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91岁的谷正文接受采访:吴石案是我一辈子最重的包袱,我低估了他

2004 年,日本 NHK 的镜头对准了 91 岁的谷正文。这位曾被毛人凤评价 “比我还狠” 的保密局特务头子,满头白发

2004 年,日本 NHK 的镜头对准了 91 岁的谷正文。这位曾被毛人凤评价 “比我还狠” 的保密局特务头子,满头白发,眼神浑浊,谈及 60 多年前的吴石案,他沉默良久,吐出一句沉甸甸的话:“吴石案是我一辈子最重的包袱。”

镜头前,他承认审讯吴石时 “低估了他的意志力”。彼时的他,手握生杀大权,靠着精密布局摧毁了中共在台湾的核心情报网,堪称 “行动上的成功者”。可直到暮年,那份来自对手的坚定,仍像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让他至死都无法释怀。

谷正文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一辈子追名逐利,踩着他人鲜血往上爬,最终却被一个 “失败者” 的信仰困住。这份困惑与挣扎,贯穿了他背叛后的漫长人生,也成了历史留给世人最深刻的注脚。

祸起萧墙:一张纸条毁掉的情报防线

1950 年 1 月底的台北,寒意未消。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这个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党员,正躲在嘉义县的农村里。第一次被捕后侥幸逃脱的他,本该潜伏待机,却早已没了革命年代的坚韧。

妻子病逝后,蔡孝乾与 14 岁的小姨子马雯娟同居,这在组织内部已引发不满。更致命的是,他熬不住农村的清苦,日日惦记着波丽露西餐厅的牛排,还执意要把马雯娟送出台湾。为了达成私欲,他找到了华东局派来的交通员朱枫,请求帮忙办理通行证。

情报工作最忌违规越线,单线联系的铁律是保障安全的最后防线。可朱枫念及革命情谊,终究心软,突破原则找到了国防部参谋次长、中将吴石。吴石深知此事风险极大,但同为信仰奔波,他无法拒绝。为了掩人耳目,他让副官聂曦出面办理,未曾想聂曦竟在申请表上留下了自己的名片。

保密局早已对蔡孝乾展开追查,从他家中搜出了马雯娟的照片后,便紧盯出境登记处。那张留有聂曦名片的申请表,成了连接所有线索的关键。一张纸条,一次违规,一道本可坚守的防线,就此崩塌,将吴石、朱枫等人推向了悬崖边缘。

4 月 27 日,身着西装的蔡孝乾出现在镇上的西餐厅,他终究没能抵挡住口腹之欲。特务们一眼认出了他,当场实施抓捕。面对特务的威逼利诱,蔡孝乾在吃完心心念念的牛排后,当场选择归顺国民党。短短一周内,他供出了 400 多人的名单,将中共在台湾的地下组织连根拔起,用昔日战友的鲜血,换来了自己的苟活。

狠辣布局:谷正文的天罗地网

能快速破获此案,谷正文功不可没。这个原名郭同震的山西人,早年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九一八事变后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担任过八路军 115 师侦察大队长。可在权力与利益的诱惑下,他选择背叛信仰,改名谷正文,投靠国民党保密局,凭借狠辣手段深得戴笠、毛人凤赏识。

1950 年初,谷正文接手侦办吴石相关案件,他深知吴石身份特殊,行事谨慎,于是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吴石的女儿吴学成,被特务余骁男贴身盯梢,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中;司机小钱被重金收买,成为潜伏在吴石身边的眼线;副官聂曦身边,被安排了特务黎晴纠缠,伺机套取信息;吴石常去的三荣行,有特务翁连旺渗透;就连吴石的妻子王碧奎,也被段退之严密监视。

谷正文的手段堪称专业且狠厉。交通员张灏察觉被跟踪后,故意做出假动作试图摆脱,谷正文毫不犹豫地对车内开枪,丝毫不顾无辜者的安危。为了打探吴石与朱枫的联系,他伪装成吴石的旧部下,登门拜访王碧奎,凭借巧舌如簧,套出了 “朱女士” 的存在,进一步锁定了关键线索。

彼时的谷正文,坚信自己掌控一切。他习惯了用利益衡量人心,用暴力摧毁抵抗,却从未想过,这世上有一种力量,名为信仰,足以让人超越生死,抵御一切诱惑。

丹心可照:吴石的信仰之光

1950 年 3 月 1 日,吴石被捕。保密局的特务们翻遍了吴石的住宅,最终只找到了一根四两重的金条。面对这唯一的 “赃物”,参与搜查的特务中,有人尚存良知,悄悄将金条留给了吴石年幼的孩子 —— 他们或许不懂信仰,但却被吴石的清廉所震撼。

吴石的一生,始终与信仰紧密相连。1949 年 11 月 27 日,朱枫乘坐 “风信子” 号海轮从香港出发,三天后抵达基隆,肩负着传递情报的重要使命。之所以选择朱枫,是因为她前夫的女儿陈莲芳在台湾,身份便于掩护。抵达台湾后,朱枫迅速联系上蔡孝乾与吴石。

在吴石的书房里,他从保险箱中取出一个装着微缩胶卷的小圆铁盒,里面是《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核心情报。这些情报详细记录了台湾的军事部署,对解放台湾至关重要。朱枫接过铁盒,凭借过人的胆识,通过 “安福号” 海轮大副,先后 6 到 7 次将情报安全送回香港,为大陆提供了关键支持。

