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别再卷了,中年女人的体面,其实是“松弛感”

最近刷到一个热搜话题:“35岁以后还要不要拼命卷?”评论区一半的人说“要坚持努力,不然只能被淘汰”;另一半人却说“与其累

最近刷到一个热搜话题:“35岁以后还要不要拼命卷?”

评论区一半的人说“要坚持努力,不然只能被淘汰”;另一半人却说“与其累到秃头,不如活得自在”。

作为一个亲身走过35+的女人,我想说,答案其实在自己身上,而不在别人嘴里。

1. 当下社会的“隐性内耗”

很多女人到了30岁以后,面临的压力比二十几岁时更大。工作上要拼命保持竞争力,不敢掉队;家庭里要照顾孩子、父母,还要维持夫妻关系;朋友圈里看着别人升职加薪、买房换车,难免焦虑。

这种状态,就像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掉。

我身边有个朋友,原本在互联网大厂工作,每天12小时以上,常年熬夜加班,最终身体垮了。她辞职以后才发现:以前花那么多精力换来的,不过是短暂的体面和透支的身体。

这几年,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真正的体面,不是透支,而是学会“松弛”。

2. 松弛感,不是懒散

很多人误解了“松弛感”,觉得是丢掉 ambition,不上进。其实不然。

松弛感,是知道什么对自己重要,然后把有限的精力花在真正值得的地方。

比如:

不再为了跟风买包而透支信用卡,而是存下钱,留给孩子教育或者一次真正想去的旅行。

不再硬撑着参加无效的社交饭局,而是留出晚上两个小时,陪孩子读书,或者安静看一部电影。

不再跟别人攀比外表,而是坚持健身、早睡早起,把自己养得健康有精气神。

这就是选择性的努力,让生活更有秩序感,而不是乱成一团。

3. 热点折射:年轻人都在追求“低欲望”,中年人却更需要

前段时间,网络上很火的一个词叫“轻欲望”。年轻人开始放弃内卷,追求简单和真实。

其实比起年轻人,中年人更需要这种转变。因为到了40+,身体和心力已经不像年轻时那样随便熬夜就能恢复,很多病痛都是在“透支”里埋下的。

如果你还在用20岁的方式去“卷”40岁的生活,最后输掉的不是工作,而是健康和家庭。

我们不能假装自己不老,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再为无意义的竞争付出代价。

4. 生活里的“松弛感”,怎么练?

有人可能会问:道理我懂,可是怎么才能真的松弛下来?

我自己的方法有三点,分享给大家:

① 理清优先级

每天问自己: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只要做好这三件事,就算完成了。别再被各种琐碎拖着跑。

② 学会断舍离

不是只丢东西,而是丢掉“没必要的关系”和“没必要的比较”。朋友圈里那些只会刺激焦虑的展示,屏蔽就好。

③ 留给自己时间

哪怕每天半小时,泡一壶茶,写点文字,或者发呆。别觉得浪费,这是给大脑充电的过程。

5. 体面,来自松弛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很戳心:“越是低谷,越要活得精致。”

这句话并不是教我们去硬撑,而是提醒我们:生活再难,也要保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体面。

而这种体面,往往不是穿名牌、赚大钱,而是脸上有笑,心里有底,身体有劲儿。

所以,亲爱的姐妹们,别再害怕别人跑得比你快。

你该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节奏里,把生活过得舒展。

人生下半场,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谁能活得更松弛,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