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单纯靶向或成过去时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肺癌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到靶向治疗的崛起,每一次突破都为患者带来了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肺癌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到靶向治疗的崛起,每一次突破都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最近,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orld Conference of Lung Cancer, WCLC)圆满落幕。

在肺癌治疗进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这个汇聚全世界肺癌诊疗最新数据的大会,又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和意外呢?

接下来,我会以系列文章的方式,陆续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我看来,今年的WCLC上首当其冲闪亮登场的,应该就是FLAURA2总生存数据的成熟了。

靶向治疗的崛起与困境

在讲FLAURA2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肺癌靶向治疗的进展。

2009年,肺癌靶向治疗迎来了它的元年。

那一年,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在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中,实现了近10个月的不进展生存时间,从而叩开了靶向治疗肺癌的大门。

在随后的9年中,靶向药物不断更新迭代。

2018年,奥希替尼携FLAURA研究强势登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更加卓越的疗效,将吉非替尼拉下神坛。

自此,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三代靶向药粉墨登场,成为携带EGFR敏感突变晚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模式。

然而,在三代靶向药之后,尽管C797S的突变率很高,四代靶向药的开发却困难重重,似乎陷入了困境。

FLAURA2研究的曙光与争议

就在靶向治疗的发展变得迟滞之时,2023年,以靶向联合化疗为代表的FLAURA2研究再次登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让我们看到靶向联合治疗令人欣喜的可能性。

该研究显示,靶向联合化疗有望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这一发现无疑让众多肺癌患者和医生看到了一线曙光。

然而,任何新的治疗模式都不会一帆风顺,FLAURA2研究在临床中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有人对这种激进的治疗方式表示质疑,认为它只是提前挪用了后线化疗的治疗获益,并不能真正转化为总生存时间的延长。

这种质疑的声音,也使得FLAURA2研究的前景一度变得扑朔迷离。

FLAURA2总生存数据的披露

但是,伴随着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的结束,这样的言论似乎应该终止了。

在今年的WCLC上,FLAURA2的总生存数据终于成熟并公之于众。

它告诉我们,联合治疗依然有效。它不仅可以延长不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也依然能获益。

数据显示,针对携带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单纯靶向治疗的疾病控制时间为16.7个月,总生存时间为37.6个月。

这一数据与FLAURA研究的结果高度一致(FLAURA研究的疾病控制时间为18.9个月,总生存时间为38.6个月)。

然而,当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后,疾病控制时间可延长至25.5个月,总生存时间可延长至47.5个月,约延长了10个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一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也让那些质疑FLAURA2研究的声音日渐式微。

联合治疗:肺癌诊疗的新趋势

基于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的最新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联合治疗正在成为肺癌诊疗的新趋势。

在过去,肺癌的治疗手段相对单一,只有手术、放疗和化疗。不同科室之间通常是单打独斗,缺乏协同作战的能力:外科医生专注于手术,内科医生负责化疗,放疗科医生则只管实施放疗,大家各自为政,手段与手段之间高度分割。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手里的牌面越来越多,可以用于肺癌治疗的武器库也越来越丰富。

在这样的背景下,治疗手段之间的协同作战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今,联合治疗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它要求医生们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学会排兵布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最佳的治疗组合,以实现最好的治疗效果。

这种治疗理念的转变,标志着肺癌诊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写在最后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的落幕,不仅为我们带来了FLAURA2总生存数据这一重磅消息,更为肺癌治疗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在肺癌诊疗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在见证肺癌诊疗的跃迁。

而FLAURA2总生存数据的揭晓,无疑是这个跃迁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它告诉我们,从现在开始,联合治疗将成为肺癌诊疗的主旋律。

因此,我们的治疗理念,应该要比过去更加灵活多变。

我们需要看懂趋势,了解逻辑,明白数据之间的底层差异,而不能只把总生存数据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或者只关注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和指南推荐。

我们的知识应该比过去更加深入、更加具体、更加垂直、也更加深刻。

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和突破,能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同时,也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多地了解肺癌治疗的新趋势,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对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