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德国工业,正在自杀?炸掉核电站,谁在狂欢,谁在流血?

德国这是在干嘛?最近看到德国炸核电站的视频,两座160米高的冷却塔在超过600公斤炸药的巨响中轰然倒地。现场可热闹了,一

德国这是在干嘛?

最近看到德国炸核电站的视频,两座160米高的冷却塔在超过600公斤炸药的巨响中轰然倒地。

现场可热闹了,一群环保主义者激动得不行,在那欢呼庆祝,跟过节似的。

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特政治正确?

但你再上网看看,德国网友都快骂疯了,说这就是去工业化的自杀行为。

一边是环保的狂欢,一边是工业的哀嚎。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说白了,德国现在的政策,能源转型必须干到底,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

可这炸掉的,真不只是两座塔那么简单。

🤔连退路都烧了,工厂怎么办?

很多人可能没搞懂,这核电站其实2021年就关了。 那为什么非要现在花这么大劲儿,非得把它的冷却塔炸了?

冷却塔虽然不含放射性物质,但它是核电站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炸掉它,就意味着这座电站彻底丧失了发电能力。

之前,巴伐利亚州(就是核电站所在的州)一直反对炸毁。理由很简单:万一遇到电力危机,德国还能有个退路。

现在好了,备胎也没了,后路全断了。

这就是德国现在的状态:政策目标高于一切。

你以为这就完了?这才哪到哪。德国现在是核电不要,煤电也别想。今年3月,汉堡刚把一个燃煤发电厂也给炸了。

全都炸了,那电从哪来?

🏃♂️德国工业,正在往外跑

我们看几个事儿:

➡️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2018年宣布在中国湛江投资100亿美元,这是它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之一。

➡️宝马在沈阳的工厂,扩建了一轮又一轮。

➡️大众汽车把软件中心搬到了合肥。

为什么?

因为在德国本土,这成本实在扛不住了。

德国的工业电价已经是全世界最贵的之一。 欧盟平均电价达到90美元/兆瓦时,是美国的两倍。 一个化工厂,现在的电费单子比两年前能多出一大截。

这谁受得了?

巴伐利亚州是德国的工业心脏,贡德雷明根核电站就在那。 把它炸了,等于明着告诉所有企业:别想了,核电这条路,我们不走。

企业能怎么办?跑呗。

🧾一笔根本算不过来的能源账

德国能源和网络管理局自己都发报告说,未来几年德国的电力需求会大幅增长。

你看,一边是需求蹭蹭涨,一边是疯狂砍供应。

核电不要了,煤电不要了,俄罗斯的便宜管道气也断了。

那德国还剩几个选择?

第1️⃣买美国的LNG(液化天然气)。

但价格比以前的俄罗斯管道气贵太多了,而且价格还在不断波动。这等于是把能源命脉交给了别人。

第2️⃣猛搞光伏和风电。

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在59.4%-62.7%之间。看着很高,但这玩意儿极不稳定。

而且,这里有个更尴尬的矛盾:全球光伏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而德国又偏偏对中国产业防备心很重。这个矛盾怎么破?

第3️⃣发展绿氢。

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前提是,你得先有多余的电,而且是便宜的电,用电解水来制氢储能。

问题是,德国现在风电光伏发电都不稳定,电价又这么高,搞绿氢制氢既不划算也不现实。

第4️⃣从邻国买电。

这恐怕是整个事件里最讽刺的地方。

德国从法国和捷克买电,而他们输出的主要是什么?核电。

你没看错,就是核电。

德国刚把自己家的核电站的冷却炉当垃圾一样炸掉,转头就跑去高价买邻居家的核电。 这个操作逻辑,真是让人看不懂。

🌬️工业不能看天吃饭

德国能源政策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脱离了工业运行的基本规律。

工业最基本的一条:没有便宜、稳定的能源,就不可能有竞争力。

你看美国为什么能搞制造业回流?页岩气革命,天然气便宜。

你看中国为什么能在新能源产业领先?能源成本可控,规模效应显著。

你看中东为什么能发展石化产业?油气资源就在脚下。

再看德国。

核电没了、煤电退了、管道气断了,剩下的全是又贵又不稳定的选项。

问题是,工厂开工可不能看天吃饭。

铸造厂的熔炉,化工厂的反应釜,钢厂的电弧炉,哪个是能等风来了再开机,风停了就下班的?

而且别忘了,德国现在还在大力推电动汽车。 这意味着用电的需求还会继续往上涨。

一边把发电结构从稳定的核电煤电,换成不稳定的风电光电;一边又用电动汽车拼命增加用电量。 这账怎么平?

💸谁在为这场伟大胜利买单?

这一通折腾下来,谁掏钱?

首先是企业。

能源成本飙升,利润被压垮。要么搬走,要么关门。

其次是工人。

工厂都跑了,工作岗位自然就没了。 那些为炸毁冷却塔欢呼的人,可能很快也要面对就业市场的寒风了。

最后是所有纳税人。

拆核电站、拆火电站,要花一大笔钱。 然后再花一大笔钱去建新的绿色能源设施,再去花钱买邻国的电、买美国的LNG。这些成本,最后全都会摊在每个人的电价和税单上。

更讽刺的是,德国一边在拼命削弱自己的工业基础,一边又想在国际上摆出强硬姿态。

德国新任经济部长前阵子还抱怨,说中国企业高价收购欧洲的废铜,导致德国冶炼厂原料不够。 可说白了,人家愿意出高价,是因为冶炼技术和效率高,能赚回来,这不就是市场经济吗?

德国现在的策略,就好像一个拳击手,比赛前先把自己胳膊打断,然后上了擂台还指责对手出拳太快。

说句心里话,工业化这条路,走上去要几十年,但政策转向可能就在几个决策之间。

德国那160米高的冷却塔倒下去的时候,带走的不只是两座塔,更是整个工业体系对未来的确定性预期。

当一个国家的政策开始偏离工业运行的基本规律时,后果往往很简单:企业会跑向更有利的环境,产业竞争力就这么一点点流失了。

还是得珍惜自己的产业基础,珍惜那些工业设施。这些东西,拆了容易,想再建起来,那可就难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经过严谨考证,参考的权威资料见下文。少部分素材由AI工具辅助核实。文章旨在传递正能量,避免低俗和不良内容。

参考信源:

新浪科技--最大核电站冷却塔1分钟内被爆破!3万人见证德国核能时代落幕

低碳力--德国2024/2025年电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