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两首“望海潮”绝唱,两个著名城市,两个风流词人,你喜欢哪个?

“望海潮”这个词牌名,是由大词人柳永创建。就是这首大名鼎鼎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这是一首描写杭州的词作。千百年以来,



“望海潮”这个词牌名,是由大词人柳永创建。就是这首大名鼎鼎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这是一首描写杭州的词作。千百年以来,读起来大气磅礴,是柳三变少有的豪放词。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也写了一首《望海潮·星分牛斗》,描写的是扬州,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望海潮·东南形胜

这两部作品对比起来非常有意思,两个作者都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虽然柳永的名气更大一些。但两人都有非常多的代表作,家喻户晓。而作为江南的代表性城市,杭州和扬州也是各有特点。而这两首词呢,也是精彩纷呈,各具特点,非常值得对比学习。

《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全词完全聚焦于自然景观和市井生活。而《望海潮·星分牛斗》则上阕是自然景观,下阙是人文景观,分配非常合理。相对而言,秦观的词,更加注重扬州的人文景观。

望海潮·星分牛斗

值得注意的是,柳永的这首词,写作于1003年,而大文豪苏轼最早去杭州,是1071年。所以,关于杭州人文景观的大部分,都还没有形成。柳永写作的这个时候,留给杭州的人文景观,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遗产。这个时候,杭州的人文景观,还真的没有扬州丰富。

我们来看各自上阕的第一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牛斗二宿是扬州的分野,北至淮河,南连大海,扬州城人多地广。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第一句,我感觉不分伯仲,柳永的词更加主观一些,秦观的词更加客观一些,如果真要分出高下,个人以为秦观的更胜一筹。

再看第二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花发路香,莺啼人起,朱帘十里春风”,花开的时候路面散发着香气,黄莺啼叫的时候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十里春风,吹动着窗前的珠帘。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从这一句开始,就可以看出各自之间的差别。柳永还是在写自然景观,以及杭州庞大的城市规模。而秦观则不同,一句,“朱帘十里春风”,典故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从此,“春风十里”成了扬州的“代名词”,是扬州文化的典型代表。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朱帘十里春风

第三句,“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扬州城的英俊少年,气概如虹。金章紫绶,映照着春日阳光,华丽的车马与之相从。

这一句,柳永着笔于杭州钱塘江的壮观;而秦观则着笔于扬州的人物风姿。总之,是各有擅场。

第四句,“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走进那种满垂杨柳的深巷,画桥南北都笼罩在袅袅青烟中。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这一句,柳词着重于杭州市井和商业的繁荣。而秦词则着重于扬州的风光,特别是画桥。这又让人想起大诗人杜牧的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就像杭州的人文景观,一大半要归功于大文豪苏轼一样,扬州的人文景观,一大半要归功于大诗人杜牧。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下阙,第一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昔日的故乡是多么繁盛啊。有迷楼与星辰相接,有月观横亘长空。

这句,柳词谈杭州西湖,“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诗眼,在整首词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秦词中,“迷楼挂斗,月观横空”,写得既雄伟,又充满了奇幻,也是不可多得的名句。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比较而言,柳永在这里更胜一筹。

第二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用锦缎制造船帆,把明珠洒向舟中,更不用说什么鱼龙雀马一类的杂戏了!

在这句词中,杭州主要是画舫文化,而扬州除了画舫文化外,还有海洋贸易,所以有,“纹锦制帆,明珠溅雨”这种壮观的大船。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第三句,“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往事已经随鸿雁飞去。如今只有乱云流水,仍然环绕在古行宫之前。

在这句中,柳词继续描写杭州的市井文化及醉人风光。而秦词则把着笔收了回来,开始怀念故国的高光时刻。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最后一句,“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誇”,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不如还是挥毫万字,饮尽千盅美酒吧!

这句中,柳词没什么好说的。而秦词中,“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典故出自大文豪欧阳修的《朝中措·平山堂》,“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我们说,扬州的人文景观,一大半要归功于大诗人杜牧,而余下的,则要归功于大文豪欧阳修。而欧阳修的这首《朝中措·平山堂》,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这里,又体现了扬州的人文风光。而且,扬州除了大诗人杜牧和大文豪欧阳修,还有“隋炀帝三下扬州”的故事,及市花“琼花”的传奇故事。所以,在大文豪苏轼知杭州之前,扬州的人文景观比杭州的人文景观要出名得多。

总体说来,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完全着力于杭州壮观的自然风光,以及富强的市井及商业文化。而秦观的《望海潮·星分牛斗》,则一面是描写扬州壮观且奇幻的自然风光,另一面是扬州丰富的人文景观,人文历史文化。

杭州

因此,秦观的《望海潮·星分牛斗》,似乎把扬州展现得更加全面。而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对于大诗人白居易留给杭州的文化遗产,只字不提,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如果要论这两首词对于后世的影响,那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要大得多。据《鹤林玉露》载,金主亮听闻“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后,萌生渡江攻宋之志。

总之,这两首词,都对各自城市的人文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是描写各自城市的代表作。而柳永作为“望海潮”词牌的开创者,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的总体名气要比秦观的《望海潮·星分牛斗》大得多。可以说,正是由于《望海潮·东南形胜》的珠玉在前,而《望海潮·星分牛斗》就显得怀璧其后,也是非常难得的佳作。

扬州

亲爱的读者,您更喜欢哪座城市?更喜欢那首“望海潮”?更喜欢哪个词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