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中国电信联合华为发布的边云协同算网解决方案,成为展区焦点。这一方案不仅标志着中国电信算网一体化战略迈入深水区,更以“数据安全+弹性算力”的双重突破,为千行百业提供了AI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当人工智能进入“微调/二训”驱动的产业深水区,企业算力需求激增与数据安全、成本控制的矛盾日益尖锐,中国电信的解决方案恰逢其时,为行业提供了一条兼顾效率与安全的可行路径。
数据主权与算力效率的双重破局
当前,企业算力需求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头部企业每年投入数亿元进行模型预训练,中小企业则迫切需要低成本推理服务。但传统算力租赁模式暴露出致命缺陷——数据安全失控与弹性扩容悖论。曾经也出现过企业因数据泄露导致核心工艺参数外流,损失惨重;也有企业因服务器部署周期长,而错失销售高峰等。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AI驱动的产业变革中,算力效率的提升若以牺牲数据安全为代价,无异于饮鸩止渴。

中国电信边云协同算网方案直击这一痛点,通过算侧、网侧、端侧的协同创新,构建了“数据不出域、算力可共享”的新型体系。其核心逻辑在于:将数据安全与算力效率的博弈转化为技术协同,使企业既能享受云端算力红利,又无需让渡数据主权。这种“既要、又要”的解决方案,本质上重构了算力租赁的商业逻辑。
算侧创新:模型分层部署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方案在算侧推出的模型分层部署技术,堪称数据安全的“铁三角”防御体系。通过在企业园区部署Embedding&Unembedding及模型首尾层,核心数据(样本、Prompt)在本地完成输入与Token生成,实现隐私数据全程不出域;中间层仅传输经模型转化的高维向量数据,即使被截取也无法还原原始信息;云端算力仅部署模型中间层,无法拼凑出完整模型结构。
这种设计的技术精妙性在于:它既利用了云端算力的规模效应,又通过物理隔离与逻辑加密的双重手段,将数据泄露风险降至最低。中国电信基于新型城域网的实证测试显示,DeepSeek和Qwen等主流大模型在应用该技术后,网络侧和服务器侧均无法通过中间数据重建私有数据。对金融风控场景的模拟攻击测试中,系统成功拦截了通过中间层数据重建交易记录的尝试,从技术底层筑牢了数据安全防线。
对于企业而言,这一创新意味着无需在数据安全与算力效率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某汽车制造企业应用该方案后,在本地完成核心工艺参数的处理,云端仅接收加密后的分析结果,既保障了生产效率,又避免了技术外流风险,产品不良率下降30%,年节约质检成本超5000万元。
网侧创新:智算广域网实现成本效率精准平衡
传统网络运力不足与成本高企的矛盾,在AI时代被进一步放大。RDMA大象流混跑导致网络拥塞,0.01%的丢包率即可造成算力损失超过50%;而按DC算卡能力建网,带宽成本又让企业望而却步。中国电信联合华为突破的智算广域网关键技术,实现了成本与效率的“黄金平衡点”。
通过租户级精准流控,方案实现了多租户统计复用与无损转发,边云协同训推算效不低于95%;精细化逐流调优算法将网络吞吐率提升至90%;算力感知能力对关键帧的加速调度,使带宽收敛比达到320:1。这些技术组合拳的效果立竿见影:某云计算中心应用后,网络利用率从45%提升至82%,带宽成本降低近一半;在视频分析场景中,训练效率提升35%,而无需铺设专用光纤。
对于物流航运等需要全球数据实时分析的行业,这一创新的价值更为凸显。中远海科通过定制化算网服务,在境内完成核心数据处理,境外仅传输加密后的分析结果,既满足了国际监管要求,又将航线优化效率提升40%,年节约燃油成本超2亿元。
端侧创新:极简接入重构企业IT架构
方案在端侧的突破,体现了对中小企业需求的深刻洞察。通过部署华为智算CPE,企业可实现不同带宽的灵活收敛对接,结合租户级流控与企业侧协同反压机制,搭配IPv6+iFIT统一流级路径检测能力,满足训推算力与RoCE网络的一体化部署需求。
这种“即插即用”的设计,使中小企业无需专业IT团队即可获得专业级算网服务。某跨境电商平台在“双11”期间,通过端侧带宽弹性收敛与算侧按需调度,在分钟级内完成算力扩容,既避免了预留冗余资源的高成本,又确保了促销期间的系统稳定性。其CIO评价:“过去需要2周部署的服务器,现在10分钟就能完成,运维团队的压力减轻了80%。”
安贞医院的实践则展示了医疗行业的特殊价值。通过边云协同平台,医院在保障患者数据不出域的前提下,将模型迭代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2周,诊断准确率提升18%,同时完全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这种技术可行性与商业可持续性的完美平衡,正在重塑企业IT采购的决策逻辑。
标准化与场景化:开启算网服务新纪元
中国电信同步发布的智算广域网实践成果,验证了方案的商业落地能力。上海电信为中远海科、北京电信为安贞医院提供的定制化服务,在百公里拉远场景下,带宽收敛达到320:1时,训推算效损失仍控制在5%以内。这一数据表明,方案不仅能满足极端场景下的性能要求,更能通过标准化产品降低服务门槛。
面向未来,中国电信“云改数转智惠”战略的升级路径清晰可见:以AI为引擎,打造一体化算力互联网,构建“算力+模型+网络+安全”的分布式训推服务体系。这种战略定位,本质上是在算力基础设施层面构建“数字操作系统”,为千行百业提供即插即用的AI能力。
当边云协同算网方案在展台上演示时,系统界面跳动的不仅是算力利用率数字,更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指数。在这场由AI驱动的产业革命中,中国电信的方案证明:技术创新的最高境界,是让复杂的技术隐于无形,使企业能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或许,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在这里,每一个企业都能以最优雅的姿态,拥抱AI驱动的数智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