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体检报告上有没有出现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字眼,这个形似蝴蝶的小小器官出了什么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益彩明天-甲状腺疾病预防公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项目,于2025年6月26日下午在连云港市进行了第四十九场科普会议。该项目旨在加强甲状腺疾病知识科普,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本期项目邀请到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徐同道主任为江苏国瑞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员工进行了一场线下的甲状腺疾病公益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中,徐同道主任向大家科普了常见慢性病之一——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认识甲状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由左右两叶和中间的峡部组成,形似一只展开翅膀的蝴蝶。这个精巧的器官虽然体积不大,却在生理功能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这些激素对人体的影响之广泛令人惊叹:它们调控着基础代谢率,影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维持正常体温,促进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调节心跳速率和心肌收缩力,甚至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可以说,甲状腺激素就像是人体的"代谢恒温器",确保我们的生理机能运行在适宜的速度和温度上。
甲状腺功能的精密调控堪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典范。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反馈环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再促进甲状腺分泌T3和T4。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时,又会抑制TRH和TSH的分泌,从而维持激素水平的动态平衡。这种精妙的调节机制确保了甲状腺功能既不会"过度活跃",也不会"懒散懈怠"。

甲状腺疾病的"百变面孔"
甲状腺疾病种类繁多,表现各异,就像一位"千面演员",能够以各种不同的"面目"影响我们的健康。了解这些疾病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早期识别并及时干预。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狂奔的野马"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一种全身代谢亢进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Graves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约占所有甲亢病例的60-80%。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刺激其过度生产激素。
甲亢的典型表现包括:体重下降(尽管食欲增加)、心悸或心跳过速、怕热多汗、手抖、焦虑易怒、睡眠障碍、排便次数增多、月经紊乱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特征性的眼部改变(如眼球突出、凝视等)和胫前黏液性水肿。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疲惫的蜗牛"
与甲亢相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则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代谢减缓状态。原发性甲减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其他原因包括甲状腺手术切除后、放射性碘治疗后、碘缺乏或过量等。
甲减的临床表现往往较为隐匿:疲劳乏力、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干燥、便秘、声音嘶哑、月经量增多等。这些症状发展缓慢,常被误认为是工作压力大或自然衰老的表现。
3. 结节与癌:需要警惕的"不速之客"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的异常团块,可以是囊性、实性或混合性的。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50-60%,其中绝大多数(约90-95%)为良性。结节可能单发或多发,有些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癌虽然只占所有结节的一小部分(约5-10%),但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预后良好,10年生存率超过90%。
4. 甲状腺炎:"炎症的风暴"
甲状腺炎是一组以甲状腺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炎临床表现各异,有些初期表现为甲亢症状(由于炎症破坏甲状腺滤泡,导致储存的激素释放入血),随后可能转为甲减期,最终多数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发现甲状腺疾病的"蛛丝马迹":
诊断与检查全攻略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这句名言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解相关检查方法及其意义,有助于患者更积极地参与诊疗决策。
1. 甲状腺功能检查:激素水平的"晴雨表"
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是评估甲状腺功能最敏感、最常用的指标。TSH由垂体分泌,其水平变化往往早于甲状腺激素(T3、T4)的改变:TSH降低通常提示甲亢;TSH升高则多表明甲减。
游离T4(FT4)和游离T3(FT3)直接反映甲状腺激素的活性水平,在TSH异常时进一步确认诊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垂体疾病),还需要检测总T4、总T3等其他指标。
2. 抗体检测:自身免疫的"身份证明"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确定甲状腺疾病的病因: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阳性率高达90%以上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对Graves病的诊断有特异性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也可出现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
这些抗体就像免疫系统留下的"指纹",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3. 超声检查:甲状腺的"高清写真"
甲状腺超声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能够评估甲状腺大小、形态和结构,发现触诊无法检测的小结节(可达1-2mm),判断结节的性质(囊性、实性或混合性),观察血流情况。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疑恶性特征包括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微钙化、纵横比>1、丰富血流信号等。
4. 细针穿刺活检:结节的"终极审判"
对于可疑恶性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是明确性质的金标准。这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操作,准确率达90%以上。

甲状腺健康的"护城河":预防与生活管理
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有云:"上医治未病。"对于甲状腺疾病,预防和生活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护城河",能够有效维护甲状腺健康。
1. 科学补碘:平衡的艺术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可导致甲状腺疾病。一般成人每日碘需要量为150μg,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增加至250μg,已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者应避免过量补碘。
实用建议:选用加碘食盐(但避免过度摄入);适量食用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避免长期大量摄入卷心菜、木薯等致甲状腺肿物质。
2. 压力管理:免疫系统的"稳压器"
长期精神压力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而诱发或加重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包括: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练习正念冥想或深呼吸;适度运动(如瑜伽、太极);培养兴趣爱好,保持社交活动。
3. 合理运动:代谢的"调节阀"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甲亢患者的焦虑和失眠,缓解甲减患者的疲劳和体重增加,增强整体免疫调节功能。
甲亢急性期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心脏负担过重),甲减患者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4. 定期体检:健康的"守门人"
建议成年人,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或自身免疫疾病者每年检查一次甲状腺功能(TSH),定期颈部触诊或超声检查(尤其发现结节后),女性孕前和孕期务必检查甲状腺功能。
5. 饮食优化:甲状腺的"营养支持"
有益营养素:
硒:巴西坚果、海鲜、全谷物(参与甲状腺激素代谢)
锌:牡蛎、瘦肉、坚果(影响甲状腺功能)
维生素D:鱼类、蛋黄、晒太阳(调节免疫功能)
Omega-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抗炎作用)
甲亢患者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可尝试无麸质饮食(个体差异大)。服用左甲状腺素者避免与豆制品、高纤维食物同服。

做自己甲状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曾说:"疾病的痊愈来自自然,医生只是自然的助手。"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健康管理的真谛——医疗干预固然重要,但日常的预防和自我管理才是健康的基石。让我们像呵护心脏一样重视甲状腺,因为它的每一次"振翅",都关乎生命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