶级互动体验。

但《小小梦魇》这样的“弱叙事”(至少是在Supermassive Games眼中)游戏显然不是他们的强项。
因为就算你从未接触过《小小梦魇》系列的前两部作品以及新作《生灵重塑》的试玩Demo,那除了风格鲜明的谜题与美术风格外,单单通过游戏的实况视频你也能立刻分辨出Tarsier Studios堪称顶级的BOSS交互与动态追逐战的紧迫感设计。

可《小小梦魇3》完全就是一款“弱交互”游戏,不仅地图又长又空且缺乏特色,使玩家的解谜体验更多花在了赶路上,对美术风格和谜题设计留不下多少印象,就连前两作为人津津乐道的BOSS潜行环节在这一作中也毫无特色,缺乏紧迫感与设计感。
总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玩万代的前传手游《极小梦魇》一样,整体体验只能算作是在玩游戏,不能算作是玩到了一款优秀的《小小梦魇》。

后记
更何况,由于前两作的故事除了部分未展开的背景设定外已经趋于完整,基本可以看做已经完结,因此采取了与前作几乎毫无关键的独立剧情独立角色、还没有针对前作留白进行展开描写的《小小梦魇3》在立项上就有些狗尾续貂之意。

因此作为一款顶着《小小梦魇》IP的续作,《小小梦魇3》虽然在游戏制作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失误与过错,但有前作珠玉在前还要利用同一IP推出续作,那平庸就是Supermassive Games在这次接盘改编中犯下最大的原罪。

优点:
1.采取了双人合作设计,实现了玩法扩展
2.设计中规中矩,挑不出优化上的错误
缺点:
1.美术设计过于平庸
2.关卡设计过于平庸
3.合作谜题设计缺乏互动感
评分: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