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媒披露,9月初美台军方官员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秘密会谈,这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双方首次接触。尽管具体内容未公开,但分析普遍认为会谈聚焦军售议题。与此同时,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2026年"国防授权法案"中,不仅以"强烈建议"的措辞要求国防部邀请台军参加环太平洋军演,更承诺将对台军事援助额度提升至10亿美元,则标志着美台军事勾连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美国对台政策正经历从"战略模糊"到"战略清晰"的危险转变。尽管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明确规定美方应逐步减少对台军售,但现实情况却是军售规模持续扩大。特朗普政府甚至要求台湾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10%,这种赤裸裸的"经济吸血"行为,暴露出美国军工复合体借台海问题牟利的本质。值得玩味的是,因不满赖清德仅将预算提至3%,特朗普曾暂停4亿美元军援并叫停防务会谈,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恰恰证明美国对台政策始终服务于自身的战略利益。
有观察者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调整暗含多重算计:一方面通过拒绝赖清德“过境”窜美的请求,以及通过叫停美台防务会谈,暂停部分军事合作,向大陆释放"缓和"信号,企图换取经贸领域让步;另一方面则借机向台湾当局施压,迫使其在半导体产业转移、军购扩增,关税谈判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妥协。这种"两面手法"充分暴露美国利用台湾问题两边渔利的真实意图。
当前,美台军事合作呈现三个危险升级:从军售转向军援,从幕后走向台前,从双边扩展到多边。特别是推动台军参与环太军演的企图,不仅公然违背中美建交原则,更是在掏空“一个中国”政策,动摇中美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这背后折射出美国对大陆高速发展的战略焦虑。当中国在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当中国海军下饺子般列装新舰、空军歼-20形成战斗力,美国发现传统的技术封锁已难以遏制中国大陆的崛起。于是,台湾这张“牌”被美国打到了极致——通过武装台湾、制造台海危机,试图消耗大陆的发展精力,维护自身的全球霸权。

对于美方承诺提供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邀请台军参加“环太军演”,“台独”势力或暗自窃喜,但赖清德当局也别高兴太早了。因为这背后有三重致命的误判。第一重误判,是高估了美国承诺的可靠性。历史上,美国从未为“台独”付出过实质代价:1979年美台“断交,撤军,废约”,2022年台海危机时美军航母后撤数千公里,这些事实都证明,美国对台政策的核心是“以台制华”,而非“保独”。当前,岛内经济持续低迷,华府却要求台湾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10%,这哪里是“支持”,分明是“吸血”,并准备吸干最后一滴血。
第二重误判,是高估法案落地的可能性。美国涉台法案的“纸面强硬”与实际执行存在巨大鸿沟。白宫可能因权衡中美关系而否决法案,特朗普暂停对台军援便是前车之鉴。美国会通过的法案中也明确指出“台湾要加强自我防卫能力”,且从未公开表示“出兵驰援”。即便是邀请台军参加联演,也只是“强烈建议”而非强制力命令。一旦台海局势升级,美国可随时重回“战略模糊”规避责任。赖清德当局若将美国的“口头支持”当作“免死金牌”,无异于与虎谋皮。
第三重误判,是低估了大陆维护主权的决心与能力。当前,大陆已形成对“台独”势力的绝对压制:军事上,解放军航母编队常态化穿越“海峡中线”,各种型号的远程火箭炮和导弹实现对台岛全域覆盖,美台炒作的“不对称防御”在绝对实力面前形同虚设;经济上,台湾对大陆贸易高度依赖,若“台独”言行引发稀土断供,被民进党当局视为“护岛神山”的台积电很快就会陷入瘫痪;民意上,反对“台独”是岛内绝对的主流,赖清德当局若执迷不悟,必将遭到民意的反噬。

更危险的是,美国战略意图已清晰显现:美军不会为"台独"流血,但却极有可能策动"代理人战争"。这意味着美国只会把台军当枪使,把“台独”势力当"炮灰",而不会真正出兵干预。事实表明,美台勾连越猖獗,统一进程就会越加速。如果赖清德当局或华盛顿政府失去理性,逾越法理和政治底线,致使“和统”可能完全丧失,大陆必然会启动《反分裂国际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完成国家的统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