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以妈祖信仰为纽带 开辟两岸深入融合新路径

来源:台海网 在闽台文旅融合发展论坛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吉发表主题演讲。 台海网11月6日讯(海峡导报

来源:台海网

在闽台文旅融合发展论坛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吉发表主题演讲。

台海网11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阮丽张 梁静 通讯员 蔡佳豪)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举行,该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本届论坛以“命运与共·和合共生”为主题,举行了“妈祖号”海洋卫星命名仪式,发布了《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25)》等,宣读了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湄洲宣言。

本届论坛首次设立11个海内外分会场,遍及亚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五大洲。其中,第十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分论坛——闽台文旅融合发展论坛于11月1日在莆田市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吉围绕妈祖文化的当代价值与闽台文旅融合路径发表主题演讲,提出以妈祖文化为核心,从精神纽带、资源整合、产业合作三方面推动两岸深度融合。

每年数十万信众跨海谒祖

妈祖信仰持续强化两岸身份认同

陈吉在演讲中指出,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是连接两岸、沟通世界的关键桥梁。其以“立德、行善、大爱”为核心的价值追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本质相契合,相关信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超越地域种族的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纽带。同时,作为中华海洋文明的代表,妈祖文化蕴含的“敬畏海洋、善待海洋”伦理观,为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海峡两岸是全球妈祖信众最集中的区域。据介绍,台湾超3000座妈祖宫庙多从福建湄洲祖庙分灵,每年数十万台湾信众跨海谒祖。“天下妈祖回娘家”等活动在官方交流受限时期,始终是两岸民间往来的活跃桥梁,持续强化着“两岸同根同源”的身份认同。

在推动闽台文旅融合的具体路径上,陈吉认为需先从妈祖文化的三大核心内涵中挖掘支撑力。从历史维度看,妈祖信仰起源于北宋莆田湄洲岛,明清时期传入台湾,岛内现有1600多万信众,占其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两岸同步举行的妈祖诞辰巡安、进香活动,为开发朝圣游、文化体验游提供了人文基础;就海洋文化而言,妈祖精神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可推动两岸合作开发海洋生态旅游;基于2009年“妈祖信俗”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遗的背景,结合中央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政策,闽台还可联合开展非遗保护,拓展国际文旅市场。

两岸互补放大“妈祖IP”效应

文化产业生态三维融合开辟新路径

针对闽台两地妈祖文化资源优势,陈吉提出通过融合互补放大“妈祖IP”效应。福建作为妈祖文化发源地,莆田湄洲岛拥有祖地核心价值,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两岸共同弘扬妈祖文化的政策,福建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并把产业化发展作为一个创新模式与路径。这种产业优势起点高,正在开始形成集约效应;台湾则凭借有着1600多万信众的庞大市场、宫庙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以及作为妈祖文化向海外传播枢纽的国际影响力,形成独特优势。

基于此,陈吉从文化、产业、生态三个维度提出融合新路径。文化交流方面,升级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等活动为两岸共办机制,将泉台青年妈祖文化周“徒步巡礼”延伸到海峡两岸,新增青年交流活动,开发妈祖福文化文创产品;产业合作上,运用XR、裸眼3D技术创作两岸版妈祖演艺作品,开发“妈祖文化+”跨界产品,设计跨省朝圣线路并开通“妈祖号”专船;生态共建领域,闽台沿海共同打造“妈祖海洋生态公园”,共同发布《海洋文化蓝皮书》,建立两岸妈祖文化研学机制等。

陈吉表示,当前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已跻身全国5A景区品牌传播力百强,台湾信众朝圣热潮持续升温,闽台文旅融合前景广阔。他倡议,未来以妈祖“大爱和平”精神为指引,让文化纽带更坚韧,合作之路更宽广。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