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K游戏性能领先8%,超越RTX 5070的六边形显卡!AMD RX 9070 GRE深度评测

今年AMD的RDNA 4架构的显卡一经发布口碑非常不错,RX 9070 XT和RX 9070都以同级更强的硬件规格和更低

今年AMD的RDNA 4架构的显卡一经发布口碑非常不错,RX 9070 XT和RX 9070都以同级更强的硬件规格和更低价格,让一直以来的优势竞品感到了巨大的威胁,在广大玩家中获得了极佳的口碑。但是今年的中国特别版RX 9070 GRE却引起了不少争议,从纸面数据来看,它就是四分之三块RX 9070 XT,但4100元的首发价格让不少玩家觉得,这块新的特供版(Great Radeon Edition)性价比不如当初的RX 7900 GRE,AMD是否凭优秀的RDNA 4恃宠而骄了呢?

发布半年,RX 9070 GRE更显性价比

从4月首发至今已经过去了半年,我们不妨来再次回头来看看这块RX 9070 GRE,历经市场考虑后,时间会给我们更为准确的答案。提到RX 9070 GRE,大家必然会将RTX 5070作为对比参考项目,两者对比,我依旧会更偏向RX 9070 GRE一些,不论是硬件还是显卡构架。这其实也是行业都知道的事情,今年竞争对手的“惜售”可谓地狱层面的,它几乎所有档次的消费级显卡都面临缺货;在硬件上的“惜升”也是刷出了新高度,你想想啥时间消费级显卡要用“拼好帧”来撑起代际升级?

原因很简单,因为AI商用市场潜力更大,竞争对手更多的产能让渡给企业级市场,所以留给AMD的操作空间更大了。特别是双11到来后,RX 9070 GRE的价格来到一个更低的价位,还是以PowerColor(撼讯)这块Hellhound(暗黑犬)系列AMD Radeon RX 9070 GRE 12GB GDDR6这块中端卡为例,其价格从最初的4299元下落到3999元,在这个价位上真香定律的效果就很明显了;反观5070,价格依旧保持在4500~5200元区间,与暗黑犬同级别的5070基本在5000元左右,一千元的差价对玩家们来说是很难忽略的。

RDNA4架构升级是一次真正的飞跃

我们偏向RX 9070 GRE的另一个原因来源于RDNA4的架构升级,这是一次AMD基于制程工艺、计算单元(CU)、光栅化效率、光线追踪、机器学习、多媒体的编解码能力的全面焕新升级,特别是基于全新CU能力,AMD要实现强大硬件能力不再需要堆砌更多的单元数量,这说明RDNA4架构拥有一个非常坚实的算力基础。

当然,RDNA4架构发布以来已经被众多玩家了解,所以其具体特性我们不再赘述。需要重点给大家解读的是不逊色于DLSS 4的FSR 4(AMD超分辨率锐画技术4),它为整个RX 9000系列显卡带来了全新的超分体验,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放大算法引入了有选择的、有理解认知能力的AI模型(实际上是一种混合学习模型),对物品、场景等细节进行了极大优化,画面细节能力已经超过竞争对手。

这样的说法基于游戏中的实际表现,可以看到,在画质优先(开启抗锯齿)下我们比较FSR4和DLSS 4的4K画面,FSR4也做到与DLSS 4相当的画质,甚至在色彩、锐度上更胜一筹。

而在细节处理上,FSR4拥有比DLSS 4更为出色的表现,可以看到下图面部,在皮肤细节、睫毛末端处理得更加真实自然,在高锐度与高对比度加持下,人物眼睛也更为有神。

以稳定著称的撼讯暗黑犬系列

再来聊聊我们评测的这款来自PowerColor(撼讯)的Hellhound(暗黑犬)系列AMD Radeon RX 9070 GRE 12GB GDDR6,这是一款OC(超频)卡,也就意味着其游戏频率(2280MHz)和加速频率(2860MHz)均超过官方标准版。得益于领先的4nm制程与RDNA 4架构,这块显卡的TBP也控制在220W,供电需求大大低于RTX 5070,所以厂商推荐的整机电源配置也仅需700W,在电源购置成本上也为大家小小的省了一笔。

我们对撼讯的暗黑犬系列的印象就是稳定性,为显示核心提供了 8+1相电源,另外为显存提供了2+1相专属供电,加上引入导电高分子电容,整个供电系统留有不错的冗余,即使长期在高负载下也能保持稳定。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12层高导热材料的PCB、反向旋转设计的高效能环形叶片三风扇、智能风扇控制,以及4根6MM的镀镍铜导热管和加大面积的垂直鳍片散热等设计。以上每一项设计,都采用了特别的设计:比如PCB引入的是2oz铜电源层,在高频信号传输时更为稳定;风扇采用了日本高品质双滚珠轴承,寿命更长;根据RX 9070 GR的散热特性,将风扇控制自动启停温度定在60℃和50℃,更为合理。

