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1. 2026年11月深圳举办APEC领导人会议,中国已向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实施零关税,重申“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2. APEC《庆州宣言》通过:32个成员一致同意2026年起建立“亚太数字贸易单一窗口”,跨境B2B通关时间拟由平均46小时压缩到12小时,为疫后区域一体化提供制度红利。
3. 白宫通报:中美达成农产品关税“冻结”共识,中国承诺未来三年每年自美采购不少于2500万吨大豆,首批72小时内已下单230万吨阿根廷大豆作轮换补充。
4. 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在德黑兰对国会表态:伊朗将“立即重建”此前受损的纳坦兹核设施,但重申“不制造核武器”,并证实已收到美方关于恢复伊核谈判的正式信函。
5.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戈兰高地前沿指挥部放话:以军将对任何来自叙利亚、黎巴嫩的袭击实施“先发制人打击”,且“不会事先征求华盛顿许可”。
6. 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2025年12月集体增产13.7万桶/日,2026年一季度暂停增产,以对冲全球库存偏高与拉美供应回升风险,国际油价当日跌3.1%。
7. 北美进入冬令时,美东与北京时间时差由12小时调为13小时;市场人士关注本周美联储议息,美国财长贝森特承认“部分经济部门已陷技术性衰退”,呼吁通胀回落后尽快降息。
8. 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尔顿钢铁厂遭遇美国50%关税冲击后宣布裁员1100人;特鲁多政府表示将于11月4日公布总值C$42亿的钢铁、铝及汽车业救助方案,并考虑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
【国内新闻】
1. 央行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截至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较2023年3月分别下降71%、62%,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明显缓释”,商业银行已承接重点省份高息债务2.8万亿元。
2. 商务部透露:中韩双方已就《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剩余壁垒清单达成90%共识,争取2026年初完成签署;中日韩三方亦同意尽快重启停摆四年的自贸协定谈判。
3. 万科公告: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将提供不超过220亿元低息贷款,期限7年、利率3.2%,用于项目保交付与偿债,市场视其为“央地协同”防范房企流动性风险的又一范例。
4. 国家医保局发文:2025年底前所有统筹区实现医保基金与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即时结算占比要达80%以上,预计减少医院垫资约6000亿元,缓解民营医疗机构现金流压力。
5. 工信部通报:全国5G基站已达432万个,行政村5G覆盖率超90%;启动“信号升格”专项行动,计划到2026年底在高铁、地铁、机场、医院等11类重点场景实现深度覆盖,预计撬动投资1200亿元。
6. 全国铁路监督热线“12327”10月31日正式上线,与货运平台95306数据互通,实现“投诉—整改—回访”闭环,目标2026年旅客有效投诉率降至百万分之0.5以下。
7.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京东、阿里、恒力列前三,总营收突破46万亿元,同比增长11.3%,研发投入首度破万亿,占全国企业研发支出的40%,显示民营经济创新密度持续提升。
8. 国务院安委办通报“山西吕梁10·30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结果:认定存在蓄意隐瞒瓦斯超限、违规排放等事实,对24名责任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强调年底前完成所有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逾期不得复产。
【深度文章·调研报告·社论】
1. 财新网《摇摇欲坠的美联储独立性》指出,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多次公开要求“炒掉”鲍威尔,并暗示把利率决策与贸易政策挂钩。前美联储法律顾问警告,若2026年最高法院裁定总统可随时罢免联储理事,美联储信誉指标或下跌25%,美元融资成本将升60—80个基点,新兴市场可能再现汇率震荡。
2. 世界银行《全球粮食监测》报告(2025年11月版)提出“三轨”建议:①建立“黑海—地中海”多国联合物流平台,减少对单一走廊依赖;②向低收入国家提供10亿美元“种子与化肥应急包”,防止粮价上涨引发社会动荡;③推动全球粮食贸易合同标准化,将不可抗力条款细化为“战争、极端天气、网络攻击”三类,以降低交易不确定性。
3. 《联合早报》社论《亚太进入“中国主场时间”》认为,从RCEP生效到2026年深圳APEC,中国正把自身产业链优势转化为地区规则红利;文章提醒东南亚国家应在“普惠包容”与“竞争保护”之间取得平衡,防止本土中小企业在零关税浪潮中被边缘化。
4.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化债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指出,融资平台数量两年降七成说明“以时间换空间”策略见效,但下一步需解决“财政金融数据孤岛”、遏制地方变相举债冲动,并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衔接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否则隐性债务或“换马甲”重来。
5. 财新“封面报道”《美国经济:风暴的起点》梳理,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2024年的2.5%飙升至2025年的8.4%,达1946年以来最高。历史对比显示,全球贸易保护最猖獗的1930年代,关税水平与美国当前接近,文章警告若叠加财政赤字货币化,世界可能重现“关税—通胀—货币紧缩”恶性循环。
【历史上的今天】
1957年11月3日,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2号”,将一只名叫“莱卡”的狗送入地球轨道,成为首个绕地球运行的生物。这次飞行证明哺乳动物可在失重与辐射环境下存活,为人类载人航天铺平道路,也正式拉开美苏太空竞赛序幕,深刻影响了此后20年的科技、教育、工业与冷战格局。
【名人语录】
“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让一方胜利、另一方失败的政策终将反噬自身。”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英德米特·吉尔(Indermit Gill),2025年11月2日就全球关税上升接受《财新》专访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