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去酒泉看展览,那边有个破旧的太阳能板摆那里,说是去年天宫电站差点被空间碎片给崩漏了。就在那会儿,我看微博上有个老哥发了个神秘帖,配图还挺扎眼,写着"以人为本啊"。唉,一看就明白,肯定神舟二十号那边出大事了,这下整个网络都炸锅了。

你知道不,这航天工程讲究个"备胎制度",说白了就是这边天上飞一艘,底下还放着一艘随时能顶上的。这传统可早了,从90年代那次火箭事故就开始了。那天在展馆突然拉了警报,工作人员急匆匆跑出去,跟天宫那边搞应急似的,跟演戏一样有意思。要我说啊,这演习跟实战比起来,估计差得远呢。

到了文昌发射基地,我那朋友在那儿当讲解员。他说现在控制中心屏幕上三个红框闪得厉害,像是在玩扫雷游戏似的。工程师们一个个绷着脸,一个大哥说:"选哪个方案,可不光靠脑袋想,还得算钱。"这话听着土味儿,倒是有道理。有个人想着让二十号航天员坐别人的船回家,结果二十一号那仨人岂不是没路走?还别说,这主意有人觉得可行,但想想就觉得不对劲儿,万一再出事儿,人家咋逃生呢?

说到这儿,想起个事儿。前段日子在俄罗斯博物馆看到他们的联盟飞船,那碎片崩的坑跟芝麻粒大,他们愣是拖了大半年才救出来,气死个人。反观咱们,人家说神舟十二号底下备着的船三天就能发,这速度啧啧,比他们好多了。价格更是实惠,美俄的票子贵得离谱,一个人就要几个亿,咱们一整船才不到十个亿,你说划算不?虽然咱的船装货不如他们的大,但是救命这事,能活着下来就中。

科学院那边现在正琢磨给天宫装新系统,说要把那些看不见的小碎片都给防住。工程师们聊起来可得意了,说什么智能机械臂速度能提三倍,未来打算造扫垃圾机器人都花了好几亿。要问我信不信,反正我觉得这钱花得值,总比出人命强。前两天听说新飞船又加了什么防御系统,看那势头是要把天宫护得严严实实。

最近大家伙儿都在传,说未来十年这轨道维修行业会爆发式增长。别不信,那玩意儿搞好了,说不定以后还能给国际空间站修修补补呢。不过眼下最揪心的是神舟二十号那仨人,就看最后选啥方案,总之大家都捏着把汗。要是让我选,花钱也不能冒险,毕竟生命安全第一啊。

复制文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