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一代版本一代神”,金庸的各部作品中登场了数以百计的强大门派,他们中有源远流长的,也有昙花一现的,而有一些强大的门派之间却是王不见王的关系。
比如日月神教这个组织就十分神秘,在《笑傲江湖》中,他们是足以与正道群雄匹敌的存在,那五岳剑派、少林、武当要联合在一起方能与之一战。
那么日月神教是如何发展到这个规模的,他们是在笑傲时代才登场的组织么?
(射雕群雄剧照)
不,若以新修版的金庸小说为准的话,那金庸的各部作品其实都是处于同一个世界观里的,如此一来,那日月神教就理应早在射雕时代就要登场了,可此时的他们为何没参与任何武林纷争?
一、金庸的武侠世界观
有人说金庸小说三联版就已经相当完美了,那新修版纯属画蛇添足。
其实不然,多数人可能只看到了金庸在新修版中让王语嫣重归慕容复身边,让黄药师爱上梅超风,这些较为颠覆读者认知的设定。
然而他真正用心修改的,还有那些能够串联各部作品之间关系的细节。
就拿丐帮的传承来说,照理说“射雕三部曲”成书于《天龙八部》之前,其中不可能存在“萧峰、虚竹、段誉”这些角色。
然而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三回中却有这么一段描述:“丐帮神功‘降龙十八掌’,在北宋年间本为二十八掌,当时帮主萧峰武功盖世,却因契丹人身份遭驱除出帮,他去繁就简,将二十八掌减了十掌,成为降龙十八掌,由义弟灵鹫宫虚竹子代传,由此世代传承。到南宋末年,虽继位帮主耶律齐得岳父郭靖传授而学全。”
(萧峰、虚竹剧照)
你看,如此一来,原本那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理应由于萧峰之死而失传,不该传到洪七公、郭靖手中,金庸加上这么一段设定之后,就完全说得通了。
同时各部作品之间的关联也更为紧密了。
不过虚构的故事就是这样,解释了一个漏洞,就会因为更多的描述而多出其他的漏洞。
比如日月神教这个组织。
二、传承数百年的日月神教
日月神教是在《笑傲江湖》中才正式登场,但注意笔者的措辞,它们是在此时“登场”,而不是“建立”。
因为书中明确提到过这么一句:“数百年来,日月神教和正教诸派为仇,向来势不两立。你如固执己见,不入我教,自己内伤难愈,性命不保,固不必说,只怕你师父、师娘的华山派……嘿嘿,我要使华山派师徒尽数覆灭,华山一派从此在武林中除名,却也不是什么难事。你我今日在此相聚,大是有缘,你若听我良言相劝,便请干了此杯,万事都可商量。”
既然这个组织已经传承了数百年,那《笑傲江湖》的故事最晚不过明朝中期,往前推个几百年,也就是说他们在双雕时代也该是客观存在的。
(日月神教剧照)
既然如此,那当年的教主为何没参与华山论剑,去抢那《九阴真经》呢?
这里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是那教主有没有掠夺《九阴真经》的想法。
二是王重阳是否有必要邀请那教主前来比武论剑。
不过这两个问题都取决于一件事,那就是“当时的日月神教教主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个怎样的人?既然日月神教被称为魔教,那他自然就是魔头了,难道这事儿还存在什么变数?
答案是肯定的,谁说与正道不对付,就是魔教,是邪派?
(明教剧照)
其实《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与正道六大门派也是对立的存在,可明教还是抗元的先锋,并不是纯粹的邪派。
所以日月神教也极有可能只是与所谓的名门正派理念不合罢了。
毕竟黄钟公投靠日月神教的初衷就是为了惩奸除恶,他就说过这么一句:“黄钟公转过身来,靠墙而立,说道:‘我四兄弟身入日月神教,本意是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好好作一番事业。但任教主性子暴躁,威福自用,我四兄弟早萌退志。东方教主接任之后,宠信奸佞,锄除教中老兄弟。我四人更加心灰意懒,讨此差使,一来得以远离黑木崖,不必与人勾心斗角,二来闲居西湖,琴书遣怀。’”
从这里就不难看出,最初日月神教也是个正派组织。
所以那位教主的身份就值得玩味了。
不过金庸也不是完全没有留下线索,比如那教主专属的“吸星大法”就能告诉你那人是谁。
三、初代教主的身份
不卖关子,当初任我行提到自己那拿手绝技吸星大法时,就说过这么一句。
只道是:“我这门神功,始创者是北宋年间的‘逍遥派’,后来分为‘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两门(作者按:请参阅《天龙八部》)。修习北冥神功的是大理段氏。那位段皇爷初觉将别人毕生修习的功力吸了过来作为己用,似乎不合正道,不肯修习。后来读了逍遥派一位前辈高人的遗书,才明白了这门神功的至理。”
北冥神功如何会成为吸星大法?
无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这武功是由段誉传承下来的。
其实结合《天龙八部》的剧情也不难分析段誉的动机,他凭借深厚的内力可以活过百岁都不成问题,可他那些妃子却未必能长命。
(段誉剧照)
所以他想通过北冥神功来为妃子们续命,奈何弄巧成拙,反倒让那北冥神功变成了害人害己的吸星大法。
他虽痛彻心扉,却也有心用余生来弥补自己的过错,所以他创立日月神教,立志在武林中惩奸除恶。
如此一来,诸如“日月神教是谁创立的”“北冥神功是如何变成吸星大法的”“段誉最终的去向”“段誉的神功为何没传到一灯这一代”等问题就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说来作为段誉的孙子,一灯见了段誉自然也要跪拜,如此一来,“五绝”的形象就难免掉价,因此金庸没让日月神教在《射雕英雄传》中登场,也就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