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

本书是一部透过地理,再看中国历史,真正读懂历史的真实面貌和发展逻辑的大众学术佳作。
中国历史记载丰富,文献浩如烟海,作者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使用从《禹贡》《史记》《汉书》等整理出来的关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变迁等自然地理要素信息,参照现代地理科学研究成果,从长时段观察分析地理环境与历史演进之间的关系,揭示隐藏其中的历史—地理规律,既有辽阔的地理空间感,又有宏大的历史厚重感。
作者提出,地理环境不仅和历史进程相互影响,而且是历史进程的“终极操纵者”,决定着历史走向与重大历史事件的书写和演绎,如王朝的兴衰更替、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民族生存空间的拓展变化、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战略通道与军事要塞的形成与演变。正是在自身独特的历史与地理互动中,今日中国才成为一个历史悠久、变迁复杂、疆域辽阔、文化深厚的巨型国家。
02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

《中国历史地理纲要》是史念海先生历史地理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本书明确划分了历史地理学与传统沿革地理学的区别和联系,对历史地理学所包含的分支领域做了全面论述,从事实上奠定了历史地理学的总体研究框架,是我国第一部历史地理学通论,建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03
《透过地理看历史》

《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是一本以地理为视角,以将各大文明联结一体的大航海时代为切入点,解读世界历史的通俗读物。本书以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欧洲人航海线路的开拓为行文脉络,通过地形图和航海图,对航线经由地区的地理、气候、季风、洋流作了简练介绍,对它们和航线走向及人类历史进程的关系作了得当分析。
本书也梳理了大航海时代的推动者与波及者的文明形态,分析了各个文明的特性及其背后的地理因素,解读了面对外来文明冲击时,各个文明所做的不同选择,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命运。颠覆了一些习以为常的社会发展认知,为理解人类历史提供了独特视角。
04
《大地中国》

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 讲给大家的历史地理通识
历史、地理爱好者必读入门书
二十六个专题,以时间为纵轴、地理空间为横轴,涵盖中国历史地理的核心问题。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理解诸多历史大事件的节点、走向和结果,掌握历史与文明发展的动力与脉络。
💡权威 北大博雅教授、国家精品课主讲人韩茂莉40年研究梳理
💡好读 从历史故事入手,解读复杂的历史地理知识
💡体系 覆盖7个版块: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人文地理、城市地理
💡新知 26个专题,每个专题都让你对脚下的土地有新认识、新发现
💡视角 打破学科边界,融合多领域知识,建立看世界的新视角
💡直观 全彩地图随文编绘,地理变化、地缘关系一目了然
“中国”一词从何而来?
中华文明为什么诞生于中原大地?
为什么说关中地区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地理基础?
历史上,黄河下游源何发生多次重大改道?
为什么山东山西之间没有山脉相隔,却以山命名?
历史与地理密不可分,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写给大家的历史地理通识,二十六个专题,贯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东西,涵盖了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问题。
侯仁之先生说,历史地理是“昨天、前天的地理”,本书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入地理空间, 依循山河地理,讲述历史上的那些事,城市、农田、牧场、道路、关隘、江河、集市、寺庙,每个题目都是大地上的一块耀斑,虽然不能涵盖大地,却有着地理的魅力。
05
《谁在世界中心》

放眼世界,博弈是永恒的主题,但每个时代的大国博弈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天涯论坛国际观察代表人物温骏轩历时8年,以地理环境为切入点,以地图为工具,从地缘视角探讨了中国崛起路线。在地域上,他形象生动地解析了欧洲、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区域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关系;从时间上 ,他回顾了世界的历史,探讨了文明兴衰、民族兴亡的规律,为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大国格局和未来国际趋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