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问题,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直接回答:是的,青贮饲料通常需要使用防霉剂,但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属于必需。其必要性需结合多种实际因素综合判断。
简单来讲,成功的青贮发酵过程本身就具备天然的 “防霉” 功能。然而,若发酵条件控制不当,就需要借助防霉剂来为青贮质量 “保驾护航”。
下面从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青贮发酵的原理(为何称其 “天然防霉”)
青贮的核心原理是在厌氧(无氧气)环境中,利用乳酸菌对饲料中的糖分进行发酵,产生大量乳酸,使饲料的 pH 值快速降至 4.2 以下。这种强酸环境能有效抑制包括霉菌、腐败菌在内的绝大多数有害微生物生长,进而实现饲料的长期保存。
理想状态下,若青贮过程严格满足以下条件,可无需添加防霉剂:
原料含水量适宜:通常控制在 60%-70% 之间。
切碎长度合适:便于后续压实操作,从而排出空气。
快速装填与严格压实:最大程度排除窖内氧气,营造厌氧环境。
密封严密:防止空气和雨水渗入。
二、为何仍需防霉剂?(防霉剂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 100% 的理想条件。以下情况则需添加防霉剂:
天气因素:
降雨影响:收割时遇雨导致原料过湿,糖分被稀释,发酵效果不佳。
干旱影响:原料过于干燥(含水量低于 55%),难以压实,残留空气较多,易引发霉变。
原料自身问题:
糖分含量低:如豆科牧草(苜蓿等),自身含糖量不足,无法为乳酸菌提供充足养分以产生足量乳酸降低 pH 值,需添加促进发酵的添加剂。
缓冲度高:部分作物(如苜蓿)抵抗 pH 值下降的能力较强,需额外助力才能达到目标 pH 值。
技术与管理疏漏:
压实不够紧实、密封不严,导致空气进入。
取料操作不当,打开密封后,取料面不平整、取用速度慢,易引发二次发酵(接触空气后,酵母菌和霉菌会大量繁殖)。
三、防霉剂(青贮添加剂)的主要类型及作用
青贮添加剂种类较多,既包含专门用于防霉的,也有促进发酵的类型。
发酵促进剂:
乳酸菌接种剂:这是最常用且安全的添加剂。通过添加外源性高效乳酸菌,让优势菌种快速启动发酵,迅速产酸并降低 pH 值,从而抑制霉菌生长,属于 “先发制霉”。
酶制剂:可将植物纤维分解为可发酵的糖类,为乳酸菌提供更多 “食物”,促进发酵进程。
发酵抑制剂:
有机酸:如丙酸、乙酸、甲酸等。直接添加酸性物质,能快速降低 pH 值,强力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其效果显著,尤其在潮湿条件下表现良好,但腐蚀性较强,对操作人员和使用设备有一定要求。
好氧变质抑制剂:
主要针对二次发酵问题,以丙酸盐、苯甲酸盐等为代表。在青贮饲料开窖后使用,能有效抑制酵母和霉菌的活动,维持饲料在取用阶段的稳定性。
结论与建议
对于经验丰富的养殖户而言,若青贮条件理想且技术到位,可制作出无需添加防霉剂的优质青贮饲料。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天气不稳定、原料质量一般或技术经验欠缺时,强烈建议使用青贮添加剂。
其中,乳酸菌接种剂是最常用且推荐的选择,它安全、高效、环保,通过促进优质发酵从根本上预防霉变,而非简单 “掩盖” 问题。
在易发生二次发酵的季节或地区,可考虑使用含有好氧变质抑制剂的产品。
总之,将防霉剂视为一份 “保险” 是明智之举。其投入成本不高,却能大幅降低青贮失败(如霉变、腐败)的风险,保障饲料安全与营养价值,最终带来的经济回报远高于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