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货拉拉护不住1部万元手机,上市递表5次失败,不冤!

货拉拉又双叒叕上热搜了!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贵阳一手机店店主王先生通过货拉拉跑腿服务,配送一部价值10999元的i

货拉拉又双叒叕上热搜了!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贵阳一手机店店主王先生通过货拉拉跑腿服务,配送一部价值10999元的iPhone 17 Pro给客户,结果骑手没将手机送到反而失联。

情急之下,王先生报警求助,通过警方联系到货拉拉平台,平台提供了该骑手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但骑手手机始终无法打通,为了不影响客户正常收货,王先生便先行向客户赔付新机。

后来,经过舆论发酵,货拉拉平台主动联系王先生,称可以签署协议,在一个月内赔偿其手机相对应价值的钱款。

2025年已过半,这已非货拉拉首次因为失踪事件成为舆论焦点。早在今年4月,其跑腿服务就因一批价值高达17017元的货物在运送途中失踪而登上热搜。

回顾货拉拉的多次热搜事件,可以看出其仿佛陷入了某种固定循环的怪圈,那就是“上市-出事-被监管”,仿佛成了其“阶段性爆火”的“方法”。

一、货拉拉:爆火易,上市难

2025年4月3日,货拉拉第五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并更新财报数据,申请于港交所主板上市,此前,货拉拉曾分别于2023年3月、2023年9月、2024年4月、2024年10月先后四次递表。

货拉拉的上市之路,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执着前行,然而另一边却是紧随而至的舆论风波。

第五次递表后不过二十来天,货拉拉便因一批价值17017元的货物丢失事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之后,时间来到2025年7月,货拉拉旗下多拉汽车首款专属纯电厢式货车“多拉大面”上市发售,使其得以高调回归公众视野。

然而,9月,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货拉拉,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等法律规定,一记监管重锤再次落在货拉拉头上,而此次约谈,正值货拉拉第5次冲港股上市的关键节点。

毫不意外,10月4日消息,港交所披露易网站显示,货拉拉于4月递交的上市申请,显示已失效,货拉拉再次被挡在了港交所门外。

有业内人士称,货拉拉将每半年递表一次当作一种“例行公事”,这更像是一种对内稳定军心、对外安抚股东的策略,更在无意间制造了持续的媒体曝光,将漫长的上市进程转化为一场不花钱的长期广告。

据货拉拉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货拉拉收入分别为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及15.9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0%,并于2023年扭亏为盈。这份持续向好的财务成绩单,无疑向市场传递了其盈利能力良好的明确信号,也为它的屡败屡战提供了充分的底气。

然而,货拉拉平台收入主要依靠货运平台服务,其来源主要是订单佣金及司机会员费,但高额的抽佣比例、不合理的会员服务让平台司机怨声载道。据媒体报道,2021年至2024年间,货拉拉因计价规则混乱、多重收费等问题,被相关部门约谈10余次,而这也成了货拉拉上市成功与否的最大变数。

如此看来,货拉拉这种“爆火”的方式,将货拉拉拖入了困局,且这困局仿佛打上了死结,难以挣脱,长此以往,无论递交多少份亮眼的财报,其通往上市的道路恐将继续坎坷难行。

究其根本,这个困局的关键,仍在货拉拉平台本身。

二、审核2分钟,责任0承担?

货拉拉的服务环节,始终逃不开客户、货车司机以及跑腿群体,而这恰恰是平台的软肋,不管是贵阳王先生丢失的手机,还是1.7万余元货物失踪,都指向一个共性问题:平台缺位。

“递运指南”实测发现,当前想要注册成为货拉拉跑腿骑手,整个流程极其简化。

具体来看,用户在注册时仅需按照系统提示,上传本人身份证的正、背面照片,完成一次人脸验证,即可提交注册申请。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提交材料到审核通过,全程耗时极短,“递运指南”不到2分钟便通过平台审核,成为货拉拉跑腿骑手。

这种“快速通过”的背后,暴露出货拉拉平台在骑手准入环节存在明显漏洞——平台几乎缺乏对注册者的必要严格审核机制,既没有对注册者的过往信用记录关键信息进行核查,也未设置额外的资质验证环节,难以保障骑手群体的整体可靠性,也为后续的服务安全埋下隐患。

