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的公摊面积制度,真的让人咬牙切齿。
我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套140平米的大房子,结果到手却只有102平米,公摊面积竟然超过了35%!原本想着能住个大平层,舒舒服服的,结果却是这样一个紧巴巴的套四小户型。你说这让人怎么不生气呢? 买房子的时候,大家都是冲着大房子、大空间去的,想着能有个宽敞舒适的家。然而,公摊面积的存在却让我们这些买房人的梦想破灭了。原本以为买到了一百多的平米,就能享受到相应的空间,谁知道公摊面积一摊,实际得到的面积远远低于预期。 对于公摊面积,很多人可能都不太了解。其实,公摊面积就是指业主共同分摊的面积,比如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等公共部分的面积。这个制度是从香港引进的,原本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些公共空间。然而,现在的公摊面积却成了开发商牟利的工具,让购房者白白多花了不少钱。 事实上,公摊面积不仅会占用我们的实际使用面积,还会增加我们的物业费、暖气费等费用。一般来说,物业费是按照建筑面积来收取的,而公摊面积则是物业费的“贡献者”之一。同样,暖气费也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的,公摊面积越大,我们每个月需要支付的暖气费也就越多。 总之,公摊面积制度让人深恶痛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