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龙行画苑舞丹青——中国乾陵壁画专家罗建福掠影 文/周海峰

龙行画苑舞丹青——中国乾陵壁画专家罗建福掠影 文/周海峰龙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中华民族精神和力量的象征,护佑鼓舞着中华儿女
龙行画苑舞丹青——中国乾陵壁画专家罗建福掠影  文/周海峰

龙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中华民族精神和力量的象征,护佑鼓舞着中华儿女图腾吉祥,生生不息。

属相为龙的国家一级画家罗建福对龙情有独钟,他秉承龙的精神,龙的智慧,以丹青传承隽美的中华历史文化,写就人生的绚丽辉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绘画功底深厚的罗建福牵头创办了乾县工艺美术厂,并任设计研究室主任。为使龙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在烧制仿唐三彩马、三彩佣的基础上,他集思广益,拓宽思路,计划建造一座九龙壁。为此宏愿,他与有关人员去北京故宫、北海博物院,考察中华历史文化九龙壁。回厂后,经过设计、烧制,使一座长11.5米,高3.43米的九龙琉璃浮雕屹立厂区前院。九龙壁流光溢彩,气势恢宏 ;九条龙腾云驾雾,欲破壁而出,给古老的乾州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采,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与此,展现了作者赤子情怀,艺术功力。在观者赞赏、惊叹中,不仅要问,区区州县,竟有如此艺术大家?然而,“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是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得始终。

此前的六十年代,乾陵三个陪葬墓室发掘了。罗建福偕同敦煌壁画专家范文藻、万庚育、欧阳琳临摹、修复唐文化瑰宝。墓室灰暗阴冷,豆大的油灯光亮伴着赤子情怀,殷殷之情。经名师指导,其苦心钻研,获益匪浅。1964年至1974年,面壁十年的罗建福参与并完成了唐乾陵陪葬墓室壁画和唐靖陵壁画的发掘、临摹、复原及研究工作。因其业绩显著,罗建福被誉为“中国乾陵壁画专家”。尔后,他应邀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绘制十幅原大仿唐壁画。他设计烧制的三彩琉璃《武则天》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仿唐《披纱仕女》获全国陶瓷行业艺术展第二名。1984年4月,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代表的罗建福以一幅浮雕壁画《则天催花》展评。浮雕造型生动,惟妙惟肖,既表现了武皇的轩昂气势,又彰显女皇的丰姿丽质,雍荣华贵。2022年,乾县高速铁路站建成,罗建福应邀与八位画家在车站贵宾室绘制大型仿唐壁画《迎宾图》。其画作场面宏阔,人物气宇轩昂,大雅庄重,传承了古老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现出盛世中华的大国风范。2025年,乾县新建体育馆落成,罗建福应邀挥毫,绘制《生生不息》国画,祝福新时代薪火相传,盎然生机。2025年金秋,由国艺艺术馆主办的八人书画联展在京开幕,罗建福应邀参加,并展出他的笔画《挽纱仕女》《捕蝉侍女》《团扇仕女》。三幅画幅幅灵动维妙,呼之欲出,令观者流连忘返,欣欣生羡。

进入耄耋之年,罗建福回眸多年来自己走过的艺术历程,打开保存的艺术笔记:一帧帧照片,一幅幅画作,一本本证书,现出峥嵘岁月,昔日生活场景。往事如烟,青春不再,但艺术精神没有失去。“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中华龙的传承使其精神矍铄,初心依旧。他悉心抄写整理笔记,将自己从艺多年的经历汇集为一本《岁月屐痕》。书中不仅是他个人艺术生涯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精神的延续与传承。龙行艺苑,舞尽丹青;他以一生的执着与热爱,让中华艺术的龙脉在新时代依日奔腾不息,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周海峰,男,陕西乾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西部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陕西作协文学院班固书院副院长,乾县原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出版有小说集《乐土》,长篇小说《菩提树》。结集有中短篇小说集《小城有梦》,散文集《追日》,报告文学集《在龙卷风劫袭过的地方》。2002——2003年度市文联授予“德艺双馨”奖。其业绩载于《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10多部典籍。长篇小说《菩提树》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