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被爆造假,日本制造的最后一颗明珠,就此跌落神坛。看到消息了吧,丰田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在碰撞测试中数据造假,一共涉及了64款车型和3款发动机,别管正在生产的,还是研发的,甚至停产的,都没跑了!这事我真的已经无力吐槽了,日本制造业造假这事,咱都不说别的领域,就单说汽车,已经爆出来多少了,三菱、日野的油耗数据造假、日产用没有资质的技术员来做质检、雷克萨斯的车辆监测系统造假、曙光的制动器造假、高田的气囊造假,你看到没有,全都是这样。
所以,当年也算创造过历史的日本,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这步田地的?咱们分3方面,来把这件事说透!
首先,第一点,日本臃肿低效的大型集团。日本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被几家大型财团攥在手里,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你的上下游环节,都是自己集团内部的人,大家彼此都熟,而且在一个几乎没啥流动性的架构里,很多都是几十年的老关系,这就给他们造假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反正都是打工的,大家又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我难为你干啥,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也是有上边的人顶着。换句话说,日本的超大型产业集团,决定了他们很多的制造环节,是根本没有面对市场监督和检验的。
第二点,对市场反馈极度不敏感!不敏感到什么程度呢?我给你举个例子!你比如造存储芯片,他们当年敢给出25年的质保,但你说今天这电子产品,能用3年不被淘汰就不错了,只要长个脑子,稍微了解点市场需求,也不可能说,我造一个能用25年的芯片啊!但是日本就是这么干的,结果呢,花了200%的人力物力,去提高根本用不上的性能!就这样的例子,在日本制造业里,一抓一大把!啥家庭也禁不起这么折腾,这就导致了,日本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而大家感受得到的品质,也没怎么真的领先。那你对市场反应慢,后边你改了不就得了吗?不行!
所以,咱们接着就得来说第三点,就是日本极度自负又固执的性格。最简单的例子,你看到全世界都在发展锂电,咱们的新能源就不用说了,全世界领跑的水平,美国即使在全面落后的情况下,都在咬牙发展,通用、福特都在玩命转型,这说明,全世界的主流风向,都是认可锂电路线的,而且围绕锂电汽车打造的上下游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逆转的大势!但是,这会你看日本在干啥呢?还在坚持自己玩氢能源呢,你看有人理他吗?没有,但是他们有半点想改的意思吗?还是没有!都到这个节骨眼了,丰田章男还在到处说,电动车没前途呢?
其实当年有一本书,特别能说明日本的心态,就是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写的“日本可以说不”,意思就是,谁来都不好使,我就整我自己的。那么结果呢?一方面不了解市场,大量的时间精力用错了方向,技术水平难以为继,一方面又是放不下的自负和固执,同时内部的产业结构又缺少市场的监督和检验,除了造假,日本制造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真的是应了红楼梦里的那句话,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