入手时,给我们留下第一印象的便是撼讯暗黑犬AMD Radeon RX 9070 GRE 12GB GDDR6的这块厚实金属背板,保证均衡散热的同时还为PCB与内部器件提供了较好的保护,堆料上撼讯极为给力。散热器与GPU核心间,显卡采用了Honeywell PTM7950 高导热相变材料,以提升显卡核心与散热器件间的热交换率。

接口上,显卡依旧支持3个DisplayPort 2.1b和1个HDMI 2.1b接口,提供双8PIN PCI Express供电,供电上AMD一向不会吝啬。作为中高端定位,该显卡引入了双BIOS,可在OC(性能)与Silent(静音)模式之间自由切换;显卡背光以蓝色的冷冽色调为主,与暗黑犬蓝色LOGO非常配合,OC与背光均提供了拨动开关,供用户调节。

实测更为全面,将基于游戏、生产力与AI

当然,RX 9070 GRE与RTX 5070摆在一起,一切都要以数据来说话,接下来便是评测数据。对于如今的消费级显卡来说,游戏已经不再是用户的惟一需求,还得兼顾生产力与AI需求。对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每一笔投资不仅要满足身心愉悦,也需要变现与回本。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中,三个清华学霸便开发了一款仅有参量仅有0.027B手机AI模型,但估值高达2亿美元,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PC上开发AI应用,谈及AI,最重要的硬件便是显卡,所以我们也会对显卡的AI算力进行比较。

测试平台基于9070 GRE的定位,选择了一个9600X+B850的平台,为实现稳定烤机,电源等配置都给得很足,普通玩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修改配置。

基准性能测试与5070有来有回

直接拉进我们的评测,在3Dmark基准测试上,RX 9070 GRE在TimeSpy、Fire Strike等不同测试中均跑出了接近5070的成绩,极大领先5060Ti,12GB显卡相比8GB显存在高分辨率游戏中拥有极大优势。在Port Royal光追测试中,RX 9070 GR仅比RTX 5070差了345分,在一个一万三、四的测试项目中,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不仅如此,RDNA4的全新A卡在光追质量上也提升巨大,在实测游戏中我们也能看到不逊色于对手的能力。

另外,A卡还有一个提升性能的隐藏技能,便是Hyper-EX,开启后,RX 9070 GRE的成绩会有3~5%左右的提升,与5070更加接近,且能在TimeSpy中实现反超。

如果单纯看分数不够直观,我们不妨将其换算为百分比,如果将RX 9070 GRE的成绩视为100%,它与RTX 5070的Fire Strike成绩相差10%左右,Timespy约差2%。而开启Hyper-EX后,RX 9070 GRE在Timespy测试中甚至能反超RTX 5070 约1.2%。

但是,RX 9070 GRE在3DMark基础测试中跑出与RTX 5070相当的成绩,是在更低功耗下实现的(低30W),而且频率也低400多MHz,先进制程带来的低负载,能够在相同硬件基础上实现更长寿命与更低运行成本。

光栅游戏也与RTX 5070相当

游戏测试我们选择了主流的3个网游与7个3A游戏,分别在1080p、2K、4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进行帧率测试,全面测试RX 9070 GRE与RTX 5070在光栅游戏下的表现。

1080p分辨率下,显卡在轻负载下RX 9070 GRE与RTX 5070基本打得有来有回,在2个网游和5个3A游戏中领先后者,在开启Hyper-EX之后,9070 GRE甚至能够在帧数上领先5070最多达8%左右。

2K游戏是当前中端玩家的主流选择,在这个项目上,RX 9070 GRE依旧在2个网游和5个3A游戏中领先RTX 5070,开启Hyper-EX之后,在《无主之地》等游戏中与RTX 5070依旧领先了4~8%差距;《古墓丽影:暗影》测试,则是N卡优化得更好。

虽然硬件规模相比RX 9070 XT少了四分之一,但RX 9070 GRE依旧能够在4K分辨率下畅玩(60fps以上)大部分3A游戏(除了《黑神话:悟空》影视级画质),与RTX 5070的较量基本也没有拉开差距,两者互有胜负,总体而言,9070 GRE依旧胜多负少。

