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环迅支付完成更名与增资,“盒子系”实现全面接管!

支付行业沧海桑田,环迅支付此次更名增资背后,是盒子系对其全面接管的开始。近日(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公示

支付行业沧海桑田,环迅支付此次更名增资背后,是盒子系对其全面接管的开始。

近日(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公示了10月31日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许可文件编号:上海银许准予决字〔2025〕18号),同意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环迅支付有限公司”,同时注册资本由1.05亿元增加至1.25亿元。

此次变更并非简单的表面调整,而是标志着盒子科技对这家持有支付牌照的机构完成了全面接管。新任管理团队清一色由盒子系高管组成:彭子洁任总经理,许兵兵任副总经理兼合规风控负责人,戚靖为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覃业金为副总经理兼技术负责人,莫蕊菲为副总经理。

01监管批复下的重塑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的“上海银许准予决字〔2025〕18号”文件,正式核准了环迅支付的三大关键变更。

除了名称和资本的变更,最引人注目的是高管团队的全面换血。新董事会由王冬、彭子洁、李德灿、莫蕊菲、许兵兵组成,郎泽东出任监事。

这一变更并非突然发生。“盒子系”相关团队已于今年初实质上进入了环迅支付的公司管理体系。第三方支付格局悄然生变。环迅支付作为成立于2000年7月的中国最早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此次重塑可能影响支付行业格局。

02盒子系的全面接管

新管理团队的成员履历揭示了此次变更的深层含义——盒子系对环迅支付的全面接管。

许兵兵曾在盒子科技担任业务发展等职务,从应届毕业生加入盒子科技已有13年,负责公司信息安全。彭子洁在公开信息中被称为盒子科技副总裁,代表盒子科技在合规、渠道、支付场景等维度发表意见。

李德灿是盒子科技的老员工,曾任业务运营部总监,也担任过盒子系公司笑谱推购总监。王冬曾于2018年7月被深圳盒子科技任命为迅付信息总经理,当时迅付信息已处于盒子科技的实际控制之下。

这一安排表明,盒子科技正在将环迅支付全面纳入其生态系统。

03行业合规背景下的主动调整

环迅支付的此次大调整并非孤例。2024年5月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对支付机构名称、注册资本以及高管任职资格等作出了多项细化规定。

《条例》明确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名称中应当标明“支付”字样,且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亿元。随着《条例》规定的过渡期于2025年7月结束,支付行业迎来了更名、增资及高管调整的高峰期。

近一年来,至少已有70家支付机构完成更名工作。业内专家指出,支付机构密集变更,一方面是顺应当前支付行业趋势,期望为机构未来迎来更好发展。

管理层调整有望引入新鲜血液,打造与当下经济环境、行业形势更加适配的组织领导架构。

04资本布局与未来走向

盒子科技与环迅支付的资本关系早已开始。据历史资料显示,上市公司石基信息曾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北海石基与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迅付信息22.5%的股权以人民币2.475亿元转让给盒子信息。

而根据最新信息显示,盒子集团于2018年以13.5亿人民币全资收购环迅支付。

此次增资和更名可能意味着环迅支付将作为盒子系生态的核心支付平台,支撑“迅易通”、“环迅六小龙”、“中广云长”、“好哒”等系列分支业务线。

随着支付业务类型的重新划分,环迅支付将专注于“支付交易处理Ⅰ类”业务,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天津等地区展业。

随着支付业务类型的重新划分,环迅支付业务类型变更为“支付交易处理Ⅰ类”,专注于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天津等五省市的银行卡收单业务。此次更名、增资和管理团队大换血,标志着环迅支付正式进入盒子系主导的新发展阶段。

对于盒子科技而言,获得支付牌照长期续展,意味着其生态布局获得了关键支付基础设施。支付行业的这场并购整合,不仅是资本与牌照的结合,更是商业生态与支付通道的深度融合。

备注:本账号主体为自媒体,非新闻机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