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妈
我们总是教孩子“要听话、要老实,别跟人吵架、别惹事”?觉得这样孩子能少走弯路、少受欺负。

可你知道吗?太老实的孩子,长大后反而容易吃亏——别人让他帮忙,他不懂拒绝,自己的事都顾不上;遇到选择,他没主见,总跟着别人走,错过自己想要的;有机会摆在面前,他不敢争取,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身边好多家长后悔“当初把孩子教得太老实”,看着孩子受委屈、吃闷亏,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咱们别再一味让孩子“老实听话”,得教他懂拒绝、有主见、敢争取,这样长大后才不容易吃亏。
1、太老实的孩子不懂拒绝,别人让帮忙就答应,容易被过度索取
乐乐从小就特别老实,爸妈总教他“要乐于助人,别小气”。
上学后,同学总让他帮忙写作业、借他的文具不还,甚至让他帮忙打扫卫生,乐乐从来不敢拒绝。
有次乐乐的新钢笔被同学借走,同学弄丢了也没道歉,乐乐也不敢要赔偿,只是自己偷偷难过。乐乐妈看着儿子受委屈,特别后悔:“早知道不总教他‘要老实、别拒绝’了,现在他连自己的权益都不敢维护。”
太老实的孩子,不是“善良”,是不懂“保护自己”。别人让帮忙,他总觉得“拒绝会得罪人”,就算自己没时间、不愿意,也硬着头皮答应,最后自己的事被耽误,还落不下好。

咱们教孩子“乐于助人”没错,但更要教他“懂拒绝”——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没做完时,可以说‘我现在没空,你先自己试试’”“别人借东西不还、弄坏了,要勇敢说‘你得还我/赔我’”。别让孩子因为“老实”被过度索取,学会拒绝,才能保护好自己,不委屈自己。
2、太老实的孩子没主见,别人说啥就信啥,容易随波逐流
小远从小就被教“要听大人的话、听同学的话,别自己瞎琢磨”,慢慢变得特别没主见。
上初中时,小远本来喜欢画画,想报学校的美术兴趣班,可同学说“学美术没前途,不如报篮球班,能跟大家一起玩”,小远就改报了篮球班,结果每次打篮球都跟不上,还总被同学嘲笑“你根本不会打,报这儿干嘛”。
后来选中考志愿,小远想报离家近的重点高中,可爸妈说“隔壁家孩子报了外地的师范学校,以后当老师稳定,你也报这个”,小远又听话报了师范学校,入学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师范专业,每天都过得不开心。小远妈看着儿子没精打采的样子,后悔地说 “当初不该总让他听别人的,现在他连自己喜欢啥、想要啥都不知道了”。

太老实的孩子,不是“听话”,是没“自己的想法”。别人说“这个好”,他就觉得“好”;别人说“那个不好”,他就觉得“不好”,从来不敢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后选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日子过得委屈又迷茫。
咱们教孩子“听劝”没错,但更要教他“有主见”——平时让孩子自己选“今天穿什么衣服、周末去哪玩”,告诉他“别人的意见可以参考,但最终要选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别让孩子因为“老实”随波逐流,有自己的想法,才能选对自己的路,不后悔。
3、太老实的孩子不敢争取,有机会也不敢说,容易错失机会
朵朵从小就被教“别争、别抢,做人要低调”,性格特别老实。
上大学时,学校有个去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名额有限,需要自己主动报名、演讲争取。朵朵的成绩和英语都符合要求,老师也鼓励她报名,可朵朵觉得“我肯定比不过别人,万一没选上,别人会笑话我”,最终没报名。后来看到选上的同学分享国外的学习经历,朵朵特别后悔“其实我也想去,可我就是不敢报名争取。”
参加工作后,公司有个晋升机会,领导觉得朵朵工作认真,暗示她可以主动申请,可朵朵又不敢争取,觉得“我没经验,肯定不行”,最后机会被比她晚入职、但敢争取的同事抢走了。朵朵跟妈妈说“我总觉得自己不行,不敢争取,好多机会都错过了”,妈妈听了特别心疼。

太老实的孩子,不是“低调”,是没“争取的勇气”。有机会摆在面前,他总觉得“我不行、我会失败”,不敢主动争取,就算自己有能力,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被别人抢走,事后又后悔。
咱们教孩子“别争强好胜”没错,但更要教他“敢争取”——平时鼓励孩子“课堂上有问题就举手问”“有想要的奖品就努力去争取”,告诉他“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至少试过了,不后悔”。别让孩子因为“老实”错失机会,敢争取,才能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不留下遗憾。
写在最后
别再一味把孩子教得“老实听话”,“老实”不是缺点,但“太老实”会让孩子不懂拒绝、没主见、不敢争取,长大后容易吃大亏。

咱们要教孩子“善良有底线”——乐于助人,但懂拒绝;听人劝,但有主见;低调做人,但敢争取,慢慢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底气,长大后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不轻易吃亏。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