FSR4帧数、画质反超DLSS 4

FSR 4这次是真的是AMD大大扬眉吐气了一把,刚才我们谈及,FSR4在画质上胜过DLSS 4一筹,我们再来看流畅度上是否也能反超一把。

结论是很明显的,在开启FSR及DLSS 、2K分辨率下,AMD在超分优化上获得了全面的胜利。仅《怪物猎人:荒野》这个游戏,FSR 4在各档画质下的帧数均取得了领先,特别是画质优先档位上,RX 9070 GRE(开启Hyper-EX)领先RTX 5070多达19%,这是一开始我们万万没想到的。

在开启帧生成后,FSR更是叠加出更大的优势,开启抗锯齿技术后,RX 9070 GRE依旧在画质优先档位领先RTX 5070更是高达21%,与竞品拉开了较大差距。

满足专业生产力需求

在生产力方面,RX 9070 GRE能够轻松驾驭主流的视频剪辑需求,以Premiere Pro这样的主流剪辑软件为例,它在UL Procyon Premiere Pro测试项目中能够跑出43860分,一般而言,超过20000万就能流畅剪辑与回放4K视频素材。

在GPU渲染能力上,该显卡也能流畅运行Blender等设计软件,比如Blender Monster测试项,我们便测得超过1000分的成绩(1096.76)。实际运行Blender软件时比测试Benchmark更为惊喜,运行多个3D模型,该显卡的兼容性没有任何,转换视角时也非常流畅,特别在回放动画时,RX 9070 GRE出色的硬件配置则展示出应有的优势,甚至比RTX 5070还要快1~2帧。

轻松驾驭多模态AI需求

在基准测试上,我们选择UL Procyon Windows ML,RX 9070 GRE跑出了684分,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个分数只能作为参考,不同厂商的显卡基于不同的驱动优化,其实际AI处理能力可能会有差异。

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RX 9070 GRE在处理多模态AI任务时表现相当出色。比如在文生文测试上,UL Procyon AI Text Benchmark的四个主流模型框架下的得分都较为出色,像PHI3.5框架下可达到100token/s以上的词元生成速度,在MISTRAL 7B下也可以达到近80 tokens/s的词元输出速度。在文生图上,RX 9070 GRE在UL Procyon Al lmage中获得了1819分(SDXL FP16),在Stable Diffusion的实际工作场景中,生成一张8K分辨率的高清图像1分钟内就能完成,图像细节丰富度和色彩还原度都达到了较高水准。

上次我们测试时在本地部署14B的DeepSeek蒸馏模型,12GB的大显存能够支持大参量的模型部署。上次测试时,RX 9070 GRE的生成速度为37.35tokens/s,因为显卡驱动仅支持支持在Vulkan下运行,在最新的驱动下,虽然依旧没有ROCm支持,但测试速度依旧有所提升,速度达到43.38%,离RTX 5070的52.37tokens/s成绩已相差不远。

整体而言,RX 9070 GRE已经能够满足专业模型的训练和各种AI多模态模型的本地端应用的算力需求,对于学生群体学习AI知识、尝鲜AI模型是完全足够的,甚至能够满足AI开发人员进行一些云端一体的开放与测试。

EF点评:

综合来看AMD Radeon RX 9070 GRE,它依旧拥有非常出色的整体平台成本,与竞品相比,仅显卡成本便能省上1000元以上,加上对适配板U的要求不高,供电要求不高,在整体成本上又能省出几百、上千元。在实际表现上,RX 9070 GRE依旧拥有那个值得的AMD Yes!光栅游戏表现与RTX 5070打得有来有回,光追画质也有了巨大的提升。特别是FSR4,更是在帧数与画质上双杀DLSS 4,这是值得大大点赞的。在生产力与AI能力上,RX 9070 GRE展示出比Benchmark中强大得多的能力,比如在Blender中回放模型,便比RTX 5070更快,这是实际硬件能力的体现,另外使用Stable Diffusion实际生成图片,它所展示出的画质,也比单纯用UL Procyon Al lmage评分的惊喜大得多。总体而言,AMD Radeon RX 9070 GRE是一块用起来比评测更能表现实力的一块显卡,更多亮点大家在使用后都可以给我们反馈。

如果你正需要一款搭载RX 9070 GRE这样高品质显卡的平台。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入手时机,2025年一年一度的京东11.11大促如期而至,多项活动好礼已经准备就绪。显卡方面:蓝宝石、讯景、华硕、瀚铠等一线大品牌现已就位。而RX 9070 GRE也搭配上述各大品牌的整机参与活动。活动期间,可享至高补贴2000元!晒单可再享50元E卡返现。机会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