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总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4亿。在行政区划方面,印度全国分为27个邦、5个中央直辖区和1个国家首都区。这一个国家首都区就是德里国家首都区,包括旧德里和新德里。旧德里和新德里实际上是一座城市,可以比作一座城市的旧城和新城,新旧德里隔着一座德里门,实际上已经连为一体。
新德里位于印度西北部,靠近三个国家的边境,北部是中国,东部是尼泊尔,西部是巴基斯坦。印度首都新德里靠近三个国家边境,那么印度为何定都在这里呢?

第一,历史因素。在印度历史上,德里有着很高的地位。早在公元前1400年,德里已经建城,取名为“因陀罗普拉斯特”。公元前1世纪,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贾·德里在这里建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此后德里先后成为印度七个王国的首都。
1648年,印度莫卧儿王朝的沙贾汗把首都从阿格拉迁到了德里,此后在莫卧儿王朝的建设下,德里成为了印度最大城市,留下了很多古迹。但到了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侵入印度,英国人在孟加拉登陆,逐渐整合印度各个土邦,完全控制了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也被英国人控制,成为了英国的傀儡。

英国将自己的殖民中心设置在了沿海的加尔各答,这是因为英国人是外来者,从海上而来,将首都设置在沿海地区,有利于加强保护,也有利于掠夺印度资源,对外运输。
1857年,印度爆发了反抗英国统治的大起义。英国镇压印度起义后,废除了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此后印度由英国直接管理,成为了英国直辖殖民地,莫卧儿皇帝失去了利用价值,被英国废黜,莫卧儿帝国正式灭亡。
英属印度建立后,英国国王兼任印度皇帝,设立了印度总督管辖印度事务,首都仍然设立在加尔各答。直到1911年,随着印度独立意识高涨,英国为了安抚印度人,决定将首都迁回德里,以便加强印度人对英属印度的认同。

但由于德里长期失去首都职能,已经荒废。英国决定在德里旁边建设一座新城,取名为新德里。这座新城直到1931年才完工,是英国完全按照印度文化规划建设的城市。此后德里再度成为了印度的中心城市,旧德里拥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新德里则是印度现代化的象征。1947年印度独立后,由于德里历史地位重要,首都职能完善,印度选择继续在这里定都。
第二,天子守国门。天子守国门意思就是将政治中心和军事前哨整合。作为印度首都,新德里是政治中心,再加上新德里位于印度西北部,印度又将其当成了军事前哨。印度这个国家地理环境优越,古代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地区。

印度北部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到达那加丘陵,若开山脉,南部深入印度洋。在航海不发达的时代,海洋就是天然屏障。而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东西跨度达到了2400多公里,印度东部的那加丘陵,若开山脉,降水丰富,植被茂盛。这些山地都是印度的地理屏障。

只有印度西北部是外界进入印度的地理通道,历史上外敌侵入印度,都是从西北部而来。比如灭掉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就是从西北部的山口侵入印度。雅利安人灭掉古印度文明之后,开创种姓制度,直到现在仍然影响着印度。此外还有突厥人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布尔,也是从中亚,经过印度西北部的山口侵入印度,建立了印度历史上著名的莫卧儿帝国。

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两国独立后,因克什米尔问题大打出手。1949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划定了停火线,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五分之三的土地,四分之三的人口。巴基斯坦只得到克什米尔五分之二的土地,四分之一的人口。两国停火后,仍然在克什米尔对峙,而克什米尔也位于印度西北方向。
因此对于印度来说,西北部就是印度的国门,如果这里守不住,印度其他地区也很难守得住。因此印度在新德里定都,也有着天子守国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