更早之前,吴石就已用行动践行信仰。1949 年 8 月 16 日,福州解放前一天,吴石奉命运送南京 400 多箱秘密档案前往台湾。他深知这些档案的重要性,暗中建议先将档案运到福州,随后悄悄将 298 箱核心档案藏在福州书库,仅将 100 多箱次要资料运往台湾。福州解放后,这些珍贵的档案被完整献给解放军,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1948 年淮海战役前夕,吴石曾助力中共地下党员吴仲禧。当时吴仲禧需获取淮海战场的关键情报,吴石热情接待他住在自己家中,还亲自写信给华中剿匪指挥部参谋长李树正,嘱托其好好招待。凭借吴石的帮助,吴仲禧成功进入机要室,拿到了《淮海战场形势图》。国民党监察院后来的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这份情报对中共取得徐蚌会战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助力淮海战役到藏匿核心档案,再到冒死传递台湾防御情报,吴石用一次次冒险,诠释着对信仰的坚守。他身居高位,本可安享荣华,却选择为理想奋不顾身,这份赤诚,足以光照千古。

铁骨铮铮:朱枫的生命抗争

与吴石一同被捕的,还有朱枫。1950 年 2 月 18 日,大年初二,距离大陆仅几十公里的舟山,朱枫落入特务手中。深知落入敌手后的后果,她早已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在被押往台北的途中,朱枫从皮衣夹缝里剥出事先藏好的金链、金镯,分 4 次吞下,总重量超过 2 两。她想用这种决绝的方式,守住情报,守住尊严,不给敌人审讯的机会。谷正文得知后,立刻下令医生全力抢救 —— 他需要朱枫的口供,需要通过她挖出更多地下党员,这场审讯对他而言,是邀功请赏的资本。

经过全力抢救,朱枫奇迹般活了下来。可醒来后的她,始终紧咬牙关,一言不发。面对特务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从未吐露半个字,用沉默对抗着一切。在她心中,信仰早已超越了生命,哪怕受尽折磨,也绝不背叛组织,绝不辜负战友的信任。

朱枫的抗争,让谷正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他习惯了用利益诱惑背叛者,用暴力逼迫屈服者,却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位宁死不屈的女性。他或许永远无法理解,是什么支撑着朱枫,能在生死面前如此坚定。

刑场绝唱:信仰与背叛的终极对决

审讯室里,谷正文用尽了浑身解数。吴石、陈宝仓、聂曦、朱枫,这四位核心人物,无一例外选择了坚守。他们面对酷刑毫无惧色,面对诱惑不为所动,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气节。

谷正文后来在自己的手稿《吴石案补遗》中,留下了三页空白纸,只写下一句话:“我输了,输在太相信眼睛。” 他以为能靠权力和暴力掌控一切,却没想到,有些东西藏在心底,肉眼无法看见,却能支撑一个人抵御世间所有的黑暗。

1950 年 6 月 10 日下午 4 点,台北马场町刑场,阳光刺眼。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被押赴刑场,神色平静。聂曦面带微笑,仿佛只是奔赴一场普通的远行,直到宪兵的七声枪响,他倒在了血泊中;朱枫挺直脊梁,高声呼喊 “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声音响彻刑场,震撼人心;吴石望着远方,吟诵出早已写下的绝命诗:“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枪声落下,四位烈士倒在了异乡的土地上。他们用生命践行了信仰,用热血诠释了忠诚。而这场对决的 “胜利者” 谷正文,却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辈子都没能卸下。

结局迥异:背叛者的余生与坚守者的铭记

蔡孝乾靠着出卖战友活了下来。蒋介石任命他为情报局大陆研究室少将副主任,后来又升为中将,给予他独门独院的住所,配备宪兵看守。可这份 “荣华富贵”,终究是用背叛换来的。住所周围拉着铁丝网,砌着高墙,养着狼狗,他出门需要层层报批,看似风光,实则与坐牢无异。国民党从未真正信任过这个背叛者,他的余生,都活在监视与猜忌之中。直到临死前,他还叮嘱子女改名换姓,试图抹去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谷正文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曾在回忆录中直言 “共谍案是升官发财的捷径”,可这条捷径,终究没能带给他内心的安宁。1991 年接受采访时,他就曾表露过对吴石案的复杂情绪,到了 91 岁高龄,更是坦言这是自己一生最重的包袱。他一辈子都在算计他人,却始终无法理解吴石等人的坚守。信仰于他而言,是无法理解的存在,也是困住他灵魂的枷锁。他赢得了权力与地位,却输掉了内心的平静,终究在无尽的忏悔与困惑中走完了一生。

2013 年,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建成。广场上的纪念碑刻着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的名字,也刻着无数为信仰牺牲的无名英雄。他们的事迹,或许曾被历史尘埃掩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被世人铭记。正如古语所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些坚守信仰的烈士,正是真正的大丈夫。

结语

信仰是什么?是吴石笔下的 “一掬丹心”,是朱枫刑场上的慷慨呐喊,是聂曦面对枪口的从容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生死抉择时,让人迸发出超越一切的力量。谷正文终其一生都没能理解这份力量,所以他只能背负着沉重的包袱过完余生;蔡孝乾为了私欲背叛信仰,最终只能在监视与悔恨中苟活。

历史早已给出答案:坚守信仰者,虽死犹生,英名永存;背叛信仰者,虽生犹死,遗臭万年。当我们回望吴石案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先烈,更是为了读懂信仰的重量。那么你心中,信仰究竟是怎样一种力量?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