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老妇人动不动就想骂人、多郁多躁,追究背后原因,喜得破解之法

一天上午,我和往常一样掐着时间点慢悠悠地步到诊室坐诊,这天我到时,诊室里已经站满了病人。早上接诊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60岁

一天上午,我和往常一样掐着时间点慢悠悠地步到诊室坐诊,这天我到时,诊室里已经站满了病人。

早上接诊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60岁的老妇人,她还没等我开口,就已经开始不停地说起话来,但我并不懂她讲的方言。于是请了一位当地的医助帮我做翻译。此时,我并不知道,这个病人接下来会成为我重点研究与关注的一位对象。

在她以往的就诊记录和病史中,可以了解到,她是一位结肠癌的患者,做过手术和化疗,来我这里看病前已经看过多位医者。以往的治疗结果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

此次来就诊,她所陈述的病证是自觉背累、心中烦躁、动不动就想骂人(口服黛力新治疗中)、每日颈椎部不适(疼痛)。在问诊中得知其胸闷心慌多年,现有汗濡、胃痛、胀气等症状,时发喉咙疼痛、有痰,睡眠和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厚,脉沉稍细。

询问完病症和病史后,我从健脾养心、益气止汗的思路着手给患者治疗,拟用四君子汤和附子薏苡仁汤加减治之,处方中有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炙甘草、茯苓、茯神、酸枣仁、木香、龙眼肉、大枣、生姜、桂枝、麻黄根、浮小麦、薏苡仁、附子等中药。

然而,正当我给患者处方用药快要结束时,医助和患者在一旁对话,医助从她那里获取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随后我便了解到,患者因其女婿去世,过度操心女儿的家庭生活,便出现郁郁寡欢、情绪不畅、动不动就想骂人的症状,变得多郁多躁。

由于患者的基础疾病多,且年龄较大、体质较弱,我认为从补益心脾着手,想来应当是较为稳妥的。但如果忽略患者多郁多躁这一点,实际上并不能从根本解决患者动不动就想骂人、影响家庭和睦的问题,而这也是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一开头就表述的症状。

因此,我又在原药方的基础上加用了柴胡、升麻、川芎、神曲和香附这几味中药,也就是《丹溪心法》所记载的越鞠丸的组方。(应当说明,我的第一次处方还漏了苍术一药)

直到患者就诊结束,我还不以为然,继续看其他病人。

第二天,这位患者来复诊了,她告诉我,喝药后背部、颈部不适及胃痛、胀气、汗濡等症状均好转,但因前一天晚上又和家人吵架,心中仍有不舒感及胸闷心慌的症状,偶有咳嗽、咽喉不适、有痰等,舌淡红苔稍黄厚,左脉滑,右脉稍沉滑。

这位患者的主要诊断是郁证。因而予以舒肝理气、化痰安神治之。这一次以越鞠丸为主方加减,用了香附、神曲、川芎、栀子、苍术、木香、柴胡、升麻、白术、白扁豆、茯苓、茯神、绞股蓝、太子参、白芍、枳壳、陈皮、龙眼肉、半夏、紫苏梗、紫苏子、酸枣仁、远志等中药。

患者回去后,又过了几天,她带着她的邻居过来,这次来看病的不是她本人了,是她为我带来的新患者。事实上,因为来看病的病人较多,她的名字我已经对不上号了,但看到她时,我倒觉得非常的熟悉。于是问了她名字,看了病历记录才知道,她就是那个郁证的患者。

她告诉我,她已经好了,已经不想骂人了。看得出来,她感到比较开心,因为有了明显的效果。

这个病例之所以会引起我的注意力和兴趣,第一是因为患者和我,彼此都收获了满意的结果;第二是我对越鞠丸治疗郁证的用药效果的经验感悟。

我记得几年前,曾写过一篇关于越鞠丸的科普介绍,但当时我并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令我没想到的是,几年后,它却发挥了大大的作用。

那越鞠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越鞠丸是金元医家朱丹溪所创制的方药,组方为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等分。主要功效为行气解郁,治疗气郁所致之六郁证。

《难经·八难》载:“气者,人之根本也”。《丹溪心法》载:“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因而,这位老妇人身上的疾病,大部分症状经过治疗后可以得到缓解,可以得到印证的是,其主要为因郁生疾。

那么,什么是六郁呢?六郁即因气郁而引起的气、血、痰、湿、食、火这六郁证。按古今方证的记载,患者可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状,病机为肝气郁滞化热、脾胃气滞、停食蕴湿生痰。

越鞠丸组方为5味中药,从组方上来看,是5药治五郁,分别是香附治气郁、川芎治血郁、栀子治火郁、苍术治湿郁、神曲治食郁。那么六郁中的痰郁靠什么来解呢?已经没有多余的中药了啊,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应当指出,痰郁之病生之于气滞湿聚,或饮食积滞,或火邪炼液等,当气、血、湿、火、食这五郁得解,痰郁会不解自解。因此,这就是越鞠丸的组方之妙所在。在临床应用中,应当根据六郁的偏甚来酌定君药的用量,适当加减,灵活应用。

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对患者的问诊,特别是患者看似不经意间漏出的一些私人问题,亦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因为我们如果没有找准病机,只是简单的对症用药,那么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而面对一些焦虑、抑郁的患者,从医者的角度来说,除了用药治疗以外,话疗——也就是心理疗法,医生的三言两语亦能取得重要且积极的引导作用与治疗效果。因此,我认为这也就是治疗郁证的破解之法。

古语道:“医者,意也”。我认为,“医者,心也”。用心做,总会有个人的突破,医患之间可以更好的建立链接,有利于患者的身心治疗,亦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元御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