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活节岛位于智利西南3600公里的太平洋上,是一座海外孤岛。说实话,我没去过。从电视上了解到,岛上有着大大小小900多座石像。除此之外,岛上还有很多奇怪的文字和诡异的岩画。阴森的地下洞穴和遍布全岛的人工碎石。还有各种骨骼残骸。
就好似发生过什么超自然事件一样。岛上的居民似乎在某个时间点集体退化,从能驾驭巨石的文明还原成了原始的部落。岛上的发展就好像预示着我们现代人的结局。

即便是现在,想去复活节岛还需要从智利出发,经过15个小时的航行才能到达。几千万年以来,没有罗盘和定位系统,按照古人的科技水平,这个岛几乎是不可能被人类发现。

复活节岛上居住的是拉帕努伊人,是说东部方言的波里尼西亚人。而波里尼西亚人在历史上充满着各种谜团。专家们说,这是一群在5、6千年以前征服整个太平洋的神奇种族。这群人向西抵达了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向东抵达了复活节岛。后来,专家们根据他们的语言特征把太平洋分为了四大尼西亚。

其中以波利尼西亚最擅长航海。从复活节到夏威夷再到新西兰,在地球上画出了比俄罗斯还要大两倍的区域。他们的祖先在5000多年前拿着石器,坐着独木舟就敢去征服太平洋,简直无法想像他们登陆复活节岛时是什么样的情景。更无法想像他们在几千年前掌握着什么样看破苍穹的秘术。就像他们在岛上留下的那些巨型石像,似乎正在给我们讲述着一个可怕的史前故事。
复活节岛在当地人的语言中还有一个名称叫做“仰望星空的眼睛”。这是在说那些巨型石像,都是呈45度仰望星空的样子吗?但大多数石像都是面朝内陆,并不仰视啊。

复活节岛是一个占地160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岛屿。岛屿的三个角上各有一座火山。整个岛屿就是这三座火山喷发形成的。因此,岛上原生的石料只有三种。分别是莫氏硬度5.5左右的火山岩,7.0左右的玄武岩以及6.5左右的黑曜石。
岛上的原住民是如何用这三种石头树立起900多尊巨石像呢?专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石像都是直接从山体开凿的。先开凿一个平躺的石像,然后,报石像的背部与山体连接的位置一点点地凿穿。在凿穿的过程中,工匠们会堆叠很多的滚石。在最后一凿子,工匠们把连接山体和石像的脐带凿断。这样一尊石像就形成了。
接着把石像从山体内取出。利用撬棍和绳索拉动石像在滚石上滑动。顺着提前挖好的坡度,依靠石像自身的重力就能滑到下面预设好的坑道中,工匠们利用绳索和撬棍把石像立起来。接着雕刻背部

今天,我们看到,考古学家挖出很多石像,身体在地下埋得很少,只漏出了头部。这可能是还没来得及运输,刚刚在坑道中完成雕刻背面的石像。
接下来如何运输这些石像呢?岛上的石像最轻的也有10吨。最重的270多吨。平均高度4-8米。远古的岛民如何运输呢?这个问题充满了争议。
当地向导曾说:”在波利尼西亚人的传说中,石像在被剪断绳索之前,会举行盛大的献祭仪式。等到仪式结束,石像就有了灵魂。然后石像就会自己站起来,自己走到安放好几尊石像的长台子也叫阿胡平台上。”
按照现代科学家的解析,也许波里尼西亚人解释的是如何利用重力完成对石像搬运的情况。
2011年,北美的两位教授提出了新的理论,只需要用三组绳索就可以让石像自己行走。三组绳索拉扯的人员经过短暂的训练后,就可以互相配合,让石像在不倒下的情况下通过晃动慢慢向前移动。而且,移动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0.5公里每小时。

并且两位教授在很多石像上发现了利用绳索拖动的证据。比如石像的眼窝是后雕刻上去的。这是为了方便绑绳子。石像腹部有一个14度的倾角,这是为了方便石像晃动。难道就是这么简单,就把千古谜团破解了?
显然没那么简单,4-5米的石像可以这样移动。那些巨大的10几米的石像怎么办呢?专家们研究后发现,移动四到五米石像,坡度必须保持在3度以内。否则无法爬坡,也无法下坡。而岛上从采石场到几处平台都必须经过起伏不定的山坡。在这种情况下,十几米的石像肯定不能用这种方法搬运。

并且,某些石像的头顶上还有红色的帽子,帽子与石像是分离的,如果用以上方法,几吨重的帽子根本放不上。于是从1955年 ,科学家提出了背部滑板法。先把石像平躺在大的滑板上拖动,在即将竖起来时,设置石碓,将滑板拖到石碓另一侧,然后拉动石像。同时,按帽子也在这时进行。1970年,提出了腹部滑板理论。用石像腹部的天然弧度,做一个圆弧滑板,再用三角杠杆一点点的撬动石像也可以立起石像,并可以运送更大的石像……。
1987年,有些生物学家发现岛上原本有很多树木,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了呢?会不会是被砍过,用来运输石像了呢?如果是这样,那石像可以站着直接用滚木运输。1998年时,又有人猜测,岛上的居民是天象学和航海学知识丰富的东波利尼西亚人,如果岛上曾经有大量的原木,那么他们会不会利用舟梯移动石像?

