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刘邦如果强行立刘如意为太子,会怎么样?

历史上,刘邦曾想废掉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结果因为朝臣反对、吕后势力强大和刘盈得到商山四皓的支持而作罢。如果刘邦不听

历史上,刘邦曾想废掉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结果因为朝臣反对、吕后势力强大和刘盈得到商山四皓的支持而作罢。

如果刘邦不听大臣们劝阻,强行立刘如意为太子,能行吗?

大概率是能做到的,!但他死后却难以保证刘如意能顺利执掌朝政。

刘邦打算立刘如意为太子时,刘邦已经老了,离去世不远了,而此时的刘如意年龄并不大,显然,仅凭他自己是很难处理国家大事的,他也没有这个能耐,还是需要朝臣的辅佐。

可是,大臣们都是反对他当皇帝的,他们会支持刘如意?

这些大臣并不单单是大臣这么简单,他们都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他们并不是给刘邦打工,而是大汉江山的建立者之一,更像是小股东。

刘邦为了维护自己大股东的利益,也需要照顾小股东们的利益,否则,他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

为了和大臣们共享天下,保障自己的大股东利益,刘邦杀白马为誓,建立了白马之盟。

一方面,天下非刘姓不得为王,保护了刘家天下的利益;另一方面,约定非有功者不得为侯,保证了已封为侯的大臣们的利益,限制了后来者的门槛,避免了随便封侯降低开国功臣“侯”的含金量。

吕后势力不仅是外戚势力,他们也算功臣势力的一种,吕家在大汉天下建立过程中也建功立业。

大臣们支持吕后,不仅仅是因为吕后因为刘邦吃过苦、患过难,还在于吕家势力强大,并且和他们也是战友关系。

相比而言,刘如意和戚夫人并没有强大的支持,他们没有强势的外戚,在大汉天下建立过程中也没有功绩。

一旦刘邦去世,吕后发难,大臣们推波助澜,戚夫人和刘如意娘儿俩没有丝毫反抗的实力,经过非正常的皇位变更,会给汉朝江山埋下更深的隐患。

刘邦能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在秦末群雄中逐渐脱颖而出,尤其是四年楚汉之争中,友弱胜强,最后建立了大汉天下,没有一定的眼光和能力是办不到的。

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是因为他的确喜欢刘如意和戚夫人,不喜欢刘盈的文弱和吕雉的强势,但个人的偏爱在大势面前只能妥协。

刘邦不会因为个人感情问题而影响“事业”,否则,当年逃跑时,就不会把刘盈踹下马车了,更不会在项羽要烹杀刘太公时说出分我一杯羹的话语。

他知道,没有大臣们支持的刘如意母子,是不可能坐稳江山的,到头来只能害了他们;与其让将来的“孤儿寡母”冒风险,不如给他们一块儿最富饶的封地,让他们娘儿俩安度余生。

什么是爱?不是硬塞给他们把握不住的反而害了他们,而是给他们可能把握住的避免将来陷入困境。

于是,刘邦在大家全面反对的情况下,只能放弃改立太子的做法,将当时最富饶的赵国封给刘如意做封国,并让戚夫人在他去世后和刘如意团聚。

可他还是低估了吕雉的狠毒,他一死,戚夫人还跑得了?在吕后实际控制的朝廷力量下,刘如意也被吕雉弄到长安解决掉。

天下好事,得之易时失之易,戚夫人凭借容貌得到刘邦的宠爱,差点儿就要成为第一夫人和国母,可凭借容貌而不是实力得到的东西,也因为他所依靠对象的轰然倒塌而灰飞烟灭。

对此,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