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国家药监局显示,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共计11个。继续呈现“肽类抗老 + 发酵/植萃 + 功效油脂”三线并进的结构性特征。头部国货企业与功效原料商同时现身,林清轩、贝泰妮、水羊等品牌方自研(或关联主体)素材进入备案名单,维琪科技等原料公司则在肽类赛道持续加码。

数据来源:国家备案
01
三大趋势
看懂9月新原料备案
从整体上看,本月备案材料呈现出三条清晰趋势:肽类抗老的持续加码、植物及发酵素材的自主研发、以及功效油脂与替代型成分的探索。
趋势一
肽类抗老依旧是备案主力
本月三款肽类原料(棕榈酰三肽-38、棕榈酰五肽-17、sr-咯贝多肽-4)集中备案,显示肽类依然是功效护肤中最具通用性的“硬通货”。
维琪科技单月两次备案,延续其在“通用型肽库”上的布局思路;深圳柏根的加入,则体现出更多中小原料商正在加码这一板块。整体趋势显示,肽类市场虽趋于饱和,但凭借其成熟度与配方适配度,仍将是未来几年备案的常见身影。
趋势二
品牌系企业加快自研素材备案
林清轩的“红山茶籽油发酵产物”,延续了其多年来围绕山茶油的深耕,并通过发酵路径打开新叙事空间。
贝泰妮则备案“独蒜兰茎提取物”,再次强调其“滇植物”优势;水羊生物的“雪莲花愈伤组织提取物”,则走上植物细胞培养的可持续路线。
这些备案共同传递出一个趋势,即头部国货企业正通过自研原料备案,强化品牌独占性与差异化,逐步形成“功效+原料+故事”的闭环。
趋势三
油脂与替代型原料的多元尝试
备案名单中,补骨脂酚与鳗鱼油尤为引人注意。前者一直被被视为“温和类A醇替代”路径,市场应用潜力依旧广阔;后者则属于动物来源油脂,更多关联修护、保湿等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动物来源原料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更多合规与价值观审视,其备案或许更多代表一种差异化尝试。
02
备案背后的竞争逻辑
对品牌方而言,自主备案意味着掌握更多产品叙事的主动权。从林清轩到水羊,头部国货企业正逐渐走出“配方堆砌”的竞争模式,转而强调“独有原料+科研证据”的双重壁垒。
对原料商而言,肽类依然是最稳妥的赛道之一。即便行业内已有大量成熟品种,但持续备案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既是供应链稳定性的体现,也是抢占“新版本号”与应用机会的过程。
总体来看,9月备案的新原料再次印证了一个趋势:功效护肤的竞争,已不止于配方和概念,而逐渐下沉到原料层面的“源头之争”。
无论是林清轩、贝泰妮、水羊这样的品牌企业,还是维琪科技、柏根这样的原料公司,都在用备案行动为未来产品布局埋下伏笔。可以预见,随着更多自研原料进入备案与临床验证环节,国货品牌在国际竞争中或将拥有更清晰的差异化坐标。
本账号转载的新闻内容,转载自硅碳鼠日化圈。转载仅为向用户传递多元行业信息、拓宽信息视野,不涉及任何商业盈利活动。 转载内容的版权、著作权归原新闻发布方及原作者所有,本账号不主张、不享有相关知识产权权益,亦不代表对内容观点、真实性、准确性的认同或背书。 用户需自行核实内容真伪,因依赖转载内容导致的决策失误、权益受损等损失,本账号不承担法律责任;若内容涉嫌侵权、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请版权方或权利人及时联系,本账号核实后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