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正在慢慢变成讨厌的自己?

昨天,因为作业的问题,我又凶了儿子一顿。“你能不能别磨磨蹭蹭的!故意的吧?”—— 这句话,分明是我小时候我妈天天跟我说的

昨天,因为作业的问题,我又凶了儿子一顿。

“你能不能别磨磨蹭蹭的!故意的吧?”

—— 这句话,分明是我小时候我妈天天跟我说的话。

当年我在日记本写着 “以后我当妈,绝对不这么凶孩子”

可如今,我怎么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我第一次对儿子发火,是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孩子背古诗,背了半小时还卡壳。我突然就火了,嗓门不自觉拔高:“这么简单的诗都背不会?你怎么这么笨?”

说完我就后悔了——我小时候背不出课文,我妈也是这么骂我的,当时我躲在房间里哭,觉得她根本不理解我有多努力。

还有一次更离谱。孩子周末想看会电视,我盯着他的作业清单说:“作文还没写,数学卷子也没改,看什么看?先把作业做完!”

话刚出口,我脑子里突然闪过初中时的画面:我想跟朋友去看电影,我妈把我的电影票撕了,说 “期中考试没进前 10,还有脸玩”。

那些我曾经觉得 “伤害人” 的话,如今我竟然原封不动地用在了孩子身上。

更可怕的是,我当时竟然没觉得有问题,因为“我是为你好”。

我妈有时看我教训孩子,还笑着说:“你现在比我当年还凶。”

后来我跟闺蜜聊起这事,她也说自己有同样的困扰。

她小时候最讨厌她妈 “翻她书包”,觉得一点隐私都没有。可上个月,她看到孩子书包里有张漫画卡片,下意识就问 “这是谁给你的?为什么不跟我说?” 孩子反问她 “妈妈,你为什么翻我书包”,她才猛然醒悟:自己竟然做了当年最反感的事。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是因为 “坏”,而是因为 “习惯”。

小时候父母怎么对我们,我们就会不自觉地学过来。这些教育方式就像 “默认设置”,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等自己当父母了,就会自动跳出来。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太怕 “孩子走弯路”。我怕孩子背不出古诗影响成绩,怕他玩太久耽误学习,就像当年我爸妈怕我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学校一样。

我们把自己的焦虑,变成了对孩子的 “严格要求”,却忘了当年自己有多反感这种 “严格”。

我记得有次孩子跟我说:“妈妈,你比我们老师还凶。” 我问他 “那你喜欢老师还是喜欢妈妈”,他小声说 “喜欢老师,因为老师说话比较温柔”。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突然不明白:孩子心中那个温柔的妈妈是什么时候变了呢?

于是,我刻意收敛了自己的脾气,就算再生气也控制住不要用太过激的言辞。

我现在有个小习惯:每次想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先深呼吸 3 秒,在心里问自己 “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想”。

有次孩子把牛奶洒在了衣服上,我刚想发火,突然想起小时候我把墨水洒在校服上,我妈没骂我,而是马上帮我洗干净。

我深吸一口气,蹲下来对孩子说:“没关系,我们先把衣服换下来,等下妈妈帮你洗。” 孩子愣住了,然后小声说 “谢谢妈妈”。那一刻,我觉得比骂他一顿舒服多了。

还有就是 “多回忆自己的感受”。每次我想催孩子写作业,就想想当年我被催的时候有多烦躁;每次我想阻止他玩,就想想当年我被阻止的时候有多委屈。把自己的感受 “代入” 到孩子身上,就不容易说出伤人的话。

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妈妈,我们不是 “故意要变成讨厌的人”,是我们都在 “学着当父母”,只是过程中,不小心复制了上一辈的方式。

最后我想说:改变从来都不晚。

现在我辅导孩子作业时偶尔还是会鸡飞狗跳,但我事后会跟孩子道歉:“妈妈刚才不该凶你,对不起。”然后我们再互相拥抱下。孩子每次都会说 “妈妈没关系,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其实我们不用追求 “完美父母”,也不用怕 “偶尔犯错”。重要的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在重复 “讨厌的方式” 时,愿意停下来、改一改。

毕竟,我们当年讨厌的不是 “父母”,而是 “不好的教育方式”。如今我们当父母,要做的不是 “避免像父母”,而是 “避免像父母那样伤害孩子”。

最后,愿每一个宝贝都健康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