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红楼:学会的最新红学观点也是严重的误读
诉衷情 其一 燕京灯市 明 · 俞彦
凤城东畔市灯初。
春色转皇都。
红楼满罗珍翠,朱邸列珊瑚。
金服匿,绣天吴。
锦氍
诉衷情 其一 燕京灯市 明 · 俞彦
凤城东畔市灯初。
春色转皇都。
红楼满罗珍翠,朱邸列珊瑚。
金服匿,绣天吴。
锦氍毹。
百蛮兽舞,万国凫趋,亿载鸿图。
继续在这里提前声明一点,笔者写作误读红楼系列的目的,第一是揭示末世红楼梦显隐文本里朝代、地域、人物真实身份及改朝换代里大悲剧的真相;第二是根除各种各样误读带来的历史和文学误会,还某些历史人物马士英、孙元化和天下最好的媳妇秦可卿等人一个清白;第三是不让后来的红楼梦研究者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第四是使那些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有重大误差的和研究方向稍有偏差的人的理论臻于完美。这里没有那种恶意攻击别人、哗众取宠、借着打击异己错误理论抬高自己的目的。
学会的最新动向,可概括为“一个核心版本事件+三条前沿论题”。以下信息全部来自 2025 年 6 月在珠海闭幕的“最新修订本《红楼梦》座谈会暨新时代版本建设论坛”,这也是目前中国红学界规格最高、时间最近的一次集中发声。
所谓的版本共识,他们正式推出“石问之校订本”,学会把它定位为“版本求真、文本求善”的新标杆,首次在公开层面把后四十回署名改为“曹雪芹著 无名氏续”,不再出现高鹗名字。该本对两处长期争执的文字做了终局性回改:
• 第六十三回芳官唱词恢复底本“闲为仙人扫落花”(原改“踏天门”),这个修改对了。
• 第七十六回黛玉联诗恢复“冷月葬花魂”(原改“葬诗魂”),这个也修订对了,但是这个并不能表明新续订的“石问之校订本”就比其他版本更加正确。
关于作者问题的新命题,“家族累积说”。所谓的副会长赵某在大会论文中系统提出,曹雪芹并非孤立的天才,而是“曹氏家族几代情感、素材与记忆的最终编纂者”。这一“家族累积说”试图把已蔚为大观的“曹学”成果重新组织到创作发生学框架里,以解释文本内部的诸多矛盾。这个结论可笑至极,百年来还把头埋在狗屎和牛粪混杂在一起曹家沟里,简直让人无语。
续书研究的再反思,学会公开认同近年对“高鹗续书”说的三点修正:
• 胡适当年把张船山诗注中的“补”字直接等同于“续”已受质疑,“补”更可能是“辑补、修补”。
• 蒙古王府本等异本研究显示后四十回另有独立底本,与程甲本呈“兄弟”关系而非“父子”关系。
• 因此后四十回应视为“无名氏旧稿+程伟元高鹗整理”的混合文本,不宜简单归为某人“续写”。这里也是让人无语,所有的续书都是伪抄本。
还有方法论方面的倡议,把“曹学”纳入整本书阅读。学会会长孙先生在总结报告中提出,未来中学及高校层面的整本书阅读,要把“曹学”与“文本细读”捆绑——先确立作者家族的史实坐标,再回观文本中的情感与意象,从而避免“空心化”审美。是在是让人无言以对。
综上,2025 年中国红楼梦学会的最新学术立场可以概括为:
“以石问之新校本为支点,淡化高鹗,突出曹雪芹—曹氏家族的整体创作史,并将这一框架推向教育、出版与国际传播。”还是一团乱麻,难怪那么多的红迷百年来还在迷雾里如同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或者如同智商低的醉鬼一样迷信伪红学。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