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关于以色列监狱对被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实施虐待的视频持续发酵,引发国际社会对以色列人权状况的质疑。

这段由以色列人权组织"B'Tselem"公布的监控录像显示,事发于当地时间2025年9月中旬,至少有5名巴勒斯坦囚犯在以色列"凯齐奥特监狱"的操场,被要求脱光上衣跪地数小时,狱警不仅对囚犯拳打脚踢,还纵容警犬近距离恐吓。其中一名囚犯因体力不支倒地后,仍遭到持续殴打。以色列监狱管理局起初辩称,这是"个别狱警的违规行为"。但随着更多内部文件的曝光,在以色列监狱此类虐待存在系统性特点,这已是今年以来第三起被曝光的以军虐囚事件。巴勒斯坦囚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已有23起以色列虐囚投诉被记录在案,但仅有2起进入司法调查程序。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发言人拉维娜·沙姆达萨尼在日内瓦记者会上表示,这些行为明显违反《禁止酷刑公约》,要求以色列政府立即展开独立调查。阿拉伯国家联盟召开紧急会议,22个成员国一致谴责这是对基本人权的公然践踏。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深切关注,并罕见要求以方确保囚犯管理符合国际人权标准。
同时,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宣布暂停所有与以色列的安全协调,称这是对巴勒斯坦人民尊严的持续侮辱。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哈马斯)也发动宣传攻势,其加沙地带发言人阿布·奥贝达称,这再次证明抵抗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选择。另外,约旦河西岸已爆发多起示威,巴勒斯坦青年与以军发生激烈冲突,导致3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局势有进一步升级风险。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3日,面对舆论压力,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电视讲话中承认视频内容"令人不安",强调以色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并辩称,当我们每天要阻止十几起恐怖袭击时,监狱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这番言论立即在国内引起争议,前以色列最高法院院长阿哈龙·巴拉克公开批评称,安全威胁不能成为践踏法治的借口;而极右翼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却公开声援涉事狱警,称他们是在保卫国家前沿。
与此同时,以军首席军事检察官因泄露士兵虐囚视频而辞职,在特拉维夫也爆发万人示威,抗议者高举"耻辱"标语要求司法改革,并有超过200名预备役军人联署声明拒绝服役,称不愿为虐待制度充当帮凶。对此,分析人士表示,这反映出以色列社会在安全与人权问题上的严重分裂。希伯来大学政治学教授塔玛尔·赫尔曼警告,当民主国家开始用敌人的手段对付敌人时,最终将失去道德制高点。
以色列民主研究所最新报告显示,该国监狱系统长期存在三大矛盾。首先是反恐需求与人权保障的冲突,2002年通过的"非法战斗人员法"为审前长期羁押提供了法律漏洞;其次是狱警群体的极端化倾向,约40%的狱警来自极右翼背景;再者是司法监督的失效,监狱监察员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对虐囚投诉的调查完成率不足15%。 国际法律专家表示,根据《日内瓦第四公约》第32条,禁止对受保护人员实施"肉体折磨"。前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分析称,若证据确凿,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战争罪指控。目前,已有包括挪威、爱尔兰在内的七个欧洲国家表示将重新评估对以军售协议。目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部署独立观察员,但该提议立即遭到以方拒绝。以色列最高法院已下令封存涉事监狱的全部监控资料,总检察长加莉·巴哈拉夫-米亚拉宣布成立特别调查组。由于考虑到以色列司法系统处理类似案件的过往记录,2017年"埃勒亚金军事监狱虐囚案"最终仅以两名士兵被降职处分告终,国际社会对此次调查能否彰显正义仍持怀疑态度。
中东问题人士表示,以色列虐待“囚犯视频”的持续发酵,动摇了以色列长期以“受害者”叙事和“道德军队”的形象,既暴露了以色列的暴力行为,导致全球舆论对其自身的反噬,也反应了以色列在信息战中在不断失去话语权。当前,以色列只有深刻反思战争对人性良知的侵蚀,才能取得阿拉伯世界及国际社会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