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易经》中64卦的排序蕴含着哪些人生智慧

我们中国人做学问,如果做到被人家认为是经,那大概就定下来了,什么叫做“经”。就是经常要使用的一些准则,不可以改变的,也就

我们中国人做学问,如果做到被人家认为是经,那大概就定下来了,什么叫做“经”。

就是经常要使用的一些准则,不可以改变的,也就是《易经 》里面所讲的不易的部分,我们可以把“经”拿来发挥,拿来发扬,但是不要随便动脑筋要去改它。

有经才会有变,所以叫做持经达变。《易经》它是把宇宙、自然、人生的道理通通把它条列出来,一共分成64种不同的情况。

孔子看到这本《易经》,他肃然起敬,他为了让大家更能够深入去了解,所以就写了十篇的传,就是用来解释经的,而不是去改变经的。

我们有一句话,大家最好放在脑海里面:人类没有更改自然定律的权利,也没有改变自然的资格。我们只能顺着它,好好的去把它发挥出来,把它运用的很合理。

所以十篇的传都来解释这一部不可以改变的经。其中有一篇叫做《序卦传》,它告诉我们,为什么这64卦它是这样排列的。

当然,你可以试着去做不同的排列,可是他这么排下来,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而且沿用了这么多年,这个值得我们去了解是什么原因。

序卦,序卦就是卦的排序,这个排序就表示一个卦,一个卦之间,它有它的内在的关系,这个关系很值得我们玩味,因为他跟我们整个的宇宙人生的这种历程几乎是完全吻合的。

乾卦 坤卦

我们现在来看《序卦传》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天就是乾卦纯阳,地就是坤卦纯阴,天地是万物的母亲。

我们为什么要谢天谢地?为什么结婚的时候一定要先拜天地?就是因为整个的根源都是从天地发生出来的。

天生万物,就表示说地长万物,这个观念非常重要。西方人他是分开的,他讲天就讲天,他讲地就讲地。

中国人不是,因为易经它是合的,没有天地有什么用?没有地天又有什么用。

所以天地一定是配合的,有了天地,然后万物才会一个一个生出来,而且要持续不断的,叫做生生不息。

        下面我们看到《序卦传》接着讲:“盈(充满)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充满了天地之间的到底是什么。

就是物,物是什么意思?凡是存在的所有的东西,都叫物。

所以,人也是物,你不要说人不是物,人怎么不是物?人是极力的要跟其他的物种拉开关系,拉开距离。但是,你毕竟还是万物里面的一种,这个就叫做屯卦。

屯卦 蒙卦

《序卦传》讲:“故受之于屯”。屯是什么意思?就是它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就是万物,我们现在再回头看,怎么去产生万物。

西方人到现在还在争论不休,一个叫做创造论,一个叫做演化论,到底万物是上帝创造的,还是逐渐一步一步演化出来的?我想现在的人类应该很清楚,好像都不是。

为什么?因为它是既创生又演化,你看不断的产生,这不太可能,可是你创生之后,它一定会演化。

你看牛羊,兔子,蚕宝宝等这些刚刚从母体里面脱胎而出的时候,他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办的,不知道那就叫“蒙”。

慢慢的去练习,他才能够把他的本领恢复出来,这个就叫做启蒙,所以启蒙不是教他东西,而是让他把潜能启发出来。

现代人都很注重启蒙教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彻底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甚至在怀孕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对孩子们的启蒙教育。

但是尽管家长们费尽心力的教育孩子,这些宝贝们仍旧是问题百出,甚至还出现了很多由于教育过度而产生了过激行为。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卸下压力,返璞归真,让孩子们顺其自然,肆无忌惮的自由成长呢?而古老的《易经》又会教给我们怎样的育儿方法呢?

需卦 讼卦

“需者,饮食之道也”。这句话写的很对,但是常常引起很多误解,以为说我就是给他吃,我就给他喝,然后他的需要就完成了,其实不是。

他这里讲的饮食之道,那个道很重要。你看,现在很多人到了20几岁,你看他拿筷子,他是不会拿的。

为什么?你没教他嘛,他怎么会呢?他从小这样乱拿,你就认为,哎,这无所谓,然后他就一直一辈子都是。

筷子都拿错了人家看了是会笑话的,可是他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告诉他。因此呢,饮食后面加上一个道,就是饮食的道理。

从外形到里面,你都要能够把它调整的很合理,而不是说给他吃,给他穿,给他用,不是这样。

因为什么?因为下面就告诉我们“饮食必有讼”,为什么吃饭会打起架来?为什么喝酒喝到最后,你看闹事的最多,就是因为每个人的需要是不一样的。

同时,需要是无穷尽的,可是我们所能供应他的物资是有限的。现在没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的资源它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我们人类要过美国的那种生活的话,那么我们需要五个地球的资源才能够供应,但是我们现实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所以我们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不符合饮食之道所引起的一些讼,讼就是争讼,打官司,彼此在那边兵戎相见。

讼到最后会师,所以《序卦传》说:“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就会把一群跟你志同道合的人就会集合起来。

那么相反的也集合起来,两边就对垒,然后就开始战争。一想到师,大家心里就很紧张。一想到比,大家心里就很愉快。

师卦 比卦

比是什么?比就是比来比去,这边的比较好,我就往这边走。可是现在大家都说这边对我比较有利,所以我就往这边去,趋之若鹜,就是把比搞错了。

比是比道德的,现在不是,现在都是比利害关系的。比了以后,人类就开始有点小积蓄,所以叫小蓄卦。

小蓄卦 履卦

“物蓄然后有礼”,人人都有了积蓄,就有所有权的概念,慢慢就有公跟私的不同。

因此呢,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大家要有个制度,我们要讲理,不要抢来抢去,否则的话,辛辛苦苦最后都泡汤了。

所以,“故受之以履”,履就是履行的意思,这个就叫做履卦,你既然跟他有合约,你跟他签了合同了,你既然口头承诺了,你就照你的承诺去履行。

“履而泰,然后安”,你看你去履行,你一路走很顺当,大家对你都很欢迎,也没有人会看到你不顺眼,要抢你,要跟你斗,那你就很安,安就平安。

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讲平安就是福,因为你不平安,你有再多东西有什么用呢?你不平安,你有再多的钱,你就更紧张。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喜欢三阳开泰,“泰者通也”,泰,你就什么事情都很通,气也通了,东西也通了,然后你想做事情也通了。

讲道理也通了,最难的就是讲道理能够通,那最难得。因为公说公有你,婆说婆有地方,你怎么能通呢?泰了,才能通。

但是,《序卦传》又说“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这句话为什么呢?上天有好生之德。

为什么他不能让我们就大家都讲道理,都讲的很通畅,为什么?因为那样子,人是学不到东西的,一辈子没有吃过苦的人是白活一辈子的。

你一直泰,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困难了,那你碰到小困难,你就没有办法去解决了,那你还能活多久呢。所以物不可以终通,因此就受之于否,否跟泰,它是同时存在的。

评论列表

用户94xxx40
用户94xxx40 2
2023-07-09 14:16
我是光看了个标题没看内容的,但就仅仅标题我觉得这文章就不值得看了,与《易》背道而驰,根本就没动懂易经,发出来就是误人子弟
叶子
叶子 1
2023-06-30 19:47
你们这群恶毒呸替死鬼都已经被诅咒成替死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