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China的称谓居然来自于大“秦”帝国 秦国、秦朝留下的一个重要历史遗迹就是“CHINA”称谓。现在世界各国称中国为China。它是由古代印度梵文Cina、Chinas, 阿拉伯文eva或sin, 拉丁文Thin、Thinae演变而来, 都是“秦”的译音。 印度古时亦称中国为震旦。“震”即秦,“旦”即斯坦。震旦意为秦地。“CHINA”实际上就是以“秦”作为中国的代称, 据清代学者薛福成的《出使日记》记载, 当时的欧洲学者都认为“CHINA”是“秦"的译音。 历代秦王和秦始皇“威震殊俗”,声名远播域外,西方地区必然以“秦”作为华夏的象征。这相当于后来俄罗斯等用“契丹”作为中国的代称。 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许多学者认为丝绸之路古即有之。近年来的许多考古发现已经证实了上述推测。这条中西交通的大道有更为古老的渊源,这当属事实。秦国崛起于西方,早在春秋时期就称霸一方,后来日益强盛,逐渐发展成为幅员辽阔繁荣昌盛的大帝国。当时秦国以西的国家和地区将“秦”、“秦地”作为华夏国家的代称是理所当然的。 秦国、秦朝在西方的影响还有一条渠道,即由中国西南部,经东南亚,到南亚、西亚,然后继续向西传播。在秦始皇以前,秦国早已和西南各地关系密切。秦始皇经营西南边疆,加强对西南夷的统治,使交通更加便利、经贸与人员往来更加频繁。秦国、秦朝之名,也可以经由西南方向,远扬世界各文明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