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这里是属于我们的隐士部落创客江湖。
众所周知,自隋朝以来,开科取士蔚然成风,打破了先秦百代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给了无数庶族翻身改命的机会,甚至还可以在朝堂之上与士族门阀平分秋色,分庭抗礼。
在古代,科举考试被视为是皇帝牢笼志士、笼络人心的绝佳机会。
在电视剧《庆余年》里面,范闲得到庆帝授权,主持调查科场舞弊案,在电视剧《掌心》里面,叶平安也被女皇武则天授牌掌心使,发现了科举考试中隐藏的秘密。
这些做法,获得了庶族士子的认可,也维护了皇帝的权威,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2025年7月初,某地级市市直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笔试,也发生了一点儿意外插曲:
“高中英语”科目“语言运用第二节”(第56-65题)出现印刷错误,经市人社局机关纪委调查核实,系异地人事考试部门命题审核及印刷环节失误所致。
该市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不遮不掩,及时回复公众的关切:
参照其它各地对该类事件的处置方式,经逐一征求考生意见,现决定对该科目第56—65题统一赋满分10分,成绩计入笔试总分。
我们对此次考试给所有考生造成的困扰深表歉意!
同时,我们将深刻检讨,进一步完善全流程考务管理,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并启动追责问责程序。
作为吃瓜群众,如果我们从隐士部落的视角,一分为二来看的话,可以发现更多细节:
一方面,事件发生后,市人社局机关纪委第一时间便介入调查核实,防止徇私舞弊行为。
这也是大家最在意的地方,得出的结论非常清晰明确,是异地人事考试部门命题审核及印刷环节失误所致。
凡是参加过编制考试的同学都知道,笔试试卷、面试题本都是在开考之时才会打开。
特别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公务员考试,一旦发生了徇私舞弊行为,不但会被计入考生诚信档案,还会面临刑事责任追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会遭遇牢狱之灾。
另一方面,当地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民主民意。
事件发生后,当地参照其它各地对该类事件的处置方式,经逐一征求考生意见,做出了上述处理决定。
注意,是逐一征求考生意见,意味着考务工作人员需要按照考生名单,每一个考生都要取得联系,征询考生对这件事情的处理建议。
主动扯下遮羞布,敢于揭短亮丑,主动进入公众视线范围,确保了每一位考生都享有充分知情权,从而保障考试成绩的合法有效。
毕竟,一场大型考试的考务活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相当大,有些考试还免收考试报名费,工作人员在周末加班加点,着实不容易,推倒重来并非上策。
最后,当地的态度非常真诚友善,不但对此次考试给所有考生造成的困扰深表歉意,还深刻检讨,同时启动了追责问责程序。
这样的做法,就是商鞅徙木立信之举,在考场之外,在无声处,再次赢得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