然而,一旦运输出现问题,货拉拉平台常以“仅提供信息服务”为由,将自己的责任撇清,置身事外。即使选择报警,有时候也只能按经济纠纷或民事纠纷处理,让消费者维权困难。

那么,平台就真的没有责任吗?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

《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货拉拉平台作为直接向用户提供跑腿、货运等相关服务的核心主体,并且已经通过订单佣金、基础服务费用等形式,实际收取了用户的钱款,就有责任采取措施保障货物在运输途中不丢失、不损坏。

平台不能仅凭自己预先拟定的“免责格式条款”,就单方面将法定的安全保障责任完全撇清、置身事外,这不合理,也不合法。

在递运指南看来,货拉拉困局的真正破局点,在于重新审视平台责任的边界。

与其在上市与监管的循环中疲于奔命,不如将精力回归服务本质——夯实准入审核、完善货物保障、建立公正的纠纷机制。

平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创造了多少交易,更在于构建了多少信任。这份信任,才是资本故事里最坚实的基石,也是穿越周期、真正通向未来的唯一通行证。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84
用户13xxx84 31
2025-10-18 11:53
这种垃圾平台早点倒闭
承诺
承诺 24
2025-10-18 10:55
那是因为货拉门槛低,没有什标准考核!只要买台车就能进!平台也无法全面监控

用户13xxx49 回复 10-18 22:35
他又不给别人发工资,不买保险,他还想选择群体

浪里白瓢
浪里白瓢 21
2025-10-18 13:08
这难道不算盗窃吗

如果是 回复 10-19 10:54
盗窃的构成要件之一,采用秘密手段窃取。你把东西交给司机送,实际上已经给他代保管权,他实际上没有秘密窃取,他把东西拿走不给你了,这就是侵占。

如果是 回复 10-19 10:52
利用职务之便,叫职务侵占

叶凡
叶凡 18
2025-10-18 12:17
我在想货拉拉为什么不牺牲一个牛马换信誉呢?肯定是这个牛马和车有问题,威胁到了平台,牺牲了牛马,估计平台损失更大

那份柔和 回复 10-18 18:32
因为它本身已经没有任何信誉可言,它不在乎,所以让它拿钱出来换信誉,它只会觉得没有丝毫意义

一枇杷一
一枇杷一 16
2025-10-18 22:57
这种垃圾平台就不能让它上市,说白了,它疯狂融资抢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市圈钱
牛大力
牛大力 8
2025-10-19 07:56
上市成功后为了股东的利益运价会进一步压低,此法用来抢占市场,损害的是司机的利益
伟哥
伟哥 7
2025-10-18 15:58
一提起祸拉拉都是怨声载道, 还想上市,还要吸司机的血,大家怎么看
晨希
晨希 6
2025-10-18 22:45
这是骑手素质问题。关公司什么事。哪个快递平台没有丢过东西的。不管是哪里哪个平台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凛冽烽烟 回复 10-19 01:27
你去银行存款,款没了,这是员工个人问题

凛冽烽烟 回复 10-19 01:27
你去烟酒店买烟酒,烟酒是假的,这是员工个人问题

烋慕
烋慕 6
2025-10-19 09:58
货拉拉便宜啊,我有单都叫货拉拉,平均一公里才一块钱,换谁谁不叫啊,花小钱办大事呐,接受这个价格我也接受他的服务,有的时候一个小时的路程,司机跑了两个半小时我也没吭气,毕竟一块钱一公里,司机花了那么多时间我还赚了[得瑟][得瑟][得瑟][得瑟][得瑟]
星际拳皇争霸
星际拳皇争霸 2
2025-10-19 14:34
狗拉拉真够狗的[笑着哭][笑着哭]
小风
小风 1
2025-10-18 19:24
这个摆明了有人整他啊。不然一部手机谁有空上新闻啊?肯定是有人整货拉拉啊。新闻也提前买通了,搞不好手机店,买手机的都是一起的。

aka541 回复 小风 10-19 12:14
你看短视频看多了吧,真不把钱当钱,张嘴就是给100万,你给的100万?说句难听的,货拉拉是哪根葱,会有人花100万阻止它上市?

小风 回复 10-19 09:00
1万最多3年,你要是被抓后态度好点。第一次一般也不用判刑。给你100万你干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