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阪世博会闭幕:一场跨越代际的文化实验与未来启示

2025年10月13日,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以2500万人次的参观量落下帷幕。这场被日本首相石破茂称为“团结而非分裂”的盛

2025年10月13日,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以2500万人次的参观量落下帷幕。这场被日本首相石破茂称为“团结而非分裂”的盛会,不仅创造了日本战后世博会的新纪录,更以280亿日元的盈余和“脉脉”吉祥物的文化逆袭,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大型活动提供了新的观察样本。

日本大阪 2025 年世博会西门一、数据背后的代际融合密码

2500万人次中,Z世代占比显著提升。这一现象与吉祥物“脉脉”的意外走红密不可分:从2022年设计公布时的群嘲,到闭幕后成为“一物难求”的文化符号,其周边销售额突破620亿日元,占运营盈余的220%。这种“丑萌”审美的爆发,折射出Z世代对非标准化审美的追求——正如社会学家指出,当“脉脉”的红色细胞状躯体成为社交货币,其反传统形象反而构建了新的身份认同。

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显示,世博会拉动关西地区GDP增长1.2%,创造5万个临时岗位。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游客占比达13%,远超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4.6%,其中中国游客贡献了18%的消费额,中国馆以“天人合一”主题斩获国际展览局金奖,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海外自建馆。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二、遗产再生的空间叙事

面对“大屋顶环”等标志性建筑的存废争议,大阪府展现出前瞻性思维。这座耗资1160亿日元建造的穹顶,计划改造为气候适应性实验室,其模块化结构已吸引沙特世博会团队前来考察。更值得关注的是280亿日元盈余的用途——可能用于修缮大阪市百年下水道系统,这种“以新养旧”的策略,延续了1970年世博会场馆持续服务社会的传统。

三、未来社会的实验场域

在“生命闪耀未来社会”的主题下,松下展馆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物光照明等技术,已与东京制铁达成2026年商用协议。氢能供应链模型的成功验证,使大阪湾区成为日本零碳城市试点首选地。这些技术转化率高达43%,远超历届世博会平均水平。

四、全球世博格局演变

当沙特宣布2030年世博会园区面积将达大阪四倍时,日本正通过“脉脉宇宙”构建文化护城河。这个虚拟IP已衍生出元宇宙分身、AI互动课程等数字资产,其用户粘性指数达传统IP的3.2倍。这种虚实融合的遗产运营模式,或许正在重塑世博会经济价值评估体系。

结语:在分裂时代寻找共识锚点

从1970年展示“太阳塔”的技术乐观主义,到2025年聚焦“多元合一”的社会治理,大阪世博会完成了从物质展示到价值重构的范式转变。当“脉脉”在闭幕式化作数据流融入元宇宙,这场盛会留下的不仅是建筑遗产,更是一个关于如何在全球化退潮中重建联结的启示录。

大阪·关西世博会官方商店的“脉脉”周边

参考文章

联合早报《大阪世博会闭幕:2500万人次创日本新纪录》

千龙网《松下馆技术转化率达43%》

新浪财经《中国馆斩获国际金奖》

第一财经《世博经济拉动关西GDP增长1.2%》

新华社《大屋顶环改造计划披露》

NHK《沙特世博会园区规划分析》

澎湃新闻《脉脉IP商业价值研究报告》

腾讯新闻《Z世代审美变迁与文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