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宪宗景陵西南约3公里处的田野之中,曾经修建有气势恢宏的下宫,乃供奉帝王日常起居的场所。如今,这里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块保存完好的《大宋新修唐宪宗庙碑铭》——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赵匡胤在这里重建唐宪宗庙,在庙内竖立《大宋新修唐宪宗庙碑铭》,主要讲述唐宪宗李纯平服藩镇、一统天下的丰功伟业。石碑用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碑额装饰六螭首,碑座为长方形趺,碑身收分,下大上小。高约4米,宽约1.5米,厚约0.5米。


在石碑背面刻着一段话:“渤海苏甫,江夏道一,同观唐陵,时崇宁年”。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渤海人苏甫和江夏人道一游览唐景陵,在这里留下“到此一游”的题记。
2010年4月,考古工作者对景陵下宫遗址进行发掘,发现唐代的长方形大殿基址和上方建造的宋代宪宗庙基址,出土大量筒瓦、板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以及铜钱和瓷碗等日常生活用品。
当年,赵匡胤还重建昭陵唐太宗庙、泰陵唐玄宗庙、贞陵唐宣宗庙。现在,建筑均毁,石碑犹存,共同追忆着大唐王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和中兴”“大中之治”四个兴盛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