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女孩工作没拿到工资,反欠了公司13800

21岁的小刘(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没赚到钱,反而欠了公司13800元。今年8月,她通过招聘平台找到一

21岁的小刘(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没赚到钱,反而欠了公司13800元。

今年8月,她通过招聘平台找到一份“化妆师助理”的工作,对方承诺“月薪2000元,管吃管住,学会后涨薪到三四千”。可到岗后,公司突然要求她先交13800元“培训费用”,称“培训是上岗必经环节,贷款也能交”。刚毕业的小刘没多想,就背上了这笔贷款。结果上班7天,不仅没拿到工资,反而因为“培训贷”欠了公司1万多。

记者介入后,公司回应“没有贷款这回事”,表示会和小刘沟通。后来小刘说问题已协商解决,但拒绝透露具体细节。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表示,会依法检查该公司的用工情况。

小刘的经历,像极了我一个同事家的女儿。她去面试“实习编辑”,对方说“要先交3000元新媒体培训 ,合格后转正”。学妹咬咬牙交了钱,结果培训完,公司说“没有名额了”,3000元打了水漂。

为什么这些套路能得逞?因为它们抓住了年轻人的“软肋”:刚毕业的孩子,太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太想“证明自己能独立”,所以对“培训=涨薪”的承诺毫无抵抗力。就像小刘说的:“我以为是公司想让我学本事,没想到是让我借钱。”

有网友留言:“这不是招聘,是‘网贷’的变种!”没错,先以“低门槛、高回报”吸引你,再用“培训”当借口让你贷款,最后你没赚到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这种“先招聘后收费”的套路,比明着骗钱更让人寒心——它利用的是年轻人对“未来”的期待。

职场新人太缺乏“保护自己的常识”。他们不知道,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费用(包括培训、押金);不知道遇到“要求贷款培训”的公司,应该立刻转身就走;更不知道,当权益被侵害时,可以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就像小刘的情况,当地监察部门已经介入)。

有网友说:“如果我是小刘,我肯定不敢反抗,怕丢了工作。”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刚进入社会的孩子,哪敢和公司“对着干”?他们怕“得罪人”,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所以只能默默承受。

小刘的事情虽然协商解决了,但我们更该想:如何让未来没有“第二个小刘”?对新人来说:找工作时,多问一句“要不要交钱?”“培训是免费的吗?”;多查一下公司的“企业信用信息”(比如有没有失信记录);多和家人商量——你的谨慎,是对自己的保护。

对监管来说:该严查“套路招聘”了。像小刘遇到的这种“先招聘后收费”的模式,早该被列入“黑名单”——只有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才能让更多年轻人敢找工作、敢维权。

就像网友说的:“希望小刘的事,能让更多人醒过来——找工作,先看‘要不要交钱’,再看‘能不能赚钱’。”但愿每一个职场新人,都能遇到“不挖坑”的公司;但愿每一份“第一份工作”,都是“成长的开始”,而不是“欠钱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