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关于硅谷银行48小时破产一事,已经引发了美国硅谷乃至全球科技圈的恐慌,谈两点不一样的看法: 1、全球经济恶化、科技与金融行业内卷严重,是硅谷银行轰然倒塌的根源 硅谷银行的另类在于它独特的商业模式,这是一家没有消费者存款的银行,专门服务于初创科技企业。高回报代表着高风险,当整体宏观经济日趋恶化,最容易受重创的一定是毫无根基的初创型企业。这意味着,当贷款违约短期内不断增加时,背后为它们提供资金来源的的硅谷银行自然会蒙受巨大损失。除了宏观经济的影响外,另一个影响因素是金融行业、科技行业之间的竞争在加剧。长期以来,美国科技巨头之间的打压非常明显,且伴随着微软ChatGPT的问世,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会淘汰一大批旧技术,大量程序员下岗。2022年,苹果、特斯拉、脸书、亚马逊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的股票已大幅下挫,裁员消息至今也从未断过,可谓是颓势明显。另一边,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也相继涉足初创科技企业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硅谷银行的竞争压力。 2、全球科技行业风险投资热潮已结束,中国初创科技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硅谷银行主要集中于给美国风投基金支持的新兴科技公司,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清洁能源行业等提供融资服务。SVB 在其网站上表示,去年有 44% 的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科技和医疗保健 IPO 银行入驻。伴随着硅谷银行的轰然倒塌,投资热钱将大概率不会再流入这些行业——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前期砸钱阶段的初创科技企业。传导至中国,初创科技企业或许会更加艰难,接下来的三年,将会有大批量的初创科技企业因资金不够雄厚而夭折。 短期看,硅谷银行的突然倒闭会给金融行业、科技行业带来深远的的影响。美国金融市场已经给出了反应:各大银行股已经是一片飘红,北加州科技地区的第一共和银行下跌了超过15%,中大型和小型银行均不同程度遭受了重大打击,摩根大通下跌5.4%。 未来中国科技行业将会如何?以云计算这个细分赛道为例,三朵云的格局已经很难再被打破,互联网流量见顶,云厂商抢占政企市场势必会是下一阶段的主旋律。在寒气的伴随下,国内科技赛道“强者恒强”的发展态势将会愈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