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士及(?—642年11月11日),本姓破野头,字仁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宇文士及是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作为隋炀帝杨广的女婿,宇文士及在唐朝建立之初就选择了归降。自此之后,他在唐朝平步青云,乃至于官至宰相。

一
具体来说,宇文士及是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早年因父亲的功勋,封为新城县公。隋朝建立后,宇文士及受到杨坚、杨广的赏识,从而迎娶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成为隋炀帝的女婿后,宇文士及迁尚辇奉御,随幸江都(今江苏扬州市)。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弑杀隋炀帝,拥立秦王杨浩为皇帝。宇文士及作为宇文化及之弟,此前并不知情,事后受封为内史令,蜀王。当然,对于宇文士及来说,并不愿意和宇文化及一条路走到底。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唐高祖与宇文士及有旧交,便派人到黎阳(今河南浚县)去见宇文士及。于是,宇文士及暗中派家童前往长安,表达了要投奔唐朝的意愿。

同年九月,宇文化及逃到魏县(今河北魏县),部下溃散,兵力逐渐减少。宇文士及力劝兄长投降唐朝,遭到拒绝。不久之后,宇文化及毒死杨浩,自立为帝,册封宇文士及为蜀王。 武德二年(619年),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擒杀。
对此,宇文士及没有反击窦建德,而是与封德彝一起主动投奔长安。当时,宇文士及之妹宇文氏是唐高祖的昭仪,深受李渊的宠爱,也深得李渊器重,唐高祖便封他为上仪同。
二
武德三年(620年),宇文士及跟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因为立下战功,宇文士及复封新城县公,迎娶寿光县主为妻,迁秦王府骠骑将军。寿光县主是唐朝的宗室女,因此,宇文士及又和唐朝皇室有了比较稳定的联姻关系,这是他仕途顺利的重要原因。

武德四年(621年),宇文士及跟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擒杀窦建德,因功进爵郢国公,拜中书侍郎。武德八年十一月庚子(625年12月14日),授检校侍中,成为宰相,兼任天策府司马。而这,说明宇文士及深受李世民的信任和器重。
武德九年(626年7月5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在这场兵变中,李世民成功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从而被李渊封为皇太子;六月戊辰(626年7月10日),李世民任命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不久之后,李世民由太子变成了皇帝,立即任命宇文士及为中书令,也即继续让他参与朝政的处理。
三
贞观元年(627年),宇文士及外放为检校凉州都督。当时,突厥数次入侵。面对这一情况后,宇文士及威惠并施,盛陈兵卫,礼贤下士,深得民心。同年九月,宇文士及被征为殿中监。不久之后,宇文士及因病外放为蒲州刺史。
后来,唐太宗征召宇文士及回朝,任命为右卫大将军。经常召入内宫,半夜方才放出。即使恰逢休沐日,唐太宗也会派人驰马来召。但是,宇文士及生性谨慎,对于在宫中的事情,回家后从不向妻子透露。而这,无疑是宇文士及能够长期受到唐太宗亲近的关键。

对此,唐太宗册封宇文士及一子为新城县公。宇文士及担任右卫大将军七年后,再次担任殿中监,加金紫光禄大夫。当他病重时,唐太宗亲自前去探视,流涕不止。
贞观十六年十月丙申(642年11月11日),宇文士及病逝,被朝廷追赠为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为“恭”。由此,相对于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等兄弟,宇文士及的结局是比较圆满的。