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丹青写诗意 匠心铸画魂——点评何家英代表作

丹青写诗意 匠心铸画魂点评何家英代表作何家英,祖籍河北任丘,1957年生于津门,以工笔人物画驰誉当代画坛。其幼嗜画,中学

丹青写诗意  匠心铸画魂

点评何家英代表作

何家英,祖籍河北任丘,1957年生于津门,以工笔人物画驰誉当代画坛。其幼嗜画,中学时得孙长康等工人师傅启蒙,毕业后上山下乡得到锻炼,后入天津美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自此沉潜艺海,于工笔一途开宗立派,中西相融,自成一家。

街道主任 112x91cm 1981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何家英从唐宋工笔画中对其写实传统有所领悟,他摒除“红光亮”、“假大空”的概念化之敝屣,慨然思变,于一九八一年以工笔手法创作《街道主任》,画中妇人,体态肥胖,神情高傲,上着一件棉布坎肩,下穿黑色七分“水裤”,捏烟、执扇间尽显得意神态,似乎一切都在她掌握之中,天津市民大妈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此等形态非普通市民所能有,实为街道主任是也。好人?坏人?既非亦谬!乃人性复杂、多样之呈现,非简单、概念之形象,人间烟火萦绕其身,一扫时下之陋习,具有了人文主义之灵光、现实主义之深度,活生生呼之欲出,真切切神形毕现。尽得唐画之情态、宋画之真切、元画之素雅、现实之质朴。一经推出,震惊津门画坛,一颗新星浮出尘沙,以不可阻挡之势冉冉升起,给天津画坛带来了希望。这件作品成为何家英艺术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从一直热衷的水墨画转向工笔画领域,这一转变,竟给中国画坛带来不小的影响。

山地 136x166cm 1983年

翌年,情家英随天津美协创作班西行太行,于河北易县研究创作,体察民情。山下村民之质朴、劳作之艰辛,皆入其目,化其心。遂以工笔手法作《山地》,黑石坝的沧桑衬出伫立于从泥土中捡石子的老汉顽强形象,其并未露面部,完全以其整体造型呈现出泰山压顶之势,那暴露于烈日炎炎之下的脊梁,成为最感人的艺术形象,恰恰是画面的“点睛之笔”,这老农的每一处线条皆含筋骨之力,与泥土浑然一体的色彩尽透生活艰辛与沉重。这个脊梁,既是对祖祖辈辈与艰苦环境抗争的命运写照,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沧桑历史,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其于斯作,融西法解剖之理于国画笔墨之韵,使人物既具形神之真,又得笔墨之意,时人谓其“于中西之间寻得平衡,开工笔人物新法门”。

十九秋 76x223cm 1984年

随后《十九秋》成,更见其诗意之妙境。画中少女,摘得一把柿子与红叶,悠然自得的从柿子树后走出,那回眸一瞥,似乎是在回味已走过的十八九个岁月,放在胸前的手仿佛是在祈祷,是对未来命运的期许,少女“眼神渺渺,望断天涯”的神态,将憧憬与迷茫的心事托出,染就青春惆怅的无尽思绪。=何家英从劳作的场景中看到了诗意,他被那片红彤彤的柿子树林所感染,那秋林之朦胧,心事之迷茫,观者读画,每感青春怅惘与憧憬,如饮醇醪,回味绵长。此作之妙,正在于以工笔之精,写诗意之魂,于具象中蕴抽象之情,开工笔人物表意之新境。

秋冥 203x151cm 1991年

家英先生于艺事,向以专注称。每作一画,必由生活中提炼,观察人物形神举止,化作一片诗境。其于技法,上承唐宋工笔勾染之绝技,下融现代造型之意识,以感受带动表现,情感与意境发于心源,随后赋予技法而表现,总有前人未有之法而创之,新意自然而生。

作《秋冥》时,画中少女独坐白桦林间,“白衣与金叶相衬、湛蓝与杏黄交融”,少女头歪靠于膝上,双眸间透出清澈之灵光,万千思绪化作无意识,摇曳的枝丫引魂魄扶摇直上,人物与蓝天下的秋色浑然一体,灵魂已然与天体冥合,人性与神性共舞。遂成当代工笔人物画之典范。

酸葡萄 175x245cm 1988年

酸葡萄 8x6cm 创作构图画稿

此外,《酸葡萄》将校园的诗意生活落于绢素,女生手捏一颗未成熟的葡萄欲尝又止,正是离开校园前的青涩与迷茫,略带一点嗔怪的眼神,藏尽少女之心事。

米脂的婆姨 230x80cm 1985年 绢本

《米脂的婆姨》是对男耕女织、尽想天伦之乐传统生活美妙境界之赞美,正是老子所向往的那种永恒生命状态。

魂系马嵬(与高云合作)160x191cm 1989年

《魂系马嵬》是与高云合作之作,作品深刻描写出安史之乱朝廷逃亡至马嵬驿之悲剧情景。作品采取壁画布局形式,构图别致,表现出弱女子和唐明皇离别状态,每个人物形象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画虽不大,却具有史诗般的恢宏格局。

家英先生之画,或以情动人,或以境取胜,然究其根本,皆以诗心看待生活,以传统为根基,以创新为路径。于工笔领域,他守传统之正,求时代之变。其为人,淡泊谦逊,于画事,精益求精,于一笔一墨间尽显大匠文心。先生常言:“画者,当以真心观物,以诗心造境,以文心立格,以匠心独运,方不负笔墨,不负时代。”

文/张亮(亮津阁)

夏 127x191cm 1985年

无声 90x65cm 1989年作

红苹果 114x80cm 1990年

绣女 90x70cm 1995年

若云 82x90cm 1993年

孤叶 185x104cm 1990年

舞之憩 195x115cm 2006年

韩国留学生 130x60cm 1998年

艺术家简介

何家英 1957年出生于天津,汉族,无党派人士。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天津美协第一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现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华鼎国学基金会理事、工笔画学会名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津贴。

《山地》创作构图画稿

《十九秋》创作构图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