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冠心病没有放支架为什么需要吃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核心目的: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稳定病情,而不是为了治疗放没放支架这个操作本身。简单来说,放支架是解决血管“严重狭窄”

核心目的: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稳定病情,而不是为了治疗放没放支架这个操作本身。

简单来说,放支架是解决血管“严重狭窄”的局部问题,而吃药是控制整个心血管系统的全身性风险。

下面为您详细解释为什么需要吃这些药:

1. 冠心病的本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血管内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的不稳定性:有些斑块像“薄皮大馅的饺子”,表面包裹很薄,非常容易破裂。血栓的形成:一旦斑块破裂,身体会误以为血管破了,立刻启动凝血机制,召集血小板等成分在破裂处形成血栓(血块)。血管堵塞:这个血栓可以迅速堵塞血管,造成血流完全中断,导致下游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2.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统称为抗血小板药物。它们的作用就像是“劝架”,阻止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减少促使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血栓素A2)的生成。氯吡格雷:通过阻断血小板表面的P2Y12受体来抑制血小板活化。

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协同增效。对于冠心病患者,无论是否放置支架,只要没有禁忌症,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通常是阿司匹林)是治疗的基石,目的是防止斑块破裂时瞬间形成致命血栓。

3. 为什么没放支架也需要吃?

您的情况可能属于以下几种之一,吃药的理由非常充分:

a. 病情处于稳定期(如稳定型心绞痛)

您的血管可能有狭窄,但斑块目前相对稳定,尚未达到需要放支架的程度。吃药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斑块的稳定,预防它破裂。同时,万一有哪个不稳定的斑块破裂了,血液中的药物也能第一时间抑制血栓大规模形成,从而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

b. 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但血管不适合或不需要放支架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些情况下,虽然发生了急性事件,但通过造影发现:血管狭窄程度不足以放支架(比如<70%)。病变血管较细,或位置特殊,放支架风险高、收益小。犯罪血管(导致发病的血管)已经自发再通或有良好的侧支循环。即便如此,此次事件已经表明您体内的斑块非常不稳定,极易再次发生事件。因此,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有时甚至需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治疗一段时间) 至关重要,是为了防止再次发生梗死。

c. 冠状动脉痉挛或微血管心绞痛

少数冠心病并非由斑块堵塞引起,而是血管痉挛或微循环功能障碍。但抗血小板治疗同样重要,因为痉挛本身也可能损伤血管内膜,诱发血栓形成。

您可以这样理解:

冠状动脉就像您家的供水管道。斑块就是管道内壁生的锈垢。放支架相当于在管道堵得最厉害的地方撑进去一根钢筋,把管道撑开,保证水流畅通。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则是向整个供水系统里添加 “防锈剂”和“防凝剂” 。即使您没有在某个点撑钢筋(放支架),但整个管道系统都存在生锈和堵塞的风险,所以必须长期加药来保护整个系统,防止某个锈块突然脱落引起整个管道堵塞。

非常重要的一点: 请您务必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停药。突然停药会导致血小板功能“反跳”,更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危险。

同时,这些药物只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您还需要: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按时服用其他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等)

如有任何用药疑问或不适(如出血倾向),请及时与您的心内科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