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纸不语
县域作为我国行政体系的基础单元,部分经济基础薄弱、传统产业转型乏力的弱县,长期受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制约,面临发展动能不足的困境。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代表,为这类县域提供了突破路径。据赛迪顾问测算,2025年国内低空经济规模将达5000亿元级别,县域贡献占比预计接近四成。圆象科技指出,与超大城市因空域管控严格而发展受限不同,那些没有机场、远离区域枢纽的县域,反而因低空空域广阔获得了独特优势。
从浙江文成县,到湖北竹山县,再到山西中阳县,一批经济弱县正依托低空经济重塑发展格局。它们避开传统产业竞争红海,立足自身空域、地形、文旅等独特资源,从智慧农耕、货品速递、低空体验等场景切入,将曾经的发展短板转化为差异化产业优势,不仅弱化了“城市虹吸”效应,更探索出县域经济逆袭的新范式,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低空经济正在重塑县域经济版图。图源:《瞭望东方周刊》
文成竹山凭95%适飞区降本增效
在经济弱县的发展困境中,“缺工业、交通差”是部分山区县域的共性难题,但这类县域往往拥有大城市稀缺的洁净空域与多样地形。凭借这一差异化资源,浙江文成县、湖北竹山县等县域在低空经济赛道上找到突破口,实现“弯道超车”。
浙江文成县坐落于浙南山区、温州西南侧飞云江流域,山地地形制约陆路交通发展,2024年GDP刚突破130亿元,属于典型的经济弱县。但当地真高120米以下超九成五空域为适飞区域,限制少且气候稳定,空气优良率长期超99%,能见度佳,山河湖丘崖谷交织的地貌,既为低空场景提供多元载体,又适合飞行器测试。
2024年低空经济热潮兴起后,文成快速组建专项工作小组,确定“依托空域与地形优势、从下游应用切入”的路径,重点打造无人机试飞基地与低空文旅场景。通过与亿航智能合作引入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开展“低空游文成”项目,在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布局起降场,设计空中观瀑、山地观光线路,累计服务游客超3万人次,相关项目入选《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典型案例。
同时,文成推进浙南最大eVTOL中心建设,计划承担飞行监控、气象管理及无人机6S店功能,逐步从场景应用向研发测试延伸,带动就业与消费增长。
《瞭望东方周刊》指出,低空经济产业联动效应强,既培育新型业态,也带动传统行业发展。如“低空游文成”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长,拉动餐饮、住宿、特产销售需求;无人机用于农林作业可减少投入、提升农产品产量品质。

低空经济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效应。图源:交通旅游导报
湖北竹山县同样地处山区,交通闭塞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2023年,村级物流面临“油费比运费贵3倍”的困境。但该县抓住通用机场建设机遇,创新提出“通用机场+”战略,以机场为核心整合物流、文旅、应急救援资源,吸引多家无人机龙头企业入驻,构建起研发、制造、运营全产业链。自2024年1月机场试飞以来,竹山已实现3096架次飞行,累计时长近10万分钟;官渡镇开通7条无人机物流航线覆盖68个自然村,村级驿站日均发货量增长45%,物流成本降低六成,实现“海鲜进深山”。
依托年均280天适飞日、10公里以上能见度的优势,竹山还引入国家造型跳伞队训练,推出2799元双人跳伞体验,预约排至3个月后,同时申办2025年全国跳伞锦标赛,布局滑翔伞等航空运动。麻家渡镇2.35亿元临空产业园与2.8亿元低空物流产业园建成后,7家航司入驻开展12类业务,2025年计划开通短途客运航线,建成“1小时鄂西空中交通圈”,让山城逐步蜕变为低空经济标杆。
中阳镇宁“低空+”替代传统模式
与山区县域不同,部分经济弱县曾依托单一资源或传统产业形成发展路径,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与政策调整,转型压力日益凸显。在这类县域的破局探索中,低空经济成为破解路径依赖、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抓手,其中山西中阳县与贵州镇宁自治县的实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山西中阳县曾是“一煤独大、一钢独强”的工业县,2024年201亿元GDP中第二产业占比达81.3%,随着能源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求迫切。2025年初,吕梁极速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后,为中阳县开辟新赛道。
该企业配备1000架无人机与2架直升机,将“低空+”模式融入地方发展。中阳县森林覆盖率达56.6%,防火压力巨大。县林业局联合企业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融合5G、AI与三维建模技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航+地面感应”,实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搭载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两小时即可完成全域扫描,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十倍,2025年4月初便通过189架次飞行覆盖600多平方公里,成功处置2起火情。
此外,企业还利用500架无人机编队上演妇女节灯光秀,推动“低空+文旅”融合。当地政府从用地、人才、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中阳县通用机场一期已完成跑道硬化,预计2025年底通航,二期推进可行性研究,逐步形成“低空+应急+文旅”的多元业态,降低对传统工业的依赖。

县域干净的空域成为发展低空经济的最大优势和核心资源。图源:《贵州日报》
贵州镇宁自治县则从农业成本痛点切入,推动低空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该县是农业县,35万亩精品水果与16万亩小黄姜是主要农产品,但传统人工植保成本高、效率低。扁担山镇5000亩果园采用人工植保需100人20万元,而无人机植保3天仅需7.5万元,成本降低60%以上。
在这一市场信号的推动下,县政府于2024年7月将低空经济纳入重点工作,融入安顺“航空产业城”建设。镇宁依托黄果树与龙宫景区间的区位、黄果树机场外围的空域条件及41万平方米存量厂房等优势,推出系列举措:成立产业园指挥部,规划3000亩核心区,主要领导带队赴京沪招商,组织50余名干部赴高校培训,为村民提供免费飞手培训。
2025年5月,镇宁投运的“飞训营地”可开展培训、试飞与观光,计划建设直升机停机坪及A类通用机场。目前,其已推进每公斤价值60万元的铯、铷稀有金属制造项目,拓展防火、光伏清洗等应用场景,规划4000万元载人飞艇游览项目,与中航文化共建研学基地,21家关联企业入驻形成产业生态。2025年,镇宁关联产值目标突破1亿元,实现从传统农业县向“低空+农业+制造”复合型县域的转变。
婺源龙脊靠低空观览增收超亿元
还有一类经济弱县,虽然坐拥生态或文化文旅资源,但受限于开发模式单一、体验形式传统,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文旅价值未能充分释放。面对这一困境,江西婺源、广西龙脊梯田及陕西礼泉县袁家村等县域,借助低空经济创新体验场景,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消费优势,走出了特色逆袭之路。
江西婺源以徽派建筑与乡村风光闻名,但过往文旅产品以地面观光为主,同质化竞争激烈。2023年,婺源推出“无人机灯光秀+徽派建筑”夜游IP,在传统村落上空打造灯光艺术景观,国庆期间吸引23万游客,周边民宿入住率达95%,打破了“白天观景、夜晚沉寂”的文旅模式。通过无人机编队与古建筑轮廓的结合,婺源将文化元素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客单价提升20%,同时带动餐饮、文创等关联消费增长,让原本依赖门票收入的弱县文旅,转向“体验+消费”的高附加值模式。
广西龙脊梯田拥有千年农耕文化,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但山地地形限制了观光视角。当地引入载人观光飞行器,让游客在200米高空俯瞰梯田层级景观,直观感受农耕文化的壮阔。该项目年营收超1.2亿元,不仅为景区带来新增收入,还带动周边村寨发展农家乐、农产品销售,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3000元。
通过“低空+农耕文化”的融合,龙脊梯田从单一农业景观,升级为“空中观光+文化体验+乡村度假”的复合型景区,吸引更多中高端游客,延长停留时间,破解了山区文旅“季节性强、附加值低”的难题。

礼泉县袁家村的氦气球观光项目。图源:陕西日报
陕西礼泉县袁家村是传统民俗旅游村,曾以美食体验为核心,但面临“吸引力衰减”问题。2024年10月,袁家村引入“关中之星”巨型氦气球观光项目,直径23米的氦气球可搭载游客升至150米高空,俯瞰村落与周边农田景观。该项目由陕西低空旅游公司与湖北航特航空设备公司联合打造,半年内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日均接待量达300人次,成为袁家村的新地标。
依托氦气球项目,袁家村开发节庆活动、低空研学等衍生业态,形成“地面民俗体验+空中观景游览”的特色线路,年综合收入保持10亿元规模的同时,客群结构更趋多元。2025年3月,礼泉县获得116.9平方公里、飞行高度300米以下的无人机试飞空域审批,计划构建研发、测试、应用全链条产业生态,推动文旅与低空制造融合,实现从“旅游村”向“低空经济特色镇”的升级。
在国空科技(中国)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看来,县域成为低空经济试验田,本质是政策灵活性与市场潜力共振的结果。相较大城市,县域行政层级简单、土地充裕、试错成本低,更易推动新兴业态落地。
不过,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也曾提醒,当前低空经济主要应用场景仍集中在城市,尤其大型城市,这类区域人口流动与物资运输需求大、配套服务完备。县域低空经济大规模建设及模式推广复制,尚需更长时间来观察验证。
[引用]
① 低空经济,重塑县域经济版图.圆象科技.2025-05-19.
② 工业县、农业县、山区县都在“飞”!揭秘中国县域低空经济的三种破局模式.天天飞ttfly.2025-06-20.
③ 抢抓低空经济风口发展县域经济.群众新闻.2025-04-05.
④ 打造“低空之城”,浙江山区小县文成凭什么?.金台资讯.2024-06-23.
⑤ 逐鹿“低空经济”,山城缘何起飞?.交通旅游导报.2024-11-04.
⑥ 县域低空,文成“先飞”.新华社客户端.2025-04-29.
⑦ 低空经济 县域“展翅”.西安网.2025-04-25.
⑧ 央媒瞩目!《瞭望东方周刊》:县域低空,文成“先飞”!.文成发布.2025-04-29.
⑨ 发展低空经济,必须强健科技“骨架”.光明网.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