将梯子做成火车枕轨的样子,在石像上安装滑板,这样一节一节地撬动。就跟把巨船撬下水一样。专家于是现场试验了这种方法,5天时间把12吨石像运送了14.5公里。但问题又来了,阿胡平台是由四款整条的巨石围成的石堰。在石堰里铺满石块而建成。
石像只有10多吨重,而随便一条平台石条就有80到100吨重。那这些巨型石条又是怎么移动的呢?只能是用舟梯运输。那有个问题就出现了,距离采石场十几公里范围内有几十条阿胡平台,900多尊石像。运输这些石材需要多少木材呢?
通过对地下根脉的研究,科学家发现复活节岛上曾经至少生活着1600万棵棕榈树。在古代的某一时刻,岛上的一个家族酋长决定在自己的领地当中树立起一尊高大的祖先石像,土著信仰祖先,他们相信,能在这样类似天堂的岛上生活的惬意,一定归于祖先的庇佑。于是酋长安排自己的子民在岛屿东边的采石场工作。并用硬度7.0的玄武岩去凿硬度5.5的火山岩。
专家们在岛上发现了很多古代岛民用过的石器,叫做托基。至今岛上还有人使用这种工具雕凿岩石。

科学家发研究后指出,大约70人经过小半年就可以在山体中凿出一个石像。石像制造的谜团似乎解开了。但除了900多座火山岩石像以外,另外还有53尊高密度的凝灰岩制作的石像。这种凝灰岩硬度几乎只比托基软一点点。几乎不可能简单地雕出来。另外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还收藏着13尊由玄武岩雕刻的石像,托基工具也是玄武岩做的,于是这更不可能完成了。

因为复活节岛上根本没有比玄武岩更硬的石材,而岛屿又孤悬海外。他们如何雕凿这些石像呢?按照常理来说,他们只能用比石像更硬一点点的玄武岩来慢慢处理这些石像。就像现代人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出来一样。这个工程量更为浩大。因此这13尊玄武岩石像才是全岛石像的精华。
回到酋长树立石像上,当这位酋长树立起第一尊石像后,全岛居民都震惊了,于是有样学样,岛上的其他酋长也展开了石像雕刻大赛。你雕5米的,我就凿10米的。你用凝灰岩,那我就用玄武岩。还有安装红色火山岩帽子的等等。

但岛上只有那1600万棵棕榈树,砍伐完毕后,就不会再生了。失去了树木的缓冲,岛上突然被强烈的海风吓傻了。房屋根本无法抵御狂风,食物也越来越少。等到这些土著发现岛上已经呆不住时,却发现祖先留给他们的航海技术已经失传了,而且他们已经找不到可以制作独木舟的树木了。

于是,石像开采工作搁置了,所有人为了保护仅有的农作物,又在岛上建立了很多围拢。同时也用作堆肥。曾经像天堂一样的岛屿生活变得艰难。与此同时,岛上出现了1233座石头制作的鸡舍。但失去了棕榈树的蓄水能力,火山地貌的多孔结构让雨水很快渗入地下。而雨水是岛上唯一的淡水来源。
因为降雨量不够全岛居民的使用,于是,很多石像又被堆积到有地下水的地方。用来保佑他们水源充足。因为他们发现有石像的地方,农作物长势更好,这是因为火山岩内的氮磷钾可以让作物长势更好,土著们不懂,以为是石像的保佑。没有那么多石像,就用碎石代替,碎石还起到防风、御寒的作用
围拢、鸡舍、碎石正是复活节岛由天堂变为地狱的证明。同时岛上很多岩画预示着岛上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的信仰已经由石像转化为其他方面的图腾。岛上最多的图腾是鸟。也许几千年以前的土著也想化作鸟一样飞出这个可怕的孤岛。

公元1722年的复活节,一支正在南方大陆探索的荷兰船队到达了这里,与当地的居民发生了冲突。土著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逐渐衰弱。1862年,2艘奴隶船来到复活节岛,抓走了1500多名岛民充当奴隶,在船只到达秘鲁时,只剩下不到500人存活,由于奴隶贸易的取缔,这500人又被放回复活节岛。但最后,只有15人活着回到了复活节岛。并且带着从大陆带来的天花和肺结核病毒。全岛的人口最后跌至600人以内。

几年后又有一批传教士登陆复活节岛,传教士烧毁了岛上所有的文字信息,这些文字被称为朗戈朗戈(Rongorongo)是一种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无关的象形文字。最后只保存下24块,现在已经彻底没人知道复活节的真正历史了。
1888年9月,智利政府正式吞并了复活节岛,岛上的原住民只剩下110人。1994年,智利政府利用现代机械把巨石像重新树立起来,于是接下来的几十年,复活节岛慢慢